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靜月人物系列017 1950年7月,時任寶島參謀總長兼空軍總司令的周至柔接到了一封來自香港的信件,寄信人是張文白治中先生。 1950年3月16日,張先生給老蔣寫了一封長信,目的還是規(guī)勸老蔣。 這封信從香港寄出,收信人就是周至柔,他接到信后,就非常的頭大。 當時周至柔在臺灣也是位高權重,但是他還是比較猶豫,于是,他找到了何應欽。那時候的何應欽,已經(jīng)是沒有什么政治目標了。 何應欽知道周至柔拿著這封信無疑是給自己的政治生涯畫問號,就答應他把這封信轉給老蔣,老蔣拿到信以后,一言不發(fā),過了一會,才對何應欽說:放著,放著,我一會再看看信里胡說些什么。 何應欽看見老蔣的樣子,也知道為什么周至柔不敢送信了。 過了幾天,老蔣叫周至柔陪元老們聚餐,飯桌上說了信的內(nèi)容,還是叫何應欽說的。何應欽一說完,老蔣讓人們發(fā)表看法,最后,老蔣說道:張是革命的叛徒,已完全喪失氣節(jié),無資格給我寫信。 老蔣一說完,周至柔就表示堅決擁護老蔣處罰張中的指示,并在思想上徹底與他割裂,更不會給他回信。 周至柔在蔣軍里絕對是個有意思的人物,土木系肱骨就不說了,這就說明和陳誠關系特別好,任空軍總司令,又是航空委員會主任,這就說明和宋家關系好,實實在在地左右逢源,去臺灣后銓敘二級陸軍上將,再加上又是浙江人,早年是黃埔的教職工,這個就是老蔣的鐵桿嫡系,能混成這樣的將領,說實話,是少之又少。 為什么周至柔這么的順風順水,這也源于他對于老蔣的忠心,他有一個性格特點,雖然為人有些剛愎,但是在關鍵時刻,領導不發(fā)言,他不表態(tài),西安事變也一個明顯的例子。 步兵將領改行當空軍周至柔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空軍度過的,與陸軍相比,空軍體量小,人數(shù)少,機會也不多,所以做的事就少,但是取得的有限的戰(zhàn)績上卻非常地吸引眼球,畢竟當時中國空軍太過弱小,能取得到戰(zhàn)績實屬不易。 但是從專業(yè)的角度上來看,周至柔進入空軍實在是外行,因為他是保定軍校第八期步兵科的,可能連汽車都不會開,同學的裙帶關系造就了他和陳誠的關系,倆人關系也就成了莫逆,土木系的幾大人物上來看,羅卓英是土木系大保姆,林蔚是老蔣的軍機大臣負責直通中樞,郭懺是當大先鋒的,而周至柔是在幫助陳誠把控空軍。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土木系已經(jīng)突破了軍事集團的限制,發(fā)展成了一個政治勢力,這也是為什么陳誠屹立不倒的原因,除了老蔣的垂青,就是他在蔣軍以及黨內(nèi)有了都是一個派系,兩手抓的都比較硬,樹大根深。 周至柔和羅卓英一樣,身份都是跟著陳誠水漲船高,起家部隊都是曹萬順的第11師,這個第11師原本就是雜牌部隊,按照當時同期狀況比,就是別的黃埔嫡系開的都是新車,陳誠是開了一輛翻新的舊車,但是陳誠到底是浙江人,還是出生在青田,滿腦子生意經(jīng),就把這么一個舊車后來能夠發(fā)展成一大軍事系統(tǒng),也是沒誰了。 所以當年還叫周百福的周至柔就這么跟著陳誠去了11師,這幫人,在黃埔教職工里都是小字輩,那幾個第1軍出來的人物一時間正是風頭無兩的時候,所以像周至柔這樣的只能當個團長。 當時陳誠和周至柔倆人好到什么地步呢? 陳誠生病坐在轎子上打仗被何應欽給免職了,周至柔表示我倆是兄弟,你不干了,那么我也辭職。 但是陳誠肯定是不可能說免就免了,而周至柔的操作也是一番以退為進,效果就是把他和陳誠緊緊地綁在一起,也算是使勁地給自己投了一支大股票,要么他日后能成為土木系那么重要的人物,因為他也是陳老板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嘛。 