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松原名叫姜松,字永年,他的槍法排在“隋唐四絕”之首。 四絕分別是羅松的五虎斷門槍,四寶大將尚師徒的呼雷豹,小白猿侯君集的輕功和程咬金的三板斧。 我們都知道,隋唐十八條好漢排在前三名的分別是:頭條好漢西府趙王李元霸,第二好漢今世孟賁羅士信,第三條好漢天寶大將宇文成都。 在四明山一戰,李元霸活劈了宇文成都,這段書叫做“一猛滅三杰”。隨后李元霸和羅士信纏斗,眼看羅士信要敗下陣來。 就在這危機時刻,羅松躍馬挺槍一槍挑開了二人,由于慣性的原因,李元霸和羅士信飛出一丈開外。這段書叫做“一猛一杰會一絕”。 按說羅松和羅士信都是秦瓊的好朋友,都是起義軍陣營的將領,趁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干掉李元霸易如反掌。 令人驚異的是,羅松并沒有動手殺李元霸。問題來了,羅松為什么不殺李元霸?他有什么顧慮呢? 隋唐演義這部書中,冷面寒槍俏羅成夠牛叉吧?他曾和李元霸交過手,羅成用羅家槍巧妙勝了李元霸三招,最后扎傷了李元霸的大腿。 李元霸很有力氣,書中寫他有四象不過之力,晉陽宮金殿比武,他力舉雙石獅上殿,神力震驚隋煬帝楊廣,楊廣御封其為西府趙王。 講真李元霸的力氣沒得說,但他沒有羅成的槍法靈活,加上大錘錘柄不及槍桿長,所謂一寸長一寸強,所以李元霸輸給了羅成一招半式。 而羅松的槍法遠在羅成之上,為何這樣說呢? 書中說羅松的兒子羅煥都能輕松戰勝羅成,一個小娃娃都戰勝羅成?其實這里面有原因。 原來羅成的槍法是由父親羅藝教的,而羅藝的槍法是由前任夫人姜桂芝教的。 姜桂芝的祖上是三國時期的姜維,到后來姜家槍法傳到了姜桂芝老爸這一輩,姜老爸沒兒子,于是就把槍法傳給了女兒姜桂芝。 在羅藝年輕落魄時,羅藝偶遇姜老爸,姜老爸就把他帶回了家。 到后來姜桂芝和羅藝有了感情,姜老爸就把羅藝招為上門女婿。 姜家槍法都是姜桂芝傳授給羅藝的。 在傳槍過程中,姜桂芝留了一個心眼,沒有把最后的五路“五虎斷門槍”傳給羅藝。 到后來羅藝學成從軍當了燕山太守,發跡后就拋棄了姜桂芝,和秦瓊的姑姑秦寶珠結了婚,然后生下了羅成。 也就是說羅松和羅成是同父異母兄弟。 問題是羅松一直跟在母親身邊,學的是正宗姜家槍,而羅成的羅家槍出自于姜家槍。 羅松在沒認羅藝時隨母姓叫姜松姜永年,后來認祖歸宗,改姓羅,隨后投奔了瓦崗山。 經過這么一比較,大家就明白了吧?羅松戰勝李元霸應該不是問題。 為什么有機會殺死李元霸,羅松卻在最后時刻放棄了? 原來瓦崗山兵馬大元帥秦瓊給羅松下了話,不許他傷害李元霸。 秦瓊之所以保李元霸是有原因的,當時李元霸雖然代表隋煬帝楊廣出戰瓦崗山,表面是敵人,其實秦瓊和李元霸的父親李淵早就有勾連,二人合著伙坑楊廣。 李淵早就有奪表弟楊廣江山的打算,此時秦瓊為自己留條后路下令不能殺李元霸。大家想一想,假如羅松殺了李元霸,以后秦瓊投奔李淵能有好果子吃嗎?你把人家的兒子弄死了,你說李淵能放過他嗎? 另外,李元霸在四明山秒殺十八路反王軍隊時,李元霸認出了秦瓊,為報恩李元霸放過了秦瓊及手下官兵,這都源于秦瓊曾救過李淵一命。 李淵經常告訴元霸以后要報恩,遇到秦瓊要手下留情。 秦瓊是個講義氣的人,羅松曾經和靠山王楊林交過手。 楊林曾是秦瓊的義父,秦瓊念在過去情義一場,交代羅松手下留情別殺楊林。 最后羅松用神出鬼沒的槍法,在楊林身上扎了180個眼,楊林鐵甲盡透,但都是扎破肉皮為止,不深不淺,力道拿捏十分到位。 秦瓊能放過楊林,他沒有理由不放過李元霸。 秦瓊慣走江湖,信奉的一句話就是“留的一線,日后好見,得饒人處且饒人。” 有秦瓊的命令,羅松這才沒殺李元霸,其實這也是為秦瓊留下了一條后路。 隋朝滅亡后,大唐立國,秦瓊成了李淵的心腹,從這件事來看,必要的時候,一個人要腳踩兩只船,不能一條道跑到黑。 文/秉燭讀春秋 |
|
來自: 老大姐嗨 > 《收藏的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