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詩道駿言 這里的七言律詩特指八句四韻的七言詩,它的特點如下: 1.一共有八句,全篇五十六個字。 2.偶數句押韻,一共四個韻腳,押平聲韻。 3.每聯兩句平仄相對,上下聯之間平仄相粘。 4.中間兩聯,應該對仗。 與五言律詩不同的是,七言律詩第一句多數入韻,押平聲韻,所以,這種情況下,也可以說七言律詩有五個韻腳,即一、二、四、六、八句押韻。不過呢,第一句雖然常常入韻,但是,第一句的韻可以用鄰韻,與下面正式的韻腳相似而不完全相同,也就是說,首句入韻,要求很寬泛。 我們看例子: 李商隱《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 仄仄平平仄仄平 畫樓西畔桂堂東。 仄平平仄仄平平 身無彩鳳雙飛翼, 平平仄仄平平仄 心有靈犀一點通。 平仄平平仄仄平 隔座送鉤春酒暖, 仄仄仄平平仄仄 分曹射覆蠟燈紅。 平平仄仄仄平平 嗟余聽鼓應官去, 平平平仄仄平仄 走馬蘭臺類轉蓬。 仄仄平平仄仄平 這首七律,首句入韻,韻腳為“風”,正式的韻腳分別是“東、通、紅、蓬”。首聯第二、四、六字平仄行對,頷聯、頸聯、尾聯內部也是如此,節奏點的字平仄相對,我們用紅藍兩色表示。一聯之內顏色相同,表示它們平仄對立。首聯下句與頷聯上句的第二、四、六字平仄相粘,第四、五句,六、七句,也是如此,我們用同色表示,即相鄰兩句節奏點的字顏色相同,表示它們平仄相粘。 頷聯、頸聯都是對仗句。所以,李商隱的這首七律,是合格的七律。 也有少數七律,首句不入韻,這時候,第一句的最后一字常常要求是仄聲。例如: 耿《上裴行軍中丞》 胡塵已滅天山外,閑閣陰陰日復曛。 櫪上驊騮思鼓角,門前老將識風云。 旌旗四面高秋見,絲竹千家靜夜聞。 莫道古來多計策,功成唯有李將軍。 首句末字“外”,仄聲,不入韻。這首詩各方面都合律,也是典型的七律。 根據首句的平仄格式,七律也可分為四種格式類型: 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過,前兩種平收格式占絕對優勢。 總結一下: 正體七律,八句四韻; 首頷頸尾,平仄分明; 粘對對仗,格律嚴整。 注意:本文講的律詩的4方面特點是一個理想化模式。實際創作中,并不是每首律詩都具備上述4個特點的,尤其在粘對、對仗方面,情況很復雜,所以,不應該用刻板的眼光去看待律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