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鄧小平南巡,順路前去探望許世友將軍,沒想到這竟然是兩人最后一次見面。巧合的是,這一次見面剛好是許世友將軍八十大壽。鄧小平特意拿出珍藏八十年的茅臺酒,而后兩人促膝長談起來。酒過三巡,鄧小平不經意說出一句感慨,許世友聽到這句感慨后,情緒十分激動,說到自己這48年的心結終結解開了,死后也可以閉眼了。 鄧小平的這句不經意間的感慨,透露了哪些鮮為人知的事情?許世友將軍戎馬一生,究竟有什么心結一直縈繞在心頭整整48年?而后,許將軍為何堅決上書兩任共和國領袖,請求自己死后一定要土葬?本篇文章,我們一起來揭秘開國上將許世友的難言之隱。 1906年2月,許世友出生在現今河南新縣的許洼村。在那個想喝熱水都困難的年代,許世友的誕生,沒有給許家帶來太多的歡喜。家里面窮得實在揭不開鍋地,為了生存,許母不得不在許世友8歲那年,將他送到嵩山少林寺學武。臨別之時,許母含淚交待許世友:要聽師父的話,學好武術,將來娘就靠你了。 寒來暑往,許世友在嵩山少林寺待了8年的時光。許家生活8年,少林寺生活8年,雖然時間是相等的,可對于許世友來說,少林寺這8年習武生涯,徹底改變了他一生的軌跡。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許世友不僅是窮人家的孩子,也是少林寺的苦孩子。在少林寺雖然跟著拳師習武,能夠混口飽飯吃,可是這個中辛苦滋味,也只有許世友自己明白。 少林寺習武生涯中,許世友每天起早貪黑,干最重的活,習最苦的武。他一直將許母的囑咐牢記在心,時刻不敢偷懶。幾乎每年,他都要掌握兩到三種武藝套路。八年光陰,許世友十八般武藝全都精通。他的堅韌與天賦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其他孩子還想著怎樣偷懶的時候,許世友就已主動請求多加練習時間。 許世友練功多,吃得也多,身體長得特別壯實。可令人驚奇的是,他的輕功絲毫不受身材的影響。他常常可以攢一口氣,后腿一蹬,翻過一座高墻,一個呼吸間的功夫,就又靈巧地翻身回來。拳師欣慰地看著許世友,感嘆著他成長的迅速。許世友白天苦練功夫,到了晚上就獨自思念母親。 好多年不見母親了,不知她的身體還好不好。一次練武結束后,許世友向拳師說自己想要回鄉探親。拳師立即答應了他這個請求。許世友近10年沒有離開少林寺,沒想到這僅有一次回鄉探親,卻闖了大禍。許世友告別師兄弟,起身飛奔回許洼村。眼前的景物越來越熟悉,一股親切感撲面而來。 推開許家大門,許世友終于見到了自己的母親。看到母親兩鬢斑白,許世友偷偷轉身抹了一把眼淚。許母看到兒子回來,差點都不認得了。這么多年的時間,許世友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孱弱的男孩子,儼然長成了一個壯實的男子漢。許母欣慰得說不出話,抱著兒子潺潺掉淚。許世友兒時的朋友聽說他回來,也趕著來看他。 幾人熱熱鬧鬧坐在一起聊了起來。許世友還赤裸臂膀,給大家展示這些年在少林寺學到的武藝。推手換掌間,幾道勁風從暗處使來。小伙伴們都激動得拍手叫好。其中一人說告訴許世友,這次回來,可一定要幫他們解決個“大麻煩”。大家不由得面面相覷。這個“大麻煩”,說的是許洼村的一個地主惡少。 這些年地主剝削窮困的村民,他的兒子也沒少作惡,經常欺壓、調戲村里面的年輕姑娘,還經常逼著大家收糧。窮人交不起糧,就會被惡少找人狠狠打一頓,幾年間打死了不少人。大家人微勢弱,都敢怒不敢言。許世友回來,讓大伙兒看到了希望。