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字很簡單,不需要多言。 關字的含義很多,比如使開著的物體合攏、使機器停止運轉、放在里面不讓出來、倒閉歇業、城門外附近的地區、貨物出口和進口查驗收稅的地方、比喻重要的轉折點或不容易度過的一段時間和形勢等等。 它還有一層意思與軍人有關,古代在交通險要或邊境出入的地方設置的守衛處所,也就是關口、關隘的意思,這也是我今天說關的初心和本意。 關口,以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著稱,在歷朝歷代的保衛戰役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有人列出了十大著名軍事關口,山海關、潼關、嘉峪關、居庸關、友誼關、雁門關、紫荊關、劍門關、娘子關、武勝關。 青島有個八大關景區,是以中國古代長城著名關隘命名的。當然八大關與十大名關不盡相同,他們分別是韶關路、嘉峪關路、函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居庸關路。目前已經增為十條路,另兩條為武勝關路、山海關路。 這十大關當中,在京津冀晉境內的,全部去過。作為軍人,我對雄關有一種特殊的情結。 山海關位于河北秦皇島,因位于山海之間而得此名。這是東北與華北的咽喉要沖,是萬里長城起點的第一道雄關。明朝《山海關志》記載:“畿內之險,惟潼關與山海關為首稱。” “在我們古老的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上,在那些干戈擾攘、征戰頻仍的歲月里,這雄關,巍然屹立于華夏的大地之上,山海之間,咽喉要地,一次又一次地抵御著異族的入侵,捍衛著神圣的祖國疆土。這高聳云天的堅固城墻上的一塊塊磚石,哪一處沒灑上我們英雄祖先的殷紅熱血?這雄關外面的亂石縱橫、野草叢生的一片片土地上,哪一處沒埋葬過入侵者的累累白骨!”在這山海關上,我曾背誦著名作家峻青名篇《雄關賦》中的這一段。 潼關又稱沖關,位于陜西渭南,北臨黃河,南踞山腰,為華北、中原、西北之咽喉要沖,是關中的東大門,西進長安東去洛陽的必經之路,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因歷史悠久,聞名遐邇,居中華十大名關第二位。 武勝關位于河南與湖北交界的大別山脈的雞公山下,它與平靖關、九里關合稱“義陽三關”,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關中之關”的美譽。我在湖北讀書時,曾經路過沒有切身感受雄關雄風,的確是一種遺憾。 友誼關原名鎮南關,在廣西憑祥,附近是崇山峻嶺,關藏山谷深處,為西南邊防重鎮。路途有些遙遠,心向往而不能及矣。 嘉峪關是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的西端的重要關隘,它位于甘肅,古稱其為“天下雄關”。這是我心心念念的地方,早晚要去一趟,感受大漠雄關的蒼涼與悲壯。 山西代縣雁門關,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我從小愛讀《楊家將》,雁門關是非去不可并且去過兩次的地方。 漢朝名將衛青、霍去病、李廣等都曾馳騁在雁門古塞內外,多次大敗匈奴,立下汗馬功勞。“猿臂將軍”李廣在做代郡、雁門、云中太守時,先后與匈奴交戰數十次,被匈奴稱為“飛將軍”。 北宋初期,雁門關一帶是宋遼激烈爭奪的戰場。愛國將領楊業及其他楊家將士都曾在這里大顯身手,為國殺敵立功。 抗戰時期,閻錫山棄關南撤以后,八路軍120師七一六團挺進雁門關大同公路附近,伏擊了日軍汽車運輸隊,一舉摧毀敵人汽車四百余輛,贏得了震驚中外的雁門關大捷,配合了忻口防御作戰,載入了八路軍英勇抗戰的光榮史冊。 紫荊關位于河北易縣紫荊嶺上,是內長城的重要隘口之一。因位于居庸關和倒馬關之間,明代時合稱它們為“內三關”。我到易縣不是為紫荊關,而是主要為致敬“狼牙山五壯士”。 娘子關在山西平定縣與河北交界處,是出入山西省的咽喉之地。唐朝初年,高祖李淵的三女兒平陽公主曾率兵鎮守于此地,因而得名“娘子關”。我帶的兵段禮泉家在娘子關,他結婚的時候我去過,可謂一舉兩得。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為保衛太原在娘子關地區進行的一次抗擊日軍戰役,中國軍隊投入約10萬兵力,共死傷2.7萬多人,日軍傷亡數千。雖頑強抵抗,但仍無法挽回敗局。在太原會戰中留下可歌可泣的一筆。 居庸關在北京昌平,是長城險要關口之一,號稱“天下第一雄關”。毛主席曾贊譽的“不到長城非好漢”便指的是居庸關,其親筆題詞“不到長城非好漢”便坐落于此。來到此,便可以以好漢自居,與毛主席詞句合個影,也是非常得意的事情。 劍門關在四川廣元劍閣縣,居于大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峰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劍門”,享有“劍門天下險”之譽。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因為毛主席這首詞,雄關之中我獨愛婁山關,婁山關又稱婁關、太平關,位于貴州遵義北大婁山的最高峰上,建在險峻的山峰之間,地勢極為險要。《貴州通志》說它“萬峰插天中通一線”,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毛主席這首慷慨激烈、雄渾壯闊的《憶秦娥 婁山關》,描寫了紅軍鐵血長征中征戰婁山關的緊張激烈場景,表現了他面對失利和困難從容不迫的氣度和博大胸懷。 婁山關一戰是遵義會議后的第一個重大勝利,也是長征途中的重要戰略轉折,事關中央紅軍的生死存亡。 雄關,它就是我們偉大的民族的英雄歷史的見證人,它本身就是一個熱血沸騰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 如今,這些雄關雖已成為歷史陳跡,但是它卻仍以它那雄偉莊嚴的風貌、可歌可泣的歷史,鼓舞著人們的堅強意志,激勵著人們的愛國情感。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雄關的意義是什么?還需要我們去追尋,去奮斗,去揭示。 (作者:趙建平;題字:張飆) 戰區權威發布 轉載注明來源 來 源 | 中部號角 期 號 | 第738期 監 制 | 劉敏學 編 審 | 趙國濤 主 編 | 趙建華 責任編輯 | 向 雄 點擊在看,兵戈百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