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多日,在晚上十點前陪孩子沉沉睡去,在凌晨兩點猛地醒來,就好像被人植入定時芯片一樣,醒來之后就無法入眠,自從斷了夜奶后,已經很久沒有自行夜醒不能眠了。 最近在調整戰時狀態,腦海中不斷旋轉著白天殘存的信息和數據,就像是機器臺上末班剩余的不安分的邊角料,觸動機器的開關,嗡嗡地讓人無法平靜。 關于努力以及努力的方向,關于得到以及得到更多,人并非是在低谷或者得意之時才會有疑惑,疑惑時常會有,而大多數人告訴我們的就是“能怎么辦?保持一顆平常心呀!” 他們所謂的“平常之心”大概就是失意的時候別沮喪,得意之時也不要太忘形了。他們,包括我們,通常是侃侃而談的理論家,擅長于安慰別人,而退回到自己的陣地,該慌亂時依舊慌亂,該失態時還是失態了。 生活的真相是:沒有人可以代替你去生活,去體會那些悲傷的時刻和狂喜的時刻,你于別人而言也是如此。 我們彼此的平常之心是無法類似的,我們可以做的只是建造一處屏障,把忠誠于自己的感受和情緒收納進去,或悲傷痛哭,或笑到肚子疼,或是自責、不甘、竊喜、高傲……保護那些感受的模樣,給它們時間和空間,不遷怒于他人也不去麻煩別人,就夠了。 然后把機器臺上屬于邊角料的妥善安置起來,按照自己生活的原則或是經驗去啟動機臺,什么時候要調快調慢,什么時候需要加入新的材料,什么時候該收獲成品,你早已心中有數,并且熟練操作著。 慢慢地,你會愈加自信,你自信不是因為事情最終可以成功,而是因為你知道不管結果如何,作品是否好看,你都是愿意承受,并且承受得起的。 隨著四季流轉,萬物舟車勞頓,那里會成為你生活的底氣和歸屬,那里就是你的“平常之心”,亦是信念所在。 南方冬日的枝椏仍舊有綠意蔥蘢,隨意掛上幾條彩帶和燈帶就可慶祝節日,早晨的天臺上就曬滿了等待陽光的棉被,人人都知道今日會是個好天氣。賣早餐的大叔備上了熱騰騰的烤紅薯,穿校服的小學生套上了各種花色的薄羽絨,幾只貓兒盯上了圍欄上斷了線的氫氣球。 生活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你終于可以不必活得太慌亂。 那些曾經要執念和記恨的東西變得模糊了,也許是記憶變懶了,不是因為“人總要向前看啊”那一套干喊的激勵,只是活過去了,時間流淌過,世事一層疊一層碾壓而過,覆蓋和過濾,就此順水推舟罷了,那些人和事大概與你無關了,如此而已。 而你知道,人們會從羽絨服換成短袖,冬天過了春天就會到來,葉子會變黃也可能四季常青,小學生會長大,大叔會老去,貓咪跟著氣球飛上天也不是不可能…… 你所了然于心的關于未來的種種會漸次具體而豐富起來。與你有關的,便是此刻烤紅薯的香氣以及心中默念的那首詩。 不管多少年過去,當你發現無數輪四季交替,無數個人從生命里走過,你還仍在“平常之心”的疆域里擴張和耕耘,你就已經擁有屬于自己的世界了。 至少你愿意了。 文/又木 圖/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