許世友一聽還有這等事,頓時氣得熱血沸騰。 大家領著許世友來到地主家。許世友一腳破門而入。地主家的兒子正在院里恣意地曬著太陽,心里還盤算著下次找哪家姑娘下手。突然,門外的巨響嚇住了他。接著,一個龐大的身軀閃現在他面前。許世友怒氣沖冠站在地主惡少的跟前。許世友壓著脾氣問他:你就是地主家的兒子? 地主惡少一看許世友的勢頭,預感不好,抄起家伙就掄向他。許世友這幾年功夫可不是白練的,反手一掌劈向惡少。惡少常年養尊處優,到處拈花惹草,小身板哪里可以抵擋許世友的全力一擊。許世友的巴掌剛一落下,惡少就像干枯的麥秸稈一樣,應聲折倒在地,哇的一口血,竟然不動彈了。 過了一會兒,眾人才發覺惡少已經斷氣了。許世友或許是太過憤怒,這一掌沒有控制好力度,失手把惡少打死。許世友這才意識到自己闖了大禍了。大家出主意,讓許世友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許世友這才不得不被迫告別許母,告別家人。這下寺廟也回不去了。許世友開始到處流浪。 后來在流浪的過程中,許世友看到一則征兵消息,當時吳佩孚的部隊正在招兵買馬,許世友為討生路,當即報名參軍。因為體格健碩,一看就是練家子出身的,許世友立刻被吸納入伍。1926年,許世友因表現出色,破格提拔為武昌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一師一團連長,從此開始了不平凡的人生。 許世友的關鍵轉折點是在1927年的8月,他在黨內人士的推薦下,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許世友一顆漂泊的心,終于有了歸屬感。許世友沒什么文化,不知道什么是階級斗爭,也不知道什么是馬克思主義,但是他知道,共產黨是為窮人打天下的,共產黨推翻的是地主,打倒的是劣紳。沖這一點,他愿意付出自己的一生的精力來完成。 同年,許世友再次回到自己的家鄉,與許家人闊別重逢。短暫相聚后,許世友開始組建工農紅軍隊伍,在11月參與到著名的黃麻起義中去。許世友作戰勇猛,而且寬仁待下,在部隊中贏得了眾將的擁護與愛戴,他從班長,一路晉升到排長、營長。許世友在紅軍中的名聲越來越響亮。 紅四方面軍成立后,許世友被黨中央任命為紅四軍第12師34團團長。當時,紅軍領導張國燾一眼相中了許世友的才干。張國燾親點許世友成為自己的部下。在張國燾的提點下,許世友在紅軍中的領導地位迅速提升。對于許世友來說,能打勝仗才是本事,是不是坐到紅軍領導的位置顯得沒有那么重要。但是他對于張國燾的提攜與器重很是感激。 這也是人之常情。許世友自幼背井離鄉到少林寺習武,除了自己的母親、拳師,再一個對自己成長影響極為巨大的,就是上級張國燾。許世友這個人是很講義氣的,他沒有上過一天的學,不明白那些復雜的人世險惡。他只知道,別人對我好,我一定付出百倍的真心。許世友曾說到:自己就是跟著領導的話走,領導讓做什么,一定會做好。 1935年,紅軍正行走在漫漫長征路上。國民黨胡宗南的49師得到命令,圍剿紅軍隊伍。許世友的第四軍與紅30軍奉命出征,兩隊人馬通力作戰,打了兩天兩夜,最后將敵人全部殲滅。此一戰讓許世友得到張國燾的極力夸贊。張國燾那時已經動了歪心思,決定分裂紅軍隊伍。紅軍許多領導在會議上公開指責張國燾的行為。 許世友是打仗上的大將,但是在文化思想上,他是吃虧的。他不理解批評張國燾的行為,說道:“張國燾是中央的代表,你們這些話,豈不是反對中央嗎?難不成你們比中央還要高明?”許世友這番看似無足輕重的言論,實則在無意間站錯了隊伍。