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卑斯山 綿延千里縛蒼龍, 偉岸婀娜云霧中。 不以山高名世界, 只憑玉潔論英雄。 瑞士田園風光 云繞山腰鷹在空, 木屋散落翠坡中。 鏡湖彩樹爭人眼, 四季風光秋更濃。 2018年11月7日中午1點鐘,我們離開了德國寧靜秀美的滴滴湖小鎮,懷揣著對阿爾卑斯山雪山的種種設想,乘坐旅游大巴向瑞士進發。 一路藍天白云,彩葉相伴。一個多小時后來到瑞士境內的一個小鎮,名為菲茨瑙。 繞過碼頭一樣的房子,一方清澈湛藍的湖水便展現在眼前,只見那湖水在岸邊五彩斑斕的樹葉和造型秀美的房屋映襯下,更加光彩奪目。遠遠屹立的那棵金黃色銀杏樹成了地標植物,日夜守護著這如少女般潔凈的湖水,也給這方湖水增色添彩。 雖然正值秋冬之交,但湖邊的海棠花開正艷,像火一樣的熱烈與執著,令人由衷的贊佩。 湖上的游船上下兩層擠滿了游客。從這里乘船可去瑞士的盧塞恩,可想乘船在湖上一游,一定會更加愜意。 在這里稍事停留,下午3點鐘我們就上了去阿爾卑斯山的紅色齒輪小火車。 阿爾卑斯山位于歐洲中南部,覆蓋了意大利北部、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奧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文尼亞。阿爾卑斯山脈自亞熱帶地中海海岸法國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內瓦湖,然后再向東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維也納。 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大的山脈,整體呈弧形,長1200公里,寬130~260公里,平均海拔約3000米,總面積大約為22萬平方公里。其中有82座山峰超過海拔4000米,最高峰是勃朗峰,海拔4810米,位于法國、意大利和瑞士交界處。同時阿爾卑斯山脈也是個巨大的分水嶺,是歐洲許多大河如多瑙河、萊茵河、波河、羅訥河等河流的發源地。 自乘上齒輪小火車,眼前的風光便像畫冊般一一向我們鋪展開來。綠地上依山而建的一座座小木屋,星星點點地散落在山坡上,有著童話般的魅力。 山坡上,五彩的樹葉像火炬、似花朵不時在眼前閃過,用她們那特有的熱情迎接遠方的游客。 在一戶人家不遠處,我發現了一棵結滿綠色蘋果的大樹,碩果累累,竟然掩蓋了那些稀疏的葉子,反倒顯得真假難辨了。 那一片片綠地、彩樹、高山、云霧構成了一幅幅立體的畫卷,每遇此景,都會心生感動:這是大自然的無私饋贈,是任何畫筆都難以描繪的美。 山坡上突然出現的白色羊群在綠草中行走,讓人感到十分驚奇。 這些景色不時在小火車的兩側變幻,游客怎能無動于衷,個個都離開了座位,手持手機、相機、攝像機忙得不亦樂乎。 山坡上的小木屋隨處可見,形狀、大小各有特色。讓人充滿遐想。 看這間小木屋,順山勢而建,大大的房蓋像一個大帽子扣在上邊,一邊扎進土里,另一邊還得用水泥或石料作個支撐,只有這樣才能找個平??瓷先シ孔雍孟袷切钡?,其實它是平的。 不知誰一句:“看那有雪山!”大家的目光瞬間聚集向一點,很快就被遠處的雪山所吸引。雖是隔著玻璃窗,也絲毫沒有阻止大家爭相拍照的興致。 車行景移,雪山與我們越來越近了,雪山如玉龍般起舞,棱角如畫作般分明。 遠處山上的雪與天上的云、山間的霧幾乎連成了一片,難解難分,如夢如幻。 當小火車把我們載到山頂時,方知這里叫做瑞吉山。 瑞吉山是阿爾卑山的最前沿,被稱為山巒皇后,是瑞士中部最有名的瞭望臺。