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位于右脅,膽附于肝,肝膽互為表里。肝開竅于目,在體合筋,其華在爪。足厥陰肝經繞陰器,循少腹,布脅肋,系目,上額,交巔頂。少腹、胸脅、頭頂是肝經經脈循行反映體表的重要區域。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其性升發,能條達惡抑郁,能調暢氣機,疏泄膽汁,促進胃腸消化,調節精神情志,調節生殖功能;肝藏血,具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的功能。肝病的主要病理為疏泄、藏血功能失常,常見癥狀有:胸脅少腹脹痛或竄痛、情志抑郁或易怒、頭暈脹痛、肢體震顫、手足抽搐,以及眼部癥狀、月經不調、陰部癥狀等。膽病的主要病理為貯藏和排泄膽汁功能失常,常見癥狀有:膽怯易驚、驚悸不寧、口苦、黃疸等。  1.含義 指血液虧損,肝失濡養,以眩暈、視力減退、經少、肢體麻木及血虛癥狀為主要表現的證。2.證候表現 頭暈目眩,視力減退,或夜盲,肢體麻木,關節拘急,手足震顫,肌肉動,婦女月經量少、色淡,甚則閉經,面唇淡白,爪甲不榮,舌淡,脈細。3.證候分析 多由脾胃虛弱,血源不足;或久病耗傷肝血,或失血過多等而形成。4.辨證要點 眩暈、視力減退、肢體麻木與血虛癥狀共見為辨證要點。 1.含義 指陰液不足,虛熱內生,以眩暈、目澀、脅痛、煩熱等為主要表現的虛證。2.證候表現 頭暈眼花,兩目干澀,視物不清,脅肋隱隱灼痛,口燥咽干,五心煩熱,兩顴潮紅,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弦細數。3.證候分析 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而傷陰;或熱病后期,灼傷陰液;或久服辛燥藥物,耗傷肝陰;或水不涵木,累及肝陰所致。4.辨證要點 以頭暈、目澀、脅痛與陰虛癥狀共見為辨證要點。 1.含義 指肝失疏泄,氣機郁滯,以情志抑郁、胸脅或少腹脹痛等為主要表現的證。2.證候表現 情志抑郁,善太息,胸脅、少腹脹滿疼痛,走竄不定。或咽部異物感或頸部癭瘤,或脅下腫塊。婦女可見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苔薄白,脈弦。3.證候分析 多因精神刺激,情志不遂;病邪侵擾,阻遇肝脈;或因其他病邪侵犯,以致肝疏泄失職,氣機不暢。4.辨證要點 情志抑郁、胸脅或少腹脹痛等為辨證要點。 1.含義 指火熱熾盛,內擾于肝,氣火上逆,以頭痛、煩躁、耳鳴及實熱癥狀為主要表現的證候。2.證候表現 頭暈脹痛,痛勢劇烈,面紅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耳鳴如潮,甚或突發耳聾,失眠多夢,或脅肋灼痛,或吐血、衄血,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脈弦數。3.證候分析 多因情志不遂,氣郁化火;或外感火熱之邪;或其他臟火熱累及于肝,以致肝經氣火上逆而成。4.辨證要點 頭目脹痛、脅痛、煩躁、耳鳴與實熱癥狀共見。 1.含義 指肝陽亢于上,肝腎陰虧于下,陰不制陽,以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煩躁、腰膝酸軟等癥狀為主要表現的證候。2.證候表現 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夢,腰膝酸軟,頭重腳輕,舌紅少津,脈弦或弦細數。3.證候分析 多因素體陽盛,性急多怒,肝陽偏旺;或長期惱怒焦慮,氣火內郁,暗耗陰液;或平素腎陰虧虛,或房勞太過,年老陰虧,水不涵木,陰不制陽,肝陽亢于上而成。4.辨證要點 以眩暈耳鳴、頭目脹痛、急躁易怒、腰膝酸軟、頭重腳輕等為主要依據。 含義:指因風陽、火熱、陰血虧虛等所致,以肢體抽搐、眩暈、震顫等為主要表現的證。臨床常見有熱極生風、肝陽化風、陰虛動風、血虛生風四證。(1)含義 指邪熱熾盛,熱極動風,以高熱、神昏、抽搐為主要表現的證候。(2)證候表現 高熱神昏,口渴,躁動譫語,頸項強直,兩目上視,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牙關緊閉,舌質紅絳,苔黃燥,脈弦數。(3)證候分析 多因外感溫熱,邪熱亢盛,燔灼筋脈,熱閉心神,傷津耗液,筋脈失養所致。(4)辨證要點 以高熱、神昏、抽搐為辨證的主要依據。 (1)含義 指肝陽上亢,肝風內動,以肢體抽搐、眩暈、震顫為主要表現的證。(2)證候表現 眩暈欲仆,步履不穩,頭脹頭痛,急躁易怒,頭搖,肢體震顫,手足麻木,語言謇澀,面赤,舌紅,或有膩苔,脈弦細有力。甚至突然昏仆,口眼斜,半身不遂,舌強言謇。(3)證候分析 多因肝陽素亢,耗傷陰液,肝腎陰液不足,或久病陰虧,或肝火內傷營陰等,導致陰虧不能制陽,陽亢逆化風,導致肝風內動。(4)辨證要點 以眩暈、肢麻震顫、頭脹痛、面赤,或突然昏倒、口眼斜、半身不遂等為主要表現。 (1)含義 指肝陰虧虛,虛風內動,以眩暈,手足震顫或蠕動及陰虛癥狀為主要表現的證候。(2)證候表現 手足震顫、蠕動,或肢體抽搐,眩暈耳鳴,口燥咽干,形體消瘦,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弦細數。(3)證候分析 多因外感熱病耗傷陰液;或久病傷陰,以致陰液虧虛,筋脈失養,導致虛風內動。 (1)含義 指肝血虧虛,虛風內動,以眩暈,肢體震顫、麻木、拘急、動、瘙癢與血虛癥狀為主要表現的證。(2)證候表現 眩暈,肢體震顫、麻木、手足拘急,肌肉動,皮膚瘙癢,爪甲不榮,面色無華,舌質淡白,脈細或弱。(3)證候分析 多見于內傷雜病,固久病血虛,或急、慢性失血,致營血虧虛,經脈肌肉失養。(4)辨證要點 以眩暈、肢麻、震顫、拘急、動、瘙癢與血虛癥狀共見。 1.含義 指寒邪侵襲,凝滯肝經,以少腹、前陰、巔頂冷痛為主要表現的實寒證候。2.證候表現 少腹冷痛,陰部墜脹作痛陰囊收縮,或巔頂冷痛,遇寒痛甚,得溫痛減,惡寒肢冷,舌苔白潤,脈沉弦或沉緊。4.辨證要點 以少腹、前陰、巔頂冷痛與實寒癥狀共見。 1.含義 指痰濁或痰熱內擾,膽郁失宣,以膽怯、驚悸、煩躁、失眠、眩暈、嘔惡等為主要表現的證候。2.證候表現 膽怯易驚,驚悸失眠,煩躁不安,失眠多夢,口苦嘔惡,胸脅悶脹,善太息,眩暈耳鳴,舌紅,苔白膩或黃滑,脈弦緩或弦數。3.證候分析 多由情志不遂,膽氣郁結,氣郁生痰化火,痰熱互結,內擾心神,膽氣不寧而成。4.辨證要點 以膽怯、驚悸、煩躁、失眠、眩暈、嘔惡為主要表現。
? 【本文由培醫教育整理發表,摘自《中醫診斷學速學素記》,本平臺所發布內容的版權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協商。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