他自己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現了問題,他曾對人說:“那時候,我無門無派,我就覺得不聽上面的就要吃虧。” 在當時的紅軍隊伍中,如果仔細發現,我們不難看出,許世友所謂的“上級”,不單單指的是張國燾一人。許世友深明大義,他始終把毛主席作為自己行動的終極指南,甚至毛主席在黨內受到指揮影響時,許世友也會挺出來替毛主席說話。同樣,許世友也力挺周總理、鄧小平等人。 然而,張國燾正是抓住了許世友“無門無派”這一點,極力拉攏他。許世友有個愛好,就是嗜酒如命,指揮打仗都想喝兩口。張國燾就搜集來一批酒,他承諾許世友,隨時都可以到他那里拿酒喝。有時候許世友還會在張國燾住處,與他對飲到深夜。張國燾對于許世友愛酒這一點,幾乎達到了偏愛的程度。只要許世友想喝酒,無論何時都是被允許的。 這讓許世友打心里感激。許世友心腸直,肚里藏不下話,經常喝了酒,說出一些心里的真實想法。張國燾脫離黨中央后,許世友的那些話被一些人趁機撿了漏,上報給黨中央,忽然之間就要把許世友看管起來。許世友覺得自己很受委屈,他一直對黨忠心,怎么突然間遭到這樣的變故。他一氣之下決定離開延安到四川打游擊戰。 誰知道這一舉動又換來開除黨籍8個月的處分。許世友被這一出出整得徹底蔫兒了氣。后來這件事情傳到毛主席那里。毛主席親自作出指示,才解除了許世友的困境。毛主席是什么樣的人,和許世友打一個照面,就已知曉他的為人品行,更何況兩人在紅軍一起共事多年。毛主席怎能不明白許世友的黨性。在毛主席危難時刻,許世友是第一個挺身而出的人。 毛主席曉得,許世友這一事件,是被有心人給利用了去。可是政治思想上的問題,是比打仗還要復雜得多的問題。許世友酒后多言,又有了帶兵回四川的想法,這些都是板上釘釘的事實,毛主席對此也無可奈何。主席只能確保許世友沒有任何人身安全問題,至于要徹底化解這場風波,恐怕還需要很長的時日。 抗日戰爭時期,許世友攥緊拳頭,向毛主席請纓出征。不趕跑日寇,誓不返回。毛主席知道許世友心里有一肚子悶火,想要通過打仗來證明自己。主席當即任命許世友為八路軍第129師386旅副旅長。許世友跨上馬背,向日軍發起進攻。香城固伏擊戰,許世友指揮出色,給日寇來了個下馬威,隨后又帶領八路軍在邯鄲等地展開游擊戰,給予日軍強力打擊。 1942年,中央任命許世友擔任膠東區司令員,全力掃除日寇及偽軍。許世友越打越起勁,他的兵馬遍布膠東大地,使日軍聞風喪膽。毛主席曾評價到:許世友是員戰將,打紅了膠東半邊天,了不起,了不起。 毛主席對于許世友在軍事上的任用,可以說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效果。如果當初許世友深陷風波不能自拔,那么膠東地區日后就會少了一名猛將。然而有關于張國燾的這場風波,一直持續了48年,直到1985年鄧小平南巡。鄧小平再次見到許世友,開口說道:“你在反張國燾錯誤上是有很大功勞的。” 一句話,觸動了許世友塵封多年的痛處。這么多年,終于替他說出這么一句公道話。至此,許世友才徹底解開了這48年的心結。許世友還曾向毛主席與鄧小平請示:自己死后不要火葬,讓自己與老娘埋在一起。許世友的理由是:當初投身黨中央,是為天下人民而戰,自己死后,想要葬在母親墳邊盡孝。 ![]() 最后毛主席與鄧小平都特批,準許了許世友將軍的這一請求。常言道:忠孝不能兩全。許世友拼盡一生努力,在生命的盡頭,實現了忠與孝的并全,留給世人的,是無限的感慨。向許世友大將致敬! |
|
來自: 老大姐嗨 > 《收藏的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