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7年12月18日,晨山學校雙語部六年級永無島教室的小飛俠們開啟了《世說新語》課程,至2018年3月14日結束。兩個多月的時間里,我們學習了26個人物,近千則文言,學生也寫出了不少優秀的作品。 《世說新語》課程告一段落,我也終于有時間將這些優秀的作品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小飛俠們的文筆雖然稚嫩,畢竟還只是六年級的學生,但其中蓬勃不羈的思想(想法)卻殊為可觀。也有不少同學,已經有意識地磨煉自己的思維,從結構或者語言入手,嘗試著形成自己的風格。不論深厚淺薄,都是一段難得的經歷。 也望各位看官不吝贊賞,所得賞金將全部轉交學生,以為“稿費”。 by于越然(六年級) 大家都叫他們竹林七賢,七賢確是七賢,但也可說是七狂,他們一個個,都張狂。 劉伶是傳說中的酒神,天天喝酒,已經喝成一種病了。劉伶自己留下的最著名詩篇就是《酒德頌》,但別人寫他的倒有不少。《世說新語》中就記載了好幾篇。只是,別人記載下來的多為負面,譬如劉伶長得丑,天天喝酒,渴了不喝水只喝酒。這光喝酒喝出的這點名氣,好像不符合竹林七賢的要求啊。他不會是去竹林七賢中湊個數的吧? 那就讓我從劉伶傳世篇《酒德頌》來分析一下,他為何能入選竹林七賢吧。 劉伶寫出了《酒德頌》,我們可以發現,他的文筆還是相當不錯的,沒跑題,用詞也挺好,通篇都在贊美一開頭就寫到的大人先生。 題目叫《酒德頌》,酒,有何德?整篇文章大人先生和這個酒是分不開的,這個大人先生,在文章中,一直是一個很大很大的人,俯觀萬物,一切世俗都只是大海中的一片浮萍。這個大人先生依靠著酒,已然達到了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了。這個大人先生是他虛構的嗎?不是的,這就是劉伶他自己啊。誰在乎那些貴人公子、縉紳名士啊,我就只喝自己的酒,寫自己的文章,那些什么司馬氏爭權奪利這些那些的,與我何干?我可以不管這個世界發生了什么,我只喝我自己的酒,是生是死都沒有關系,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了。這大人先生是多么瀟灑曠達啊! 再看看《晉書·劉伶傳》中的一則,說劉伶整日喝酒,走哪喝哪,還叫一個人跟著,說自己如果喝死在哪里了,就把他葬在哪兒,完全不在乎生死了,這樣子是不是也和他自己筆下的大人先生很像呢?還有一則,《世說新語》中有載,有一日,劉伶又喝了酒,醉后裸體待在家中,有人來看他,就笑話他,結果被劉伶怒懟,他說:“我以天地為棟宇,以屋室為禈衣,君何入我禈衣中?”禈衣就是大褲衩,你到我大褲衩中來干嘛?真是大氣磅礴啊,以天地為棟宇,這還是那個大人先生啊! 可見,劉伶就是筆下的大人先生,大人先生就是劉伶。他贊的大人先生之酒德,就是自己的酒德! 那么回到最初的問題,劉伶為何能入了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都具備的特點是狂傲,有才,和向往道家自然。其實劉伶不大交朋友,《晉書·劉伶傳》中就有提及,他獨和嵇康阮籍相談甚歡,引為知己,而嵇康、阮籍都是一心向往逍遙游的人,他是被嵇阮帶入了竹林七賢嗎? 我想:其一,有共同語言。什么是他們的共同語言?老莊,他們都愛老莊,愛逍遙游。你看他,壓根兒不在乎生死,全然的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這就是道家風范啊。其二,劉伶自己的文化造詣就很高,有才,思想境界也很高。其三,狂放不羈俯觀萬物渺小。這就達到了竹林七賢的標準了,所以他就入伙了。 其實我想,嵇康和阮籍一定都很羨慕劉伶,因為劉伶是真的完全不在乎那些世俗禮法了,全然放得下,無憂無慮,整日都在喝酒,沒有愁緒。