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很有名的觀賞日出和日落的地方。我們有幸來此,豈不是與瑞吉山這個被譽為“山巒皇后”來一次會見了? 早在1871年,瑞吉山就開通了全歐洲第一條登山鐵路,也就是我們乘坐的小火車線路,從此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絡繹不絕。歐洲的許多王公貴族和文人墨客都來過瑞吉山度假。著名的維多利亞女王,雨果,韋伯,門德爾松和中國近代散文家朱自清等人在這里都留下了足跡。 導游為我們選擇上山的時間已將近下午4點,正是讓我們欣賞夕陽西下時的雪景,可見導游的良苦用心。 這時再看雪山,只見云海承載著的雪山,已被夕陽染上了淡淡的黃色。 若不是眼前綠色的山峰提醒,光是看那遠處的雪山,簡直就不知身在何方,還以為完全進入了一個畫卷般的童話世界了。 看這對年過六十的老夫妻,背靠背,心連心,興致勃勃地與雪山合個影。 在秋季能欣賞到這樣冰清玉潔的雪山,怎能不令人心花怒放? 看大家又是圍巾,又是帽子,個個都包得嚴嚴實實,其實沒那么冷,只想與雪山匹配。 同行的清華女博士,怎么看都有一個知識分子的范。 這樣的機會誰都不肯錯過,姐妹倆也來個合影。 山坡上有一處獨立的房屋,一面瑞士國旗迎風飄揚。 房屋前邊是一個平臺,在這里觀賞雪山又增加了高度。從這里再看眼前的景色,藍天下飄著層層白云,遠山上覆蓋著皚皚白雪,近山間塞滿了團團白霧。僅一種白色都會令人感動,這三種白色竟然恰好在這里相遇,真是難得一見的自然偉力,難怪這座瑞吉山會有“山巒皇后”之美譽了。 信步登上瑞吉山最高峰,最為醒目的是一座大約百米以上的高塔,這應該就是著名的了望臺了。據說,登上這座了望臺可以欣賞到阿爾卑斯山脈的全景和延伸到德國的黑森林及法國的平原。 了望臺后邊是一處高峰標志。 這里的一塊石碑上竟然有3 個中文字“峨眉山”,好親切,也好奇怪。原來,這里有瑞吉山與中國的峨眉山是“姊妹山”之說。 從高處眺望,那雪山近在咫尺,好像觸手可及。 瑞吉山前坡舒緩,后邊則是懸崖峭壁。俯瞰山下,一方特大的湖泊闖入視線,一邊是雪山,一邊又可眺望湖水。湖光山色,相映生輝。 湖邊綠色的草地、其間的小徑,繞湖密密麻麻的人家,一派景色宜人的田園風光。 山西邊是一片平緩的山坡綠地,幾個木制躺椅專供游客賞雪。一位游客激動地手指遠方:“你看那邊夕陽下的雪山多美?。 ?/p> 以山坡為舞臺,以雪山為背景,每一個人都是演員,這是多么難得的瞬間啊! 看吧!大家表演的多么暢快! 與遠處的雪山相對的是這樣一朵蒲公英,是不是一個奇跡? 那路邊還有一個根雕,活靈活現,這可是具有中國元素的雕塑。 到此時才發現,原來這山上還有為游客提供食宿的地方。后來得知,這里早在1861年就有了接待游客的酒店。 一輛紅色的小火車靜靜地停在那里,細觀才發現那鐵道是4條,除兩邊軌道外,中間是由兩條伴有橫向均勻棱狀組成的軌道,這是齒輪行駛所用的。 傍晚時分,我們乘坐這輛紅色小火車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阿爾卑斯山的瑞吉山。 再次回望落日映照下的雪山更是風姿綽約,純美秀麗。 大自然的風光總能給人以無限的感動與驚喜,多少年來,那潔白晶瑩的雪山一直都在那里,而這次卻永久住進了我的心里。也許哪一天由于地球變暖,這樣的雪山就不復存在了,那時,同行朋友的一張合影也成為永久的回憶。此時此刻,我心中所愿:保護大自然,這是人類共同的話題。 此片由夢想暢游拍攝制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