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播便霸占多條熱搜的《女心理師》,值得看嗎? 糖的回答是,有笑有淚,很上癮!2大細節,讓作為觀眾的糖,有一種被尊重了感覺。 1《女心理師》的故事,聚焦的是心理領域,故事講的是心理師賀頓,和電臺主播錢開逸,共同治愈心理有疾病的人,以及彼此治愈的故事。 楊紫飾演的女主賀頓,很亮眼。從演技到臺詞,都在線。與老戲骨飆戲,也絲毫不拉胯。 與井柏然飾演的男主錢開逸打嘴炮的相處模式,為該劇增添了不少輕松幽默感,讓人看得如同被點了笑穴。 錢開逸拜托賀頓陪自己參加婚禮,于是接完新娘后,便去接賀頓。然而耿直的賀頓,直接懟:我自己又不是沒有腿! 錢開逸聽到這挑不出啥毛病但話,眼都快瞪出來了。 但,這還只是開始。 到了婚禮現場,錢開逸彎曲胳膊,想讓賀頓挽上自己的手臂,奈何,賀頓太直了:“手抽筋了?” 錢開逸問賀頓:“是喜歡吃蛋黃的男人,還是蛋白的?”賀頓一臉無欲無求道:“我喜歡不浪費的男人。” 就一句話:賀·耿直·頓,絕! 但,二人的搞笑互懟,只是該劇的調味料。 核心,是催淚故事中的他們,也是打動糖的第一個細節。 2該劇是單元類的故事,一個單元,一個主題。 劇情以故事+心理知識科普的方式呈現,不強硬灌輸,而從觀眾的接受度切入,以情動人,以理授人。 這也是最打動糖的點,就有一種作為觀眾,被尊重了的感覺。 原生家庭的受害者,高中生尤娜,偷東西、切水果故意切到手指、摔下舞臺...... 但其父母不以為然,在被建議讓尤娜進行心理治療時,尤媽媽說:“你真讓她跳樓,她不敢的。” 直到她半夜看到尤娜狂抽自己嘴巴,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進行心理療愈時,尤娜父母才知道,二人離婚的事,尤娜早已經知道,她做的一切傷害自己的目的,只是希望父母能在一起。 賀頓對此,提出了婚姻關系中的“追逃模式”:一方抱怨索取,一方回避拒絕;一方情緒激烈,一方表現冷漠。 尤娜便在父母無意識的情況下,被卷入了父母的夫妻矛盾中,成為家庭的受害者。 這個單元的故事,提醒那些自以為為孩子好,卻不知間接害了孩子的父母:互相折磨,受傷害最深的是孩子。
此外,企業家荀總,與兒子的關系,也反映了當下的父子關系:缺乏溝通,導致的關系惡劣。 一場意外,帶走了荀總的妻子和大兒子,因此對于小兒子,他是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心怕摔,對小兒子保護過度,這不讓做,那不讓干,一直拿兒子當孩子。 但長大的兒子,是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所以二缺乏溝通,導致父子常吵架。 荀總也因此患上了驚恐障礙,一種癥狀是發抖出汗、惡心嘔吐、心率加快、喘不過氣的瀕臨死亡感的心理疾病。 導致荀總患病的關鍵,便是對兒子加倍的愛跟約束,都互相掛念,卻又不把情感表達出來。與兒子解開心結,這病便好了一大半。 病都是憋出來的,一點兒不假! 而這對父子,也提醒我們:愛與被愛,都需要溝通。 3第二個細節,是該劇略帶懸疑?帶觀眾入戲的拍攝手法。 看過《御賜小仵作》的朋友,應該記得,男女主破案時,以還原案發現場的形式,帶觀眾入戲,讓觀眾以第一視角,得到案件的真相。 《女心理師》的拍攝手法,也是如此。 賀頓對病人進行治療時,會還原病人的心理過程,以此用專業心理知識,對病人對癥下藥。 比起干巴巴的講,具有視覺沖擊的講解,更容易讓觀眾不費腦地看懂。 所以,看完前8集的糖,最大的感受,便是劇方的尊重和誠意。 一部劇,用心與否,觀眾真的能感受到。 也正因如此,該劇存在的一些小毛病,也不影響糖喜歡它,想要安利它。 4最后,糖想說:心理疾病,不是見不得人的病,它與感冒一樣,每個人都有可能患上,所以別怕。 正如楊紫所說:“每個人都會經歷不好的日子,但別怕,萬物皆有裂痕。別怕,在難的時候,拉自己一把就上岸了,一切都會過去的。” 糖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心中永遠陽光普照,即使有陰霾,也會打敗它,重奪生活的主動權! 我是阿糖,一個用心碼字的90后~ 想看更多精彩文章,歡迎你關注蜜糖影視娛~ 本文原創,圖源網絡侵刪~聲網 |
|
來自: Donews > 《202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