他只活在當下,喝他的美酒,瀟瀟灑灑無所牽掛,一切都在酒中灰飛煙滅。 也許世人都羨慕劉伶吧?看著他好像從來沒有需要擔心的,從來不愁。生也好死也罷,何時生何時死,都是一個樣的,有什么好怕呢?這個世界這么渺小,而我那么大,我俯觀萬物,一切事物都如一葉浮萍,那些世俗禮法、貴人公子、晉紳處士都不過是些小蟲子罷了又有什么好在乎的呢?酒最好,我便在這酒中放浪形骸,逍遙游去! by黃一馨(六年級)劉伶,有一句名言:“天生劉伶,以酒為名。”劉伶天生身材矮小,身長六尺,天生愛喝酒,有人說他是希臘神話里面的酒神。 劉伶喝酒,超級正常,沒人不知道他喜歡喝酒——他沉醉于酒中不愿自拔。 因為喝酒,劉伶差點氣死他老婆。有一次,他喝酒喝多了,還要喝,找老婆要酒。老婆砸了裝酒的瓶子倒掉了酒,哭著求他戒酒,然后呢? 劉伶讓他老婆準備酒肉供奉神仙讓自己戒酒,一個人。但是,說自己天生喝酒,不能戒,我老婆的話,不能聽。然后,吃掉了供奉的酒肉,醉倒了。 (劉伶老婆:我天!你這個人,竟然不尊敬他們!還說自己不能戒酒?你這人!!) 劉伶性情豪放不羈,喝完酒就更沒禮數了。 有一次,他們家來客人,劉伶裸身狂放。人家說你怎么這么沒禮數,劉伶說,我以天地為房屋,屋子就是我的褲襠,我還問你們,進我褲襠里干嘛? 唉,估計是沒人會去劉伶家了吧…… 他還有點聰明,還會示弱(正所謂該慫的時候就得慫嘛)。有一次,喝醉了,就“無所顧忌”,惹著了一個人,這個人揮起拳頭就要打。劉伶說,我這身體這么小,不夠你打得舒服啊,這個人就“笑而止”了。 劉伶喝起酒來那叫一個停不下來,來來來!我們來看看他咋喝酒的: 捧著大缸,靠著酒槽,銜著酒杯喝著酒,這又讓我想起阮咸跟豬一起喝酒的場景……唉…… 喝完之后呢,就是所謂的“醉里萬物齊”,一喝醉,這萬物都和我一樣平等啊,你說你是惡魔我都不信,我還玉皇大帝呢!! 劉伶雖然好像就只會喝酒,但他也寫過文章,《酒德頌》。 《酒德頌》那可挺厲害,描寫了一個“大人先生”喝酒發生的事情。一開始我就想,這應該是劉伶的自我描寫唄,一看就知道。這個大人先生的性情和喝酒方面和劉伶都差不多,但其中又加入了許多文藝成分,嗯,看著舒服。 劉伶天生如此,也不奇怪他為啥長這么丑都能擠進竹林七賢,有才華,能喝酒,嗯,符合條件。 劉伶說,就一個字,醉! by王鈞毅(六年級)劉伶是個很好玩的人。生性幽默放達,語言行為幽默,視生死于無形,視肉體為形骸。視所愛之物如性命,文采極佳。 劉伶的故事非常多,也很好玩。 語言行為幽默。我們之所以知道他的幽默,就是因為傳下來的故事。其中有兩個故事是我最喜歡的。 第一個,講的是有一次劉伶在家里發酒瘋,脫得一絲不掛,這時候,他的好朋友來找他玩耍。看到他這樣,就笑話他。可是他卻淡淡地說,“我以天地做房屋,以房屋做衣褲,你們為什么跑到我的褲子里來?” 其二就是,有一次他和一個人吵架,他把對方罵得著火了,提起拳頭就要打。于是他馬上說,“我瘦得和雞肋一樣,萬一你把我打出一個全身泡沫性骨折,你不怕我是碰瓷的嗎?再者說我連一點肉都沒有,拳頭打上去也不舒服,你干脆就饒了我吧。”那人哈哈一笑就走了。 劉伶的幽默就體現在生活中的事里,可是這并不是他成為竹林七賢的原因。而他成為竹林七賢的原因,有一小部分是因為他的文采,雖然他的作品幾乎只有《酒德頌》和《北芒客舍詩》。少而精總比多而雜好。 還有就是生性放達。其中比較可以說明的就是在家中裸體的故事,也就是不把別人的想法放在心里,我安心過我的。 置生死于度外。他坐上車,帶上酒和鏟子,跟車夫說,“隨便走,要是我喝死了,你就把我埋了。” 最后就是視肉體為形骸。別人長得丑都會涂脂抹粉,穿漂亮衣服掩飾一下。可是他活出了一句話——不要再涂脂抹粉迷惑人心了;又反對了一句話——老天給你造了一張臉,你自己卻又給自己造了一張。 以上這些生性放達啊,是肉體為形骸啊,用楊楓老師的話說就是生如道家。