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丸 《證治準繩·第五冊·不能食》(明·王肯堂·證治準繩) 治一切脾胃不和,飲食勞倦。 白術炒,二兩半 木香另研 黃連酒炒 甘草各七錢半 白茯苓去皮,二兩 人參一兩半 神曲炒 陳皮 砂仁 麥芽炒 山楂取肉 山藥 肉豆蔻面裹紙包捶去油,各一兩 共為細末,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陳米湯下。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止瀉 主治:脾胃虛弱,食積內停證。 現代運用: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腸功能紊亂等 湯頭:健脾參朮苓草陳,肉蔻香連合砂仁;楂肉山藥曲麥炒,消補兼施此方尋。 內消瘰疬丸 《醫學啟蒙》(清·翟良) 夏枯草八兩 玄參五兩 青鹽煨,五兩 天花粉 甘草 白蘞 當歸酒洗 海藻 枳殼麩炒 桔梗 貝母 大黃酒蒸 薄荷葉 連翹 海粉 硝石 生地酒洗,各一兩 原方為細末,酒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百余丸,食后臨臥白湯吞下。 功效:軟堅散結,化痰消癥 主治:氣郁化火,痰凝瘀滯而致的瘰疬痰核癭瘤。 現代運用:頸部結核性淋巴結腫大、單純性甲狀腺腫大等 湯頭:內消瘰疬夏枯草,枳桔玄貝蘞荷翹;歸地大黃花粉草,海粉玄明青鹽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