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常見疾病治癥:氣管炎 【治病策略】 1、朱樹寬經驗:用當歸貝母苦參丸治療慢性支氣管炎21例,痊愈18例,好轉3例,全部有效。 【辯證診斷】 1、支氣管炎的舌苔:舌質色淡紫為主,常見白苔,舌前區兩側(肺區)蘑菇乳頭增生,急性的病人會發燒,舌乳頭紫紅色較鮮艷,慢性的淡暗色,舌乳頭變紫色。病情重的舌下的邊出現條紋線(重癥肝膽病的人也會有)。舌象要點:舌色淡紫,舌前區兩側肺區乳頭增生。癥狀:咳嗽、痰,急性的幾個星期就好了,傷害不大。 【辯證治則】 1、(1)麻杏石甘湯(麻黃12克 杏仁9克 炙甘草6克 石膏,打碎用棉袋裝,24克):有汗、咳嗽不止、喘咳、氣粗、痰出黃粘、發熱口渴、苔黃薄、胃口尚可 (兼治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熱咳、汗出而喘)。 (2)有汗、咳嗽、黃痰黃鼻涕、喉嚨痛:麻杏石甘湯。 2、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病,與感染、理化刺激、過敏有關,多發于中年以上,病程緩慢。多在秋冬季節發病。主要出現咳嗽、咳痰,尤以早晨為甚,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狀,易于咳出。嚴重者可終年發病,常伴有氣急不能平臥。 (1)如癥見咳嗽、痰多清稀、吸氣短者,屬腎氣虛不能納氣之故,可用腎氣丸以補腎陽而納其氣。因久病津虧,故又補腎陰。取腎肺經脈相連之意。 (2)慢性支氣管炎,“形寒飲冷而咳喘者”,癥見咳嗽氣短,遇冷即發或遇冷加重,脈浮滑或弦滑,用小青龍湯去麻黃加茯苓、杏仁,以溫肺化飲、止咳平喘。 (3)內傷咳嗽,是由臟腑功能失調所致??人蕴刀啵熤诜闻K虛弱、脾失健運,飲食不能化為精微,反而釀成痰濁,上犯于肺,肺失宣降,氣逆而咳。癥見咳嗽、痰多,痰白而稀,胸脘作悶,胃納不振,神疲乏力,氣短促,脈濡滑。治療時,用小半夏加茯苓湯降逆滌痰。 【民間方法】 (僅供參考而已,大部分只對特定情況有效。真正治療或除根請認真閱讀臨床指導等內容) 1、有痰咳(包括急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兒童氣管炎):每次用白蘿卜二兩、梨子二兩,一起切碎,加一碗水煮熟,放適量冰糖食用,一日二次,連用3天止咳化痰。忌吃魚類。 2、老氣管炎(慢性氣管炎):取冬天霜打后的絲瓜藤一兩、川貝一錢,煎成兩碗湯,分早晚兩次熱喝,連用15~20天,可根治。忌煙、酒、辣物、海鮮、蝦米。 3、張某,女,40歲。患慢性氣管炎多年,每到冬季都要發作幾次。初冬時,病情再次發作,咳嗽,痰多,呼吸時有明顯的痰鳴音。屬取鮮橘皮1~2個放入帶蓋杯中,倒人開水,待5~10分鐘后飲用。飲后將杯蓋蓋好,以免有效成分揮發而降低療效,以后可隨時飲用。鮮橘皮每日更換1次。服用當日,痰鳴音消失、癥狀減輕,5日后恢復正常。(《黑龍江中醫藥》1990年第6期) 鮮橘皮功能燥濕化痰,適用于痰濕壅肺,喘咳痰多之證?,F代藥理研究證明:所含揮發油能剌激呼吸道黏膜,使分泌物增多,痰液變稀而有利于咳出,川川皮酮能擴張氣管,起到平喘作用。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經方治癥(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