按照陳誠成長進步路線來看,陳誠任11師師長的時候,周至柔就是參謀長,然后變成旅長有了軍權,按照這個操作,隨著陳誠在土木系的不斷擴軍,周至柔的軌跡也就是在新擴出來的部隊里擔任軍事主官,就好比領導開了一個分公司,讓你去當分公司總經(jīng)理,直到1933年,升任第18軍副軍長,達到其陸軍軍事生涯的頂點。 當然了,第18軍軍長這個位置代表著絕對的身份以及地位,但是軍長的位置只有一個,誰來坐,是個問題,之前從18軍分立出來的第5軍后,周至柔就是副軍長,羅卓英任軍長,結果這個第5軍組建沒多久就被紅軍打了一個全軍覆沒,連番號都給撤銷了,最后沒招,他和羅卓英倆人又回到了第18軍擔任副軍長職務,但是羅卓英代行軍長職務,所以,周至柔在陸軍里是始終矮羅卓英半頭的。 但是他在陸軍的工作很快就到頭了,雖然他一直都是陸軍銓敘軍銜,但是以后他的工作地點都是在空軍了。 初到空軍慘淡經(jīng)營那時候除了陸軍是各軍閥、各派系、各山頭,連軍種也不例外,不說當時東北有空軍,廣東有空軍,連海軍都是閩系在把持,海軍這個要追溯到清朝時期的福州船政學堂,北洋海軍都是福建船政派系出來的,老蔣在海軍里沒有嫡系,畢竟海軍人才也少,空軍就不能再讓各派系把持了,既然黃埔是自己的嫡系,那么空軍的建設,也得是自己的嫡系。 在1928年老蔣拿下來南京以后,就成立中央軍校的航空隊,也就是黃埔空軍的意思,這個學校叫做筧橋中央航空學校,地點在浙江,奠基人就是毛邦初,老蔣是他姑父,老蔣用人很有一套,總是能看到老蔣在任何時候都會問問誰看他編的步兵操典了,其實沒人愿意看,但是在政治上聰明的人一定會看,比如陳誠,所以說什么時候都要領會領導的意圖和文件精神。 老蔣當時就讓毛邦初去日本學習航空操典,因為老蔣不是學空軍的,他也編不出來。 至于為什么這個學校要放在浙江,這個也是有著老蔣心里的小九九,除了離上海和南京近,這里就是老蔣的家鄉(xiāng),拉幫結派的目的簡直是太明顯了。 而毛邦初畢竟是內(nèi)侄,老蔣還是把他的堂侄蔣堅忍也放了進來,毛邦初是副校長,蔣堅忍是政訓處處長,結果這倆人之間還有矛盾,可能就是照著這個裙帶關系誰也不服誰吧。 關鍵是毛邦初實在是扶不起來,腐化墮落的嚴重,沒辦法,得找個人來干事情。 這就給了周至柔一個機會,都是老蔣家的親戚開的學校,里面還有宋美齡的參與,基本上進入空軍其實就是打入了蔣家內(nèi)部的關系系統(tǒng),至少和宋家的關系肯定是不差。 所以這事也是經(jīng)過陳誠的舉薦,周至柔順利進入空軍系統(tǒng),也就是負責航校的工作。 1933年,周至柔進入空軍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出國考察,自己還苦學英語,洋話說得賊6,1943年他跟著老蔣去開羅的時候連翻譯都沒帶,自己給自己搞定了同聲傳譯,所以就英語這方面,宋美齡是相當?shù)南矚g他。 周至柔考察一年回來,那時候還沒有空軍司令部之類的機構,那時候叫做航空委員會,擔任航空委員會主任,宋美齡是秘書長,從這個派系上來看,周至柔算是腳踏多只船,土木系,黃埔系,以及英美系加后黨,嘖嘖嘖,不得不說,這個左右逢源真的是沒誰了。 當然了,陳誠也是這么干的,因為陳誠的夫人是元老譚延闿的女兒,又是宋美齡的干女兒,別管陳誠和宋美齡是不是在這個輩分上各論各的,至少說明高層聯(lián)姻是實現(xiàn)人生突破的一個重要手段。 周至柔也是個人才,別看他是陸軍出身,鐵打的門外漢,但是他后來居然學會了開飛機,不管是不是作秀,功夫肯定是下到了。 這些源于他自己的理論,有點像“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意思,他自己都說:如果我想開飯店,就必須先學做廚 子,否則廚子可以騎在我頭上,飯店就得關門。 所以為什么當時中日一全面開戰(zhàn)的時候,中國空軍還能取得不俗戰(zhàn)績,這個除了加入蔣軍空軍的原東北空軍本身技術比較好之外,其他中央航校的學員刻苦訓練也是離不開的。 隨后就是老蔣的過生日刷飛機的事情。 這里面說一下,從1928年開始,空軍司令部的編成是隸屬軍政部,當時軍種分為陸軍署、海軍署和航空署,隨后到1934年5月,軍委會下轄航空委員會,老蔣兼任委員長,1936年改組,老蔣不變,宋美齡任秘書長,周至柔等任委員。 