談起敦刻爾克大撤退,相信很多人都是英國在二戰中的一場重大撤退行動,挽救了30多萬盟軍戰士的生命,其中絕大部分是英國士兵。 這些英國士兵在安全返回英國本土之后,大大提升了英國本土抵抗德國侵略的士氣,使希特勒沒辦法通過和平手段迫使英國屈服,只能轉頭向東對蘇聯開戰,最終陷入兩線作戰的僵局。 有很多德粉對此扼腕嘆息,認為如果不是希特勒聽從了戈林自大的發言,古德里安就可以直接占領敦刻爾克,這樣一來德軍就可以迫使英國投降從而贏得二戰了。 但我要說,真正阻止古德里安前進的其實并不是希特勒,希特勒只不過是又一次為前線將領背黑鍋罷了。 在了解這一點之前,我們需要明白一件事:德軍高層從來都沒表示過完全支持執行“鐮割計劃”! 其實早在曼施坦因剛剛提出“鐮割計劃”這個方案的同時,德軍內部就有許多軍官對此充滿懷疑,包括了陸軍參謀長哈爾德、A集團軍群司令龍德施泰特、B集團軍群司令博克和許多其他陸軍高級軍官。 在曼施坦因預定的作戰計劃當中,德軍主力將會被分成兩個部分,其中一支偏師負責佯攻荷蘭、比利時,以吸引英法聯軍主力進入北上進入包圍圈,而擔任主攻任務的部隊將從阿登森林發起突破行動,從背后完成對英法聯軍的合圍。 從理論上講,想要完成曼施坦因的構想,德軍就必須做到兩點:1、擔任佯攻任務的部隊必須成功地將英法聯軍的主力吸引到比利時、荷蘭地區;2、裝甲部隊需要脫離步兵的掩護,以便全速向英吉利海峽推進。 黃色方案示意圖 而這兩點,也恰好是哈爾德、龍德施泰特、博克等人擔心的事情,尤其是第二點。 在當時,德軍內部只有少量的部隊完成了摩托化和機械化能夠伴隨裝甲師快速推進,然而大量的德軍步兵師還是要靠騾馬和雙腿前進,行進速度緩慢,很容易和裝甲部隊脫節,一旦步兵與裝甲部隊脫節,那么裝甲部隊計劃中的主動進攻就成了孤軍深入,很有可能會被英法切斷,到那時德軍不僅無法取得戰役勝利,還會損失自己大量的裝甲力量。 德軍高層的這一顧慮,在法國戰役爆發以后的十幾天時間內一直困擾著大量德軍高級將領們。 如果不是希特勒對曼施坦因的計劃十分感興趣,再加上恰好有一架攜帶著“黃色計劃”方案的偵察機在比利時迫降,德軍統帥部斷不可能按照曼施坦因的設想來制定行動計劃。 1941年5月10日,法國戰役正式爆發。 戰斗一開始,由于法軍在阿登地區疏于防范,德軍成功地跨越了阿登森林天險,并強渡了馬斯河這一重要防線,但就在5月15日這天,古德里安的上級——克萊斯特將軍卻給古德里安下達暫停前進的命令,這讓古德里安花了漫長的時間來和克萊斯特爭吵,最終才讓克萊斯特勉強同意了他繼續向西推進的計劃。 克萊斯特之所以會命令古德里安暫停前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古德里安推進的速度太快了,大量的摩托化步兵都被他甩在了身后,德軍只能用很少的部隊來防御自己的側翼。 不過好在法軍指揮官沒膽子抓住這個時機向德軍發起反擊,所以古德里安的冒險行動才能得到成功。 在隨后的幾周時間里,在前線作戰的裝甲部隊又多次收到克萊斯特裝甲集群司令部、A集團軍群司令部和德軍最高統帥部下達暫停前進的命令。 不過好在德軍長傳統的任務式指揮這一領導方式原則之下,像古德里安、隆美爾這種主觀能力十分強悍的將領,只要條件對自己有利,根本就不怎么會去理會上級的命令,于是帶著自己的部隊一路向前猛沖猛打,成功把英法聯軍打得暈頭轉向,這才有了德軍在法國戰役中的勝利。 不過,從當時的總體情況來看,德軍高層命令裝甲部隊的暫停行動的行為并沒有任何失誤之處,相反,他們的決定還十分合情合理。 比如說,他們曾擔心裝甲矛頭的側翼缺乏掩護,很容易被英法聯軍切斷。 這一點十分現實,在德軍裝甲矛頭沖向英吉利海峽時,用來達成突破的德軍部隊其實只有幾個裝甲師和少數完成了機械化、摩托化的部隊,側翼防線十分薄弱。在阿拉斯一戰中,兩個實力薄弱的英軍步兵營在幾十輛坦克的幫助下都差點突破隆美爾第七裝甲師的防線,險些讓德軍向1914年馬恩河一戰一樣遭遇慘敗。 再比如,德軍最高統帥部曾擔心裝甲部隊無法突破法軍的防線,這一點也十分符合現實。由于重炮部隊行動遲緩,裝甲部隊在推進過程中能得到的火力支援便只有空中的轟炸機,而二戰時期轟炸機的轟炸精度又極低,根本就不可能對法國碉堡產生多么巨大的殺傷。古德里安的部隊能順利渡過馬斯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岸的法軍在聽說德軍已經繞到自己防線背后之后,主動放棄了馬斯河一線的防御工事。 于是乎,當隆美爾的部隊在5月21日在阿拉斯附近遭遇英軍反擊時,德軍統帥部便自然而然認為這很有可能是英法部隊正在試圖切斷德軍裝甲矛頭。 更糟糕的是,為了吹噓自己隆美爾在上報戰果的時候說自己遭遇了“5個師和幾百輛坦克”的進攻,這更加讓最高統帥部堅信英法具備一支強大的戰略預備隊,隨時可以切斷德軍的裝甲矛頭。 而一旦裝甲矛頭被切斷,德軍不僅無法殲滅英法聯軍主力,自己也將損失慘重。再加上此時裝甲部隊的損耗已經十分嚴重,外加空軍元帥戈林的保證,希特勒會在龍德施泰特的慫恿下命令部隊停止前進也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了。 但我們也需要注意到,在敦刻爾克真正阻止德軍繼續前進的并不是希特勒。 其實早在1941年5月23日,龍德施泰特就已經給裝甲部隊下達了停止前進的命令,根據德國A集團軍群在這一天的作戰日志: “霍特集群的主力明天將停止前進,克萊斯特集群也將停止前進。從而弄清戰況并封閉缺口。” 第二天,也就是5月24日,在接到龍德施泰特的報告以后,希特勒才發布了那道不許前進一步的命令。 所以德國歷史學家弗雷瑟就認為:“和普通的看法恰恰相反,希特勒并不是'停止前進’命令的始作俑者,因為在5月24日,他已經沒法叫停裝甲部隊了,那時裝甲部隊早已停下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