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不孕癥醫生,我深知從口出的任何一句話都應該是有理有據且對患者的疾病和生活具有幫助的,我鼓勵面診我的所有患者堅持自然,實在沒有希望再去選擇試管,而不是主觀評估:不想折騰了,試管很簡單這些類似的想法去選擇試管,當然也會有一些被網上鼓吹的試管生下的孩子聰明或者可以選擇男孩女孩去選擇試管,每次聽了之后真的覺得對中國女性的科普的任務還是很大的,也很痛心,怎么會有這樣的認知,也會在面診中讓身邊的學生發一些這個行業內文獻和追蹤報告給患者去看和了解,幫助患者正確選擇,就在剛剛又看到一個患者對我說試管對后代產生負面影響的言論產生質疑和評判,于是產生了我向通過文字去公布一些研究危害(篇幅有限,只能借鑒極少部分材料),有些材料在不停轉發過程中被屏蔽和下架,原因很多,比如產業的利益驅使或者連患者本人都不愿意這些材料被家里人看到,畢竟沒有任何一個試管后的父母接受一些真相。 本次主要借鑒: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二代試管)對后代安全性影響的研究進展[J].生殖醫學雜志,2021,30(10):1393-1397 該文獻主要是對試管嬰兒導致的先天畸形、表觀遺傳疾病、染色體異常、不育、代謝性疾病、癌癥等研究做一綜述,以便為生殖中心的ICSI規范操作提供相關依據。 1、先天性畸形:先天性畸形是指先天結構或功能異常,可能是由遺傳或多種因素造成的,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原因未知。也有些專家指出可能和試管中使用的玻璃試管的輻射有關系; 2、表現遺傳病疾病:表觀遺傳是指DNA序列不發生變化但基因表達卻發生了可遺傳的改變,即基因型未發生變化而表型卻發生了改變。表觀遺傳學主要通過DNA修飾、蛋白質修飾與非編碼 RNA 調控 3個層面上調控基因表達。 3、染色體異常:ICSI已成為治療男性不育癥的首選方法,但由于不育患者的精子染色體異常頻率升高,妊娠頭3個月的染色體非整倍體率可能會增加。染色體分離異常會引起成熟生殖細胞的染色體異常,并導致胚胎染色體異常。事實上,非整倍體和染色體結構畸變是導致受精失敗、植入失敗、自然流產、死胎、先天性畸形以及精神和行為功能障礙的主要因素。因此,不育夫婦進行ICSI治療時,后代染色體異常的風險可能會增加,因為這種技術通過注射染色體異常精子會使染色體非整倍體遺傳給下一代。 4、不育:以上研究表明,ICSI出生的男性后代可能會存在源自父系的生育能力缺陷,而ICSI出生的女性后代因現有資料太少,無法對其生育能力作出任何推測。 5、代謝性疾病:ART過程包括卵巢刺激、配子操作和胚胎培養等,都發生在基因組甲基化模式建立的關鍵窗口期。有研究者認為,DNA甲基化的改變會影響基因轉錄調控,并可能增加兒童和成人患心臟代謝疾病的風險。 6、癌癥:與自然受孕的后代相比,ART出生后代的患癌風險總體增加;在對癌癥類型的分析中發現,ART出生后代罹患特定類型癌癥的風險有所增加,包括肝母細胞瘤和橫紋肌肉瘤、神經系統腫瘤、惡性上皮腫瘤、白血病以及霍奇金淋巴瘤。 還有一些文獻,如果各位頭條的朋友感興趣可以搜索看看,正確認識試管,慎重選擇,優先自然,堅持選擇自然,是我個人觀點,但是最終決定權在個體手里。我主要是憂心:未來滿大街的試管孩子怎么辦?他們的健康和生育問題該怎么規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