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常見疾病治癥:腸套疊、腸絞痛 【立竿見影】 【治病策略】 1、腸套疊用芍藥甘草湯、加重芍藥止腹痛,合承氣湯類,即可。 【辯證治則】 1、附子粳米湯臨床上還用于小腸套疊、膽結石、子宮癌、胰臟炎、腹膜炎的去痛 2、芍藥甘草湯治療骨骼肌、韌帶、平滑肌的痙攣、抽經、疼痛:如腓腸肌痙攣,肌肉痛性痙攣綜合征、陰道痙攣、強中(陰莖持續勃起不軟)、喉痙攣、縮陰癥、全身抽搐、中風后遺癥的肌肉僵硬、疼痛、麻木、肩周炎、肌強直癥,急性腰扭傷,脊椎骨質增生癥、外傷性頭痛眩暈癥、陰莖抽痛;膽絞痛、腎絞痛、胃痙攣、胃扭轉、腸粘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萎縮性胃炎、支氣管哮喘、百日咳及頑固性咳嗽、潰瘍性結腸炎、晚期肝癌疼痛、痛經、子宮痙攣。 3、烏梅丸可用于蛔蟲癥、胃酸過多癥、胃潰瘍、腸絞痛、慢性腹瀉等。此外亦用于上熱下冷之厥陰病證。 4、腸套疊用芍藥甘草湯、加重芍藥止腹痛,合承氣湯類,即可。 【辯證比較】 1、(1)桂枝人參湯的下利是寒利,沒有腹痛,沒有病毒,不臭,白水很多,食物都沒有消化,所以加很重的白朮去濕,干姜溫腸; (2)如果拉出來熱利,大便很膿稠, A、肚子不痛,就是葛根黃芩黃連湯,也不是真正的病毒 B、拉出來會絞痛的,也是很熱的就是黃芩湯。真正病毒的下利、急性腸炎要靠黃芩湯;像腸套迭屬于腸熱證的可以用黃芩湯。 桂枝人參湯的時機是太陽表征兼有寒癥下痢。 【經典回顧】 1、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之。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經方治癥(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