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成長發源地」第706期分享 ---- 總第1010期 ---- 前兩天閱讀完了《少有人走的路之心智成熟的旅程》,今天開始閱讀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系列的第二本書籍,叫作《勇敢地面對謊言》。 華盛頓時報曾評價這本書說:“這是一本大膽揭露人性深處謊言,真正的直指人心之作。” 作者說,我們的內心中都住著兩只狼,一只善狼和一只惡狼。 如果《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在告訴我們如何培養心中那只善良的狼,那么,《勇敢地面對謊言》這本書就是在分析我們心中的惡狼。 培養善良的狼需要勇敢、誠實和愛的信念;惡狼則剛好相反,惡狼最怕誠實,最喜歡謊言。 為什么惡狼喜歡謊言?——因為謊言的本質是掩蓋真相。 當人們不愿意承受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所帶來的痛苦時,都會選擇逃避,掩蓋真相。在逃避的過程中,人會很容易驚慌失措,顛倒是非,甚至變得瘋狂和邪惡。 在英語中,“live”是“生命”的意思,把這個單詞倒過來就變成了“evil”,意思是“邪惡”。所以,當一個人顛倒是非,用謊言來欺騙自己的時候,他的生命就變成了邪惡。 為什么人要說謊?要騙自己、騙他人? 派克在第一本書的開篇就寫了“人生苦難重重!” 很多人不愿意承受生命中這些痛苦,一心逃避。然而,問題和痛苦并不會因為逃避而消失,相反,當你選擇逃避的時候,它們就會變成另一種形式,以更可怕的面目出現。 這樣一來造成的結果就是,如果你不解決問題,你就會變成問題。 成為問題的人,最大的問題是用謊言扭曲了心靈,使得他無法看清自己自己本來的樣子,也不能客觀評價自己,從而做出一些邪惡的事情。 比如藥家鑫,在撞人之后,不敢面對真相,為了逃避責任,不讓傷者看清自己的車牌號碼,殘忍向傷者連捅8刀。 再比如林森浩,在人際關系上遇到挫折,始終都不覺得是自己的問題,把責任歸咎于別人,最終竟然向自己的舍友投毒。 心靈扭曲導致邪惡發生,而所有的心靈扭曲都是有謊言產生,謊言是為了逃避問題和痛苦。 所以說,哪里在逃避問題,哪里就有心靈扭曲,哪里有心靈扭曲,哪里就有邪惡。 斯科特·派克說:“所謂心理治療,其實就是'鼓勵說真話的游戲’,心理醫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讓患者說出真話。長時間自欺欺人,使人的愧疚積蓄,就會導致心理疾病。” 在本書的第一章中,他分享了喬治的案例。 喬治是一名推銷員,英俊瀟灑、能說會道、從容淡定。他的推銷在公司內首屈一指。他小時候,在生日當天,親眼看著爸爸打死了妹妹的小貓;寄宿在外婆家的時候,經常看到外公打外婆。 因為還小,他無能為力,幫不了外婆,但他會想盡辦法呆在家里,因為他覺得自己守在家里,外婆就會平安無事。時常擔心外婆隨時都有可能被打死,使得他被死亡的恐懼籠罩。 在他的內心深處,在他的潛意識里,他非常害怕外婆去世,非常害怕面對和接受死亡。長大后,他對死亡的恐懼進入到了潛意識中,他以為這些都已經成為了過去,然而當有一天他去到教堂的時候,突然潛意識里他對死亡的恐懼被激發。 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他都生活在深深的恐懼中。都活在死亡的恐嚇中。他患了嚴重的妄想癥,腦海中不時地會出現各種奇奇怪怪的念頭,都是關于各種不同的死法,要么是掉下橋死亡,要么是掉進深坑墜亡。這些念頭折磨得他寢食難安。 當他找到派克做心理治療的時候,起初的幾個月,一直都是拒絕直面他對死亡的恐懼,而且他騙派克自己的家庭幸福,妻子溫柔賢惠。 后來為了逃避現實,逃避痛苦,他甚至與魔鬼簽訂契約,還以自己的孩子作為賭注。這讓作者大吃一驚,也由此讓整個治療有了一個大的轉機。 作者直接指出了他的的弱點,他說:“你其實是一個懦夫。你每次遇到痛苦和問題都不敢去正視,只知道用謊言來欺騙自己;你不愿意采取行動,甚至連想都不愿去想,只會選擇逃避。” 對死亡的恐懼逃避,對不幸的婚姻逃避,等等。事實上,這些事情不是逃避能解決的,它們會以病癥、妄想和強迫行為的方式來糾纏和折磨你。 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派克的言論徹徹底底征服了喬治。派克說:“一味地尋求捷徑,暫時舒緩痛苦,任何的心理治療都對你沒有幫助。只有你愿意去嘗試正視生活中的問題,諸如父親的虐待、慘淡的婚姻、可怕的死亡、自我的懦弱,那有很大希望獲得成功。” 慶幸的是,喬治最終選擇勇敢面對,并且他還帶著自己的太太一起接受心理治療。 喬治的故事說明,直面問題和痛苦,我們才能最終獲得解脫,只有勇敢揭穿謊言,我們才能生活在真實的自我當中。 你越想逃避痛苦,你反而會越痛苦,所以不如勇敢直面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