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春天像極了少女青春的心,總是那樣叛逆又情緒。一會狂風驟雨,陰冷潮濕;一會太陽高照,燥熱難耐。對于大人倒是一件無所畏懼的屑事,卻最是苦了幼小的孩子們,因為多變的天氣他們是承受不住的,于是醫院的兒科每天都人滿為患。
我家女兒這次也因感冒咳嗽,得肺炎住院了。女兒這已是第二次生病住院,都搞得我神經有點緊張了,孩子的爸爸遠在外地工作,也非常擔心,每天都要打四五個電話來了解情況。
 但是女兒身體康復回家后,過了一天又咳嗽起來了。我帶了這么久的孩子,現在卻突然間,感覺自己有點力不從心,甚至手足無措。好像越忙越亂,越是細致周到,越是漏洞百出,越是刻意,越是無法用“以不變應萬變”這樣的浮夸成詞來搪塞生活的本質。于是生活的發展事態,演變得處不及防,無法掌控。
一天上午,陽光明媚,春色宜人,我帶著女兒來到鎮里的街上買東西,卻碰到了一個十一年未見的女同學,當時她也抱著兒子在逛街,但讓我吃驚的是,她才給她五個月大的孩子穿了一套薄薄的單衣褲。我便故作打趣的笑著對她說:“這可不是夏天,干嘛給孩子穿這么少,不怕孩子感冒嗎?”
她卻鎮定自若,反而略帶疑惑的看看我說:“不會呀,寶寶的手心很暖的。一般我穿多少,就給孩子穿多少,其實小孩比我們大人更怕熱的。”聽她這么一說,我感覺她講得甚有道理,很有帶養經驗。頓時我有種找到救星的快感和激動,于是我迫不及待的,滔滔不絕的跟她講述了近來孩子身體不好,我已心力交瘁的種種情狀,想讓她給我支支招。
她一聽,微微一笑,輕松間流露著善解人意的溫柔,然后對我說到:“這是小事,不要自己把自己嚇壞了,孩子身體不好,重在增強孩子的抵抗力。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孩子出生時就開始鍛煉他,給他少穿點衣服,加強他抗寒抗凍的能力。 就如我兒子,無論多么冷,我從來不會給他穿太厚, 所以他身體一直不錯,很少打針吃藥。”
這時,我猶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帶養孩子的方法一直有問題,才會導致處處是問題。因為把孩子帶得太過于精細, 一會怕她冷了一會又怕她餓了,反而不利于她的成長。現在要學會放手,學會鍛煉她,給她一個足以抵御風寒和酷熱的強健身體,不至于三天兩頭生病進醫院。這才是真正愛孩子,這才是父母饋贈給孩子一生最珍貴的禮物,也才是為人父母最智慧的品質。
所以此時很感謝老同學對我的提點, 現在我領悟到了真正該有的帶養方法,所以我會適宜的慢慢調整過來,把增強女兒的體質作為帶養的重點。
有方法,有目標了,現在我也就不再心慌意亂了。而接下來對女兒的照顧,對生活的努力和前行的方向,卻讓我倍感期待和興奮。我總是心喜的想象著自己施行這些科學方法收到的效果。
其實無論什么,方法都是最重要的,一旦掌握了它的要領, 就再也不會有任何懼怕和顧慮,我們會胸有成竹,得心應手,事半功倍,游刃有余,猶如悟空一樣,可以腳踩七彩云,在天地萬物之間來去自如。
工作又何嘗不是如此了,當你剛進單位工作,有許多不適應,生活環境不適應,工作方式不習慣,就像剛到地球的火星人,感覺水土不服,格格不入,有著一種想逃離、放棄的沖動,而迷茫、困頓也如蚊蟲叮咬一般,久久糾纏不放,讓人生路途好不痛快。
或者你工作數年,每每都處于一個瓶頸階段,不上不下,沒有多么優秀,也不會低到塵埃,人生有著一種隨波逐流的麻木和疑惑。而能力的局限、生活的無奈和歲月的神偷,讓你乏力、恍惚,可是生活大抵也只能讓你如此而已了。
可是,新進職員的你,如果掌握了適應環境、與人交往的方法,新環境對你而言,就不是問題。身為老員工的你,如果掌握了工作深淺不一的力度,軟硬不同的彈性技巧,懂得處內旁通,舉一反三。那你就絕非等閑之輩,你會變得快樂,變得自信,變得工作效率甚高,然后各種精神、物質財富隨即而來。
或許這也是人之差異的重要分水嶺,聰明智慧的人對事事在起初的時候就能夠掌握到方法,然后做出漂亮又效率甚高的業績。而智商平平的人,事事都要兜一個大圈,歷經曲折離奇,才剛好能看到一點希望,還有的即使用盡渾身解數去廝殺斗毆一場,卻發覺眼前仍是一盤死棋。
這時卻想起,自己情竇初開的那些年,記得自己用盡全部的力氣,想得到那份自認為比前途都重要的愛,可到頭來自己始終是個局外人,連一份屬于自己的空歡喜,都變得那樣卑微,笨拙,可憐。
我想歸根結底,就是自己方法不對,才導致了一場初戀,變成了一場悲哀,變成了一場永遠醒不來的噩夢和陰影。這就是差別吧,有的人可以有初戀,有的人即使堵上了自己的后半生,也換不來別人的半點憐憫之情。有的人可以擁有一場浪漫忠誠的花事,有的人卻硬生生的把一段好好的情愛變成了一缸再不愿飲食的毒酒。
有時真的很羨慕那些不去苦苦追尋愛,甚至對愛不屑一顧的女孩,往往她們收獲了最美的愛情。或許清高、冷漠才是男孩想要征服的動力和欲望,或許越是刻意,越失意,越是無意越能得意。或許真如那句“處處傷心心始悟,多情不及少情人。”或許這就是真正的方法和技巧,不刻意不矯情,才不會蒙蔽雙眼,扼殺智慧,才能最終感知到人間處處的溫情。
我想,人生需要找到出口,生活需要找到方法,便會少走許多彎路,少流許多眼淚,少誤許多年華。
但是又想,誰認為生活是件易事呢,真的能夠事事都能通過聰慧,挖掘到不費的方法嗎?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我們能做的,只能是事事盡心,而無法事事盡善。這是一種上天安排的缺失吧,可卻始終讓我們收獲了冗長無比的成長和生命的內涵。
我今年快29歲了,歷經求學,歷經工作,歷經悲喜和成敗,也在歷經婚姻,我的人生將近游歷完了四分之二,跌跌撞撞間,風風雨雨中,我得到的始終還是比失去的多 。我想,生活除了處處需要尋找方法和智慧外,人生本身也就像一臺過濾機,或許什么都涌向過你的人生,讓你過分的繁花似錦,也讓你過分的遺世孤獨,但過濾完,最后流出來的純凈之水,就是生活留給你的美好和永恒。
于是我認為,我們在無盡的尋找人生方法的同時,也需要一邊認真的尋找那個最真實可愛的自己。所以不要過激的鄙視生活的尖酸刻薄,也不要過多的害怕自己的愚憨和后頓, 只要我們不屈不撓, 只要我們努力向上, 多學習,多感悟,多總結,生活便會美不勝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