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所寫的《天龍八部》堪稱是武俠小說中的經典之作。書中刻畫了許多生動的人物形象,其中“掃地僧”這一角色,更是給大家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在人物設定上,“掃地僧”表面上看只不過是少林寺中最普通不過的守經人,然而在其平庸的身份背后,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驚艷實力。 很多人在初次了解這個角色后都不禁感慨:“這般懷有驚世絕學的人,為何甘愿在少林寺中空守經文,埋沒自己的才華呢?” 事實上,現實生活中我們也一樣可以發現諸如“掃地僧”這般存在的人,他們看起來很平庸,實際在某個領域上都有著異于常人的天賦,但毫無例外,這些人對于世俗名利卻并沒有多少欲望。 ? 因為在這些人看來,處處爭勝,看似能夠讓人享盡名譽,但它對人的幸福感而言,卻并沒有多少提升。 這不禁讓我想起昔日國學大師曾仕強所說的一番話,他表示:“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一個人越是鋒芒畢露,那么他所要面臨的壓力也就越巨大。中國人深諳此理,所以寧可韜光養晦,也不愿過多展現自己的實力,為的就是保留實力,以免遭人算計。” 故此,看一個人是否真有本事,就看他是否懂得“深藏不露”這四個字的道理,唯有甘于在緘默中明哲保身,人才可以長久立于不敗之地。 01 中國人有一種藝術,叫做“和局” ? 曾仕強教授說:“如果說什么東西最能代表中華文化,我想象棋必然位列其中。作為具備千年歷史的傳統文化,象棋現如今不單純只有為人排憂解悶的作用,甚至蘊含了不少人生教義,讓下棋的人獲益匪淺。特別是其中的'和局’,使雙方機會均等,這就是一種處世藝術。” 但凡接觸過象棋的朋友都知道,一個人下棋的真實水平并不是僅靠輸贏多少就能分辨出來的。就好像你和某個人下棋,兩個人表面上的棋藝看似旗鼓相當,然而也有可能只是某一方在故意隱藏自己的實力罷了。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一個人有能力去掌控比賽的輸贏,那他為什么就不贏,反而要隱藏實力,甚至主動認輸呢? ? 那是因為這種人心理十分清楚,如果自己一直這么贏下去,輸的一方難免就會輸急眼,在自己這里全然體會不到下棋的樂趣,那么下次再想找對方下棋,對方就很難答應你的請求。 相反,如果自己時不時能讓個一步兩步,讓別人體會到贏棋的快感,或者是搞一盤和棋,彼此不分勝負,這么一來不僅給了別人臺階下,自己也能有一個長期陪自己下棋的對手,如此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你看,真正會下棋的人永遠懂得什么時候該“和棋”,而且全世界也只有中國人懂得“和局”的藝術。 ? 同樣,真正的高手在生活中也深知“和局”的重要性。把自己所有的實力暴露無遺,任何事情都想要分出個勝負輸贏,就難免會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你的敵人會因此而同仇敵愾,合起伙來針對你;你的朋友也會覺得你為人處事的方法太過凜冽而不能接受,主動和你保持距離,讓你落得個孑然一人的尷尬處境。 故此,適當地示弱,藏拙是我們安然度日非常有必要學習的手段。必勝者注定不可久勝,但如果能夠與人“和局”,那么你就一定可以長久立于不敗的位置。 02 沒能力的人才暴露,有能力的人才需要隱藏 ? 判斷一個人是不是高手,其個人做事的行為風格便是最真實有效的參考標準。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職場上,那些經常賣弄自己的才華、炫耀自己功勞的人,普遍都是一些虛有其表的人。 這種人哪怕只是簡單的走路,都要弄出地動山搖的大動靜,無論做什么都想吸引他人的目光,他們或許會有那么一些地方是值得人們側目的,但通過觀察他的日常表現,就足以證明他們的格局是多么有限。 ? 事實上,真正值得人們去留意的人,應該是那些平日里默不作聲的人。因為這種人越是無法從表面上去判斷他們的真實水平,他們背后隱藏的實力就可能越醇厚。 興許他們看起來很呆板,但實際上他們比任何人都聰慧,他們只是善于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不愿意在別人面前暴露自己。可每逢關鍵時刻,也只有這類人能夠起到“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奇效。 所以曾仕強教授才會強調說:“有能力的人才需要潛、需要藏,沒有能力的人,壓根就沒這個必要。” ? 沒能力的人不用隱藏,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東西,論才華、論條件,他們沒有哪一項可以單獨拿得出手來,這種情況下你故作隱藏,不知情的人會覺得你是在裝神弄鬼,故弄玄虛;了解你真實水平的人則只會嘲諷你的行為,笑你不自量力。 有能力的人要“藏”,出于考慮的角度是多方面的。他可能是像前文所說的一樣,是為了顧及別人的感受,又或者是為了保全自身利益的安危,不希望在眾目睽睽之下暴露,所以他們不得不遮掩自己的真實能力。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人只會在相安無事時隱藏,真到了關鍵時刻,他們身上總是可以爆發出無限的可能性,也是人們最值得信賴的存在。 所以說,深藏不漏,自是如高山不語,如靜水流深,唯有做到這種程度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高手。 03 樹大招風,有本事的人都不愿高調 ? 曾仕強教授曾經說過:“人性是趨利避害的。有道是'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當一個人足夠成功的時候,身邊永遠都不乏一些追隨者。這些追隨者當中或許會有昔日和自己一起同甘共苦的親友,但絕大多數朝你奔赴而來的,可能只是一些為名為利,唯利是圖的小人。” 對于這些小人而言,他們最擅長的事情就是趨炎附勢。只要看到你身上有利益可圖時,他們便會想方設法來巴結你,一吹一捧之間,總能夠讓你感到舒坦,放松對他們的戒備。 當你沉迷于對方的阿諛奉承,開始感到飄飄欲仙時,稍不留神,你就可能無法保持清醒的頭腦,甚至還會因此招惹上許多麻煩。 ? 不過,真正有本事的人還是能夠分辨得清楚這些小人行徑的,他們明白所謂樹大招風,身邊巴結自己的人越多,也就意味著自己所要面臨的誘惑越多,此時越要小心謹慎。 所以他們在生活中才會竭力養成低調的品格,只有學會低調,麻煩便不會主動找上門來。 有實力的人不愿意高調就是這么個道理,人太高調,無疑是將自己置身在風暴的風眼處。況且,真正的高手也不需要用名利以及他人的奉承,來凸顯自己的與眾不同。 ? 越是經歷豐富,有能耐的人,越是可以在輝煌之后返璞歸真,他們不去追求過多的榮耀,只為保證自己的安全和生活的幸福。也只有這種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人,才能成為人生中的常勝將軍。 “深藏不露”,實際上就是要我們“顯仁藏智”。藏起來的是智慧,是鋒芒,顯擺出來的是博愛,是仁義。 這樣做的好處有兩點:一是可以降低外界對你的注意力,讓自己在人群中看起來不那么突兀;二是能夠讓人感覺你這個人很仁慈,很可親。內心對你沒有了戒備,人們才會主動親近你,接受你的存在。 ? 總之,“深藏不露”才是真聰明,才是為人處世的最高哲學,當你學會了曾仕強教授說的這一點,你也可以成為萬里挑一的處世高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