從飛機數(shù)量上來看,1929年全國各派系空軍數(shù)量如下: 中央軍60架,東北空軍180架,粵軍空軍40架(后來達到150),山西空軍20架,云南空軍15架,福建空軍12架,各種飛機加一下大概300多。 這個數(shù)據(jù)到了1936年,數(shù)據(jù)是314,這里面有很多損失掉了。其中東北空軍最后移交了8架飛機,而東北空軍的人才則是被各種挖走了。 除了東北空軍。剩下的就是粵軍空軍,很多人都了解兩廣事變里粵軍空軍集體倒戈投到了老蔣門下,老蔣挖人可謂是非常地努力。 1936年夏天老蔣把航委會主任陳慶云和航校的教育長周至柔給對調(diào)了,第一,陳慶云是廣東人,但不是老蔣的嫡系,沒有周至柔看著順眼,第二,就是利用陳慶云的廣東關系把粵軍空軍司令黃光銳給拉過來。 黃光銳 這里面有一個操作,就是把陳慶云任命成航校校長,名字上好聽一些。而沒過多久,兩廣事變爆發(fā)的時候,粵軍空軍以及航校脫胎與華僑創(chuàng)建的航校,這些學校都以不參加內(nèi)戰(zhàn)為宗旨,所以,這就等于陳濟棠沒把廣東空軍爭取過來,進而后來發(fā)生了倒戈。 這些飛機中,有一部分,是老蔣1936年過生日全國給他刷禮物刷出來的,直播間里房管的陳立夫號召教育部通過教育口讓童子軍和學生教師們給他刷飛機,結果這一刷,不但教育口兒捐了不少錢,政府機關、各省軍政首腦、上海金融界,乃至于南洋華僑,都紛紛捐款,最后拿到的錢,向美國買了100架霍克戰(zhàn)斗機,就是我的頭像。 當時,廣東省成為了本次刷飛機最大的金主爸爸,勇登榜一,共刷了18架飛機。 我們的主播老蔣,生于1887年10月31日,天蝎座,1936年秋,虛歲滿50歲。 這一次過生日刷飛機,應該是刷飛機歷史中貢獻最大的一次。 那時候空軍建軍還是艱難的,到1937年,全國注冊飛機600多架,戰(zhàn)斗機也就一百來架,加上轟炸機和其他飛機,多說也就300,其中一部分是在兩廣事變中撿了南天王陳濟棠的盒子,這才湊成了一個空軍。 圓滑機敏游走各大勢力空軍算是政治領域的一塊飛地,別看周至柔是給老蔣干活,各大政治派系都想拉攏空軍,比如CC系要求周至柔成為“黨”的軍事將領,而黃埔軍認為空軍就是黃埔系的天下,周至柔這個校長也得是打著黃埔系的招牌。 按時候黃埔是真的拉攏周至柔,讓他參加復興社,至少外圍組織要參加一下吧,比如中國文化學會或者是中國騎射學會。 周至柔當時是這么認為的:還是走陳誠的路線比較靠譜。 那時候陳誠正在火速躥紅,除了官大,剩下的就是三青團的核心人物,所以周至柔誰都不得罪,人事任用方面各方面都安排,也算是“一碗水端平”,不然容易遭到攻擊。 另外就是他和后黨的關系,初期的周至柔和宋美齡關系還行,但是這事一行動起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當周至柔成為主任以后,其實發(fā)現(xiàn)形勢還是挺嚴峻的,因為別看老蔣和宋美齡是夫妻,這可是代表著兩大勢力,老蔣當委員長這個不在話下,宋美齡當秘書長又是怎么回事? 他夾在中間,會影響他們夫妻感情嗎?萬一倆人默契,沒準可能還要干自己一下。 所以很多事情,就得從組織人事上做文章,剩下的,讓領導來定,注意,關于人事關系的工作問題,千萬要記住一點,那就是當領導問誰合適的時候,千萬不說出意見,因為領導之所以是領導,就是都是從各種圈子里出來的,很容易給人畫問號打標簽,這時候,就說一句話:聽領導安排。 周至柔就是這么干的,他在草擬航空委員會組織系統(tǒng)表的時候,除了委員長之外,下面的就是秘書長,再往下才是主任和委員。 老蔣看到這個表,不知道是不是客氣一下,還是真的就是想把空軍把持在自己手里,就把秘書長的位置勾到了主任下面。 周至柔腦袋就挺大,如果這樣下來,以后的工作就太難干了,空軍是你們蔣宋的空軍,和我周至柔沒啥關系,所以你倆溝通完了我再執(zhí)行。 所以他打著尊重“領袖夫人”的旗號,又把秘書長的職位放在主任上面了。 而宋美齡在空軍的工作,到底還是周至柔想多了,宋美齡不插手實際工作,只是買飛機和外國顧問打交道。 