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國人是十分重視傳宗接代的,古語說的“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就是這個道理,古代罵人最狠也最惡毒的一句話就是讓愁人斷絕香火,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年輕人突然流行起不婚不育,數據顯示,中國平均生育率迅速下滑甚至低于日本,這讓很多人感到憤怒、不解和焦急,現在的年輕人為什么不生孩子了?有人說甚至繼續漲下去,斷絕香火將成為潮流。 首先,斷絕香火成為了常態,跟“結不起婚”有關系。這個話題多說無益,為什不結婚,原因很現實,不是不想結婚,而是有些人根本結不起婚。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婚姻的門檻在不斷的升高,讓人壓力很大。 其次,斷絕香火成為了常態,跟“高房價”不無關系。現在年輕人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打工賺錢,但因為房子,終究無法留下,那沒有房子的他們靠什么結婚生子呢?不在正確的年齡做這個事情,等老了之后回到家鄉來完成傳宗接代任務? 第三,斷絕香火成為了常態,跟“高要求”息息相關。結婚難,相親更難,在如今的網絡上,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擇偶條件”,這些擇偶條件看似輕描淡寫,但實際上很少人能夠達到,不否認有優秀的,可終究只是少數,互相看不上才是常態,男的嫌棄女方不夠漂亮,女方嫌棄男的不夠富。 最后,斷絕香火成為常態,跟“觀念”有關。近幾年,國內年輕人突然流行起一股反思潮,他們認為自己經受了996和35歲危機,為了“鋼筋水泥”白活一生就算了,真的不想讓后代也來受這樣的痛苦。更不要說,現在教育環境之下,后代大概率會不如自己,很多生了孩子的父母都在感嘆,自己孩子就是當初他們最瞧不起的學渣,然而,想要投入更多精力和金錢在子女教育上,他們卻大多力有不逮,只能眼睜睜看著。 |
|
來自: wwhhyy7277 > 《價值觀與行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