我覺得在他人生中,還有比道家思想更重要的,那就是酒。 他曾經說過,“天生劉伶,以酒為名”。天生了我劉伶,酒就是我的名字。酒就是我的命。有人是要錢不要命,他是要酒不要命。喝死都沒關系。 劉伶一個非比尋常的酒鬼,一個才華出眾的酒鬼,一個酒鬼名士,一個放達的酒鬼,一個幽默的酒鬼,一個丑陋的酒鬼,一個不在乎自己外表的酒鬼,一個酒鬼中的酒鬼。 這就是劉伶。 by郝蘊愷劉伶,劉伶是竹林七賢之一,特點很明顯,名聲也很大,以至于現在,還有個酒的品牌叫“劉伶醉”。看來劉伶很愛喝酒,他喝酒喝到什么地步呢? (你說廠家會不會給點廣告費?) 初不以家產有無介意。常乗鹿車,攜一壺酒,便人荷鍤而隨之,謂曰:“死便埋我。”其形骸如此。(引用自《世說新語》) 除了喝酒以外,劉伶還很狂: 劉伶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裈衣,諸君為何入我裈中?”(引用自《世說新語》) 這很明顯是道家,劉伶其實很崇尚道家。 可見劉伶是一個很狂很放縱的人,跟個酒鬼差不多。但是他卻憑什么加入了竹林七賢呢? 其實劉得憑的并不是酒,而是一篇《酒德頌》,其中也是很狂: “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為一朝,萬朝為須臾,日月為扃牖,八荒為庭衢。行無轍跡,居無室廬,暮天席地,縱意所如。止則操卮執觚,動則挈榼提壺,唯酒是務,焉知其余?” “有貴介公子,縉紳處士,聞吾風聲,議其所以。乃奮袂攮襟,怒目切齒,陳說禮法,是非鋒起。先生于是方捧罌承槽,銜杯漱醪。奮髯箕踞,枕麴藉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兀然而醉,豁爾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漢之載浮萍;二豪侍側焉,如蜾蠃之與螟蛉。” 貶低朝廷,諷刺官員,拐彎自夸(有大人先生,以天地為一朝),幾乎占了全文。但其中他提出了幾個觀點:酒可以使人“靜聽不聞雷霆之聲,孰視不睹泰山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視萬物,擾擾焉如江漢之載浮萍”。或者說劉伶認為酒可以使自己得到一種超然物外的感覺,那才叫自然。 嗯,說的好像很有理…… 其實我認為他說自己很自然,但他一點也不自然。如果他喝酒的原因和阮籍一樣,都是忠于曹氏,那可以理解。但問題是他并沒有什么原因,他就是喜歡喝酒,崇尚道家。 道家講的歸隱是要建立在你已經可以建功立業的基礎上的,屠刀未曾拿起,立地成什么佛?(先儒后道)你劉伶啥事都沒干,就說自己做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無為、清真寡欲、自然。無為,無為是建立在有為的基礎上的。事情做好了,經歷了宦海沉浮、金戈鐵馬。退休了,當然就是無為。你事情還沒有做,就說自己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做,所以我不做,你們還去做,我才是高境界。 清真寡欲,清真寡欲是建立在功成名就的基礎上的。功成了,名也就了,你要脫得開功名,就才開始清真寡欲。當年王陽明說:“官場就像是一張網,我要的不是在里面混得有多厲害,官有多大,而是能在其中行動出入如無人之地。” 自然,自然是建立在不自然(刻苦)的基礎上的。不經歷過宦海沉浮,現實殘酷,怎么能和勝利并退出這場游戲后的人一樣自然(輕松)? 所以劉伶使道家腐化。《酒德頌》,如果是像劉伶那樣喝酒,酒有何德!酒只是為了忘卻,道家竟變成了逃避的道路。 劉伶《酒德頌》,酒無德。 ·END· 《世說新語》課程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