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說起救國,我覺得有一個人不能被我們遺忘,他就是盧作孚。盧作孚,重慶合川人,從小十分好學,無奈家庭貧寒不得不輟學,但輟學后的盧作孚并沒有放棄,反而自學成才。年少的他意識到自己的祖國處于危難之際,因此決定自己也要救民救國。 1901年,盧作孚加入了同盟會,后擔任過教師,記者,編輯等工作。但后來的盧作孚認識到,如果不上戰(zhàn)場殺敵,那么只有發(fā)展實業(yè)才能真正的救國救民。于是1925年,他創(chuàng)辦了民生公司,創(chuàng)辦初期,民生公司只有一條船,其中買這第一條船的八千元還是盧作孚東拼西湊借來的。盡管條件如此艱苦,盧作孚依然沒有放棄,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民生公司不斷發(fā)展壯大,1935年,他統(tǒng)一長江上游航運,將曾經(jīng)不可一世外國的航運勢力排擠出了長江。 1938年,是盧作孚給全國人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年,日軍占領(lǐng)南京,國民政府不得不搬到重慶,但在搬遷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人員和物資都要走水路運送,而四十天后的長江水位要下降,因此必須要在水位下降之前運送完大批的物資,關(guān)鍵是還不能忘了大批的難民,當時光是宜昌一個地方,難民就超過了三萬多人。 于是盧作孚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他自掏腰包,散盡家財,只收取了很少的費用,領(lǐng)導民生公司用自己的船只,經(jīng)過40天的奮戰(zhàn),共運送了大批物資和一百五十萬余人,難民免遭日軍毒手,但民生公司16艘船只被炸沉炸毀,69艘船舶被炸傷,117名員工壯烈犧牲,76名員工傷殘。這次的大運送,也被稱為中國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雖然盧作孚1952年就逝世了,但他的名字卻永遠被人民銘記在心,毛主席也評價他是中國近代史上萬萬不可忘記之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