注意宋美齡的空軍徽標 當時中國空軍的顧問是意大利人,總顧問史卡隆尼,這家伙是個間諜。 1936年的時候雖然軸心國同盟還沒有開始,但是這個間諜活動是已經(jīng)開始了,意大利人向宋美齡要中國空軍的資料,宋美齡就給周至柔打電話。 周至柔腦袋就很大了,這個是夫人被間諜忽悠了啊,資料流到日本可怎么辦? 他給老蔣發(fā)了一個電報,說秘書長已經(jīng)答應了意大利人的要求,怎么辦啊?我現(xiàn)在就在電臺旁邊等著回電呢。 過了幾個小時,老蔣回電,簡單的六個字:婉詞延宕可也。 這下周至柔松了一口氣,這下夫人也可以“延宕”了,他告訴宋美齡,東西太多了,辦公室整不過來。 可能普通人還會說“那你下次準備好給我”。 但是宋美齡這個段位自然知道了是什么意思,等了這么久,居然一個字都拿不出來。 隨后,周至柔把這件事通知給了中統(tǒng)和軍統(tǒng),對這些顧問進行掌握,連司機都換了。 這件事讓周至柔和宋美齡有了矛盾。 到1937年,老蔣依舊沒有放權,秘書長仍然是宋美齡,而周至柔是主任。 但是老蔣平時太忙,在1937年1月的時候老蔣給周至柔寫了一個手令,意思是空軍沒人負責,還是請他出來管一管,以老蔣的名義管轄空軍。 周至柔變成委員長,是1946年的事情,其他時間,他都是來自于老蔣的授權。 關于周至柔的軍銜,也是空軍樣式的中將,而且,他的銓敘軍銜在大陸期間一直是陸軍中將,空軍樣式的軍銜,只是根據(jù)相關的空軍軍服條例而佩戴。 然而時間到了1938年春天的時候,周至柔還是從主任的職務上下來了,主任變成了錢大鈞,而周至柔變成了委員加主任參事,這里面也是錢大鈞不太得到老蔣的信任,外加宋美齡支持錢大鈞,這兩個力量一整合,周至柔也就下臺了。 隨后,中央航校改為空軍軍官學校,老蔣當然是校長,周至柔任教育長,領導航校工作。其實這一段時間周至柔是讓位了的,要不是錢大鈞后來貪污空軍經(jīng)費,他可能也回不到主任的位置上。 誒,里里外外都是人情世故,都是滿腦袋的生意經(jīng)。 穩(wěn)坐空軍一把手寶座,進入高層成為重臣不過“二上”的周至柔這次是確實把空軍的位置牢牢地坐住了,1941年4月,空軍指揮部成立,專門承擔作戰(zhàn)訓練,周至柔擔任總指揮,教育長還是給了毛邦初,不然毛邦初別的他也不會干啊。 周至柔懂空軍,會英文,在空軍里他是很有國際范的,1942年,他隨老蔣訪問印度,這個時段的中國空軍經(jīng)歷了從蘇聯(lián)援華飛行隊到美國志愿飛行隊,同時取得不俗戰(zhàn)績,另外就是與美國人搞飛行訓練給羸弱的中國空軍進行輸血,而飛機,是中國戰(zhàn)場急缺的戰(zhàn)略物資。 1943年11月,周至柔隨老蔣赴開羅參加會議,周至柔著實和宋美齡倆人秀了一下英語水平。 由于空軍的發(fā)展,周至柔隨后獲得空軍專屬景星勛章和青天白日勛章,同時因為空軍不俗的戰(zhàn)績,周至柔在1945年5月當選第六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并且成為了侍從室第一處主任,終于到達了權力的核心位置。 1946年5月,航空委員會改組為空軍司令部,獲得大量美軍剩余物資和飛機,周至柔被任命為空軍第一任總司令,毛邦初、 王叔銘為副總司令兼參謀長。 然而縱使蔣軍有了制空權,但是對于解放軍卻不靈了,無論怎么轟炸和掃射,依然是阻擋不了解放軍的進攻號角。 空軍淪為了大餅投送大隊,專門給包圍圈里的蔣軍扔給養(yǎng),更有意思的是,老蔣只能坐著飛機看著淮海戰(zhàn)場的蔣軍全軍覆沒。 1950年3月,潰逃到寶島的周至柔升任參謀總長,仍兼空軍司令,并晉為二級陸軍上將。 縱觀老蔣手下的各個軍事派系,只有土木系得到了壽終正寢,而周至柔也是其中得利者之一,1951年6月,周至柔晉升為一級陸軍上將。 1957年8月,周至柔任臺灣省政府主席。 1986年8月29 日,周至柔因心臟病發(fā),突然病逝醫(yī)院。終年八十七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