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更迭、時代推進,雖多是男兒們群雄逐鹿的主場,歷史舞臺上偶然間出現的女性身影,給浩瀚歷史多了些豪情萬丈又不失細膩柔情的佳話,也給“誰說女子不如男”一個有理有據的注腳。歷史上有不少作風強勢的太后,今天咱們一塊領略一下歷史上的鐵腕太后,以及她們的生平事跡。 宣太后——羋八子(后妃掌政的鼻祖) 呂太后——呂雉(封建王朝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子) 時代:漢朝 職業: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 生平:呂雉(前241年?-前180年),字娥姁,通稱呂后,或稱漢高后、呂太后等。單父(今山東單縣)人。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呂雉被立為皇后,其子劉盈被立為皇太子。公元前195年,其子漢惠帝劉盈即位,她遂被尊為皇太后。 漢惠帝崩,她連立兩任少年皇帝,被尊為太皇太后,開始了長達十五年的執政。公元前180年,病死,卒年61歲。 主要成就:與劉邦共定天下,臨朝稱制十五年;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竇太后——竇漪房 時代:西漢 職業:家人子→竇美人→代王后→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 生平:竇猗房(公元前205-公元前135年或公元前129年),清河郡觀津(今河北省武邑)人。 漢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宮女,竇氏年幼應召入宮。漢惠帝時以家人子的身份應招入漢宮,侍奉呂后左右。呂雉掌權期間,挑選一些宮女賞賜給諸侯王,竇氏被分到了代國。 初入代宮得代王喜愛封為美人,原王后死后被封為王后。公元前180年呂皇后病逝,代王劉恒被擁為皇帝即位,竇美人以代國王后身份再入漢宮,文帝元年竇美人被冊封為皇后。文帝駕崩后,竇猗房開始了其左右朝政的生涯直到病逝。 主要成就:輔佐文景武三位皇帝;推動了“文景之治” 后人評價:謀傳膠東略承沛公,芳流觀津名留漢青。她的時代上承漢高祖偉業,下啟漢武帝雄風。 鄧太后——鄧綏(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垂簾聽政的皇后) 時代:東漢 職業:貴人→皇后→皇太后 生平:鄧綏(公元80—121年),東漢開國元勛鄧禹的孫女。十五歲(公元95年)時,被選入宮中,因外貌出眾,次年即升為貴人。 永元十四年(102年)陰后因為被告行巫蠱之事為皇帝所廢。和帝因寵幸鄧氏且認為她有德行,因此立她為皇后。 和帝去世,鄧后雖無子,但迎回了養于民間、年方百日的和帝幼子漢殤帝即位,鄧后被尊為皇太后,因殤帝年幼,故她臨朝聽政。 她屢次以皇太后的名義下詔書,并自稱為朕;因此雖然她在詔書中稱她只是“權佐助聽政”,但事實上她已成為國家實質上的領袖。 不及一年,殤帝亦死,鄧太后與兄長車騎將軍鄧騭以和帝長子平原王勝有個疾為由,先以年十三歲的漢章帝之孫劉祜為漢和帝之后嗣,再立他為帝,是為漢安帝。安帝即位后,鄧太后繼續臨朝,一直到她死為止,共攝政達十六年之久。 主要成就:自行節儉以救災;相繼輔佐殤帝和安帝,控制朝政長達十六年,延續了東漢前期諸帝的施政,延緩了東漢的衰落。 褚太后——褚蒜子(曾三度臨朝,扶立了六位皇帝) 時代:東晉 職位:瑯玡王妃→皇后→皇太后 生平:褚蒜子(324-384),河南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成年以后,晉成帝聞其美麗及才識,將之許配給弟弟瑯玡王司馬岳,成為瑯玡王妃。 不久晉成帝病逝,傳帝位予司馬岳,是為晉康帝,并冊封褚蒜子為皇后。然而晉康帝早逝,其兩歲兒子馬聃繼承帝位,是為晉穆帝,褚蒜子晉升為皇太后。 晉穆帝年幼無法執掌國政,在朝臣的要求之下,褚蒜子開始了第一次垂簾聽政。 升平元年(357年)春正月,晉穆帝司馬聃已15歲,褚太后提出歸政給穆帝。升平五年(361年)夏五月,晉穆帝暴病而死。年僅19歲。穆帝死后沒有兒子,便迎立成帝的長子瑯玡王司馬丕即位,為晉哀帝。 誰知哀帝是個糊涂的皇帝,他對政事不感興趣,卻迷信方士,成天不吃飯,只吃金石藥餌。因而年紀輕輕便病倒在床。拖了一年,仍不見好轉。大臣們只好再次請出褚太后臨朝。 興寧三年(365年),哀帝死去,因無子嗣,褚太后立哀帝之弟瑯玡王司馬奕為帝。太后繼續聽政。咸安元年(371年)十一月,桓溫親自趕赴建康,暗示褚太后,請廢司馬奕為東海王,改立丞相司馬昱。 這就是晉簡文帝。褚太后無須臨朝聽政,被尊為崇德太后,移居崇德宮。簡文帝即位第二年七月,簡文帝卒。立太子司馬曜為帝。 曜年幼,又請出褚太后聽政。太元元年(376年)元旦,褚太后下詔歸政,孝武帝開始親政。至此,褚太后的聽政生涯正式結束。太元九年(384年),卒于顯陽殿,終年61歲。葬于崇平陵。 后人評價:褚蒜子是個很有政治頭腦的女人,為了平衡朝中的政治勢力,使晉王朝有足夠的力量去對付北方敵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