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稽首焚香禮 愿向人間應念來 《觀音詩》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包天偉作品 小葉紫檀/鹿角·凈瓶觀音 觀音文化是宗教文化與風俗文化結合度最高的典范代表。 自佛教傳入中國起,各個時期都有著不用風格的造像作品,都是所屬時代意識形態的體現。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包天偉作品 小葉紫檀/鹿角·凈瓶觀音 觀音造像,代表著神圣和光明,傳達了人們心中對于世間美好的信仰。 木雕則是伴隨中華文明一同成長的空間造型藝術,以立體的形式呈現思想、記錄生活。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木雕藝術大師包天偉先生篤信: 木雕是創造真善美的藝術。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包天偉作品 小葉紫檀·凈瓶觀音 在他看來,創作一件觀音像當注重“三用”: 用心須誠,用材須珍,用工須精。 設計、雕刻等每一道環節皆須極盡其能。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包天偉作品 小葉紫檀·能靜觀音 他的木像觀音皆以文化為起源,以藝術為線索,通過木雕技藝展現人們心中積極向上的景象。 集前人之長,凝今世之意。 以修行般的心境來感悟佛像背后的審美與覺悟。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包天偉作品 小葉紫檀·能靜觀音 體態、神情、服飾,任何一處細節均有別于凡人特性,又洋溢著民族文化的特點。 佛像雖為立體圓雕,誠心禮佛者仍只正面而觀,謂之法相莊嚴。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包天偉作品 小葉紫檀/鹿角·凈瓶觀音 小葉紫檀為天地靈氣積淀千年之自然造化。理密細而超群,性剛韌而難摧。 古人認為,這種木色雍容、氣質華貴的木材,內性最近于天道。故以小葉紫檀造佛像,尤顯佛性之虔誠、德相之神圣。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包天偉作品 小葉紫檀·大慈觀音 中心潔白,如心靈之鏡,最適于心源開悟。 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兩忘,離形去智。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包天偉作品 小葉紫檀·能靜觀音 《金剛經》言: “不取于相,如如不動”。 包先生于靜物造像中集天地大美之好, 化日光明月之境,純如玉髓,象天法地。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包天偉作品 小葉紫檀·大慈觀音 木雕觀音,是文化信仰的具現。寄托了人們信念的香火,賦予了造像遠超一般工藝品的意義。 以至簡之道,得菩提心與出離心。 以大智慧觀照世界與內心, 于生生不息中探尋大自在。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包天偉作品 小葉紫檀/鹿角·凈瓶觀音 ![]() 藝尊軒創始人 包天偉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中國木雕藝術大師 正高級工藝美術師 上海海派紅木藝術博物館館長 點小花花,讓他們知道你“在看”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