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常見疾病治癥:胃部息肉、憩室 【治病策略】 1、《千金方》越婢加術湯,治肉極(肉屬于脾,脾病而肉變色。肉之一部分隆起,而患鼻茸、目翳、角膜翳、瘤、息肉等),熱則身體津脫,奏理開,汗大泄。 2、當歸四逆湯以使胃中原有的憩室消失、加入少量的調胃承氣湯則避免在憩室復原前仍有部分的宿便產生。 3、中醫治療原則依然是不要去想西醫的診斷,看看患者的癥狀,對癥下藥。 【辯證治則】 1、息肉屬痰凝瘀積之贅生物。用柴胡桂枝干姜湯加穿山甲、三七、僵蠶等化瘀通絡、磨堅散結之品治療直腸息肉、十二指腸息肉、聲帶息肉、宮頸息肉等,屢獲效驗。辨證治療處方加烏梅20g,僵蠶6g(軋細吞服)。治療膽囊息肉,則必用烏梅、威靈仙、僵蠶、地龍4味藥。烏梅、威靈仙均有較強的利膽作用;而僵蠶、地龍則長于化痰通絡,磨堅散結。 2、《千金方》越婢加術湯,治肉極(肉屬于脾,脾病而肉變色。肉之一部分隆起,而患鼻茸、目翳、角膜翳、瘤、息肉等),熱則身體津脫,奏理開,汗大泄。厲風氣(癩病、皮膚病之類),下焦腳弱,越婢加術湯主之。 3、濟生烏梅丸(僵蠶三錢,烏梅五枚,醋丸)中有烏梅、僵蠶、象牙屑、人指甲,用來治膽道、腸道的息肉很有效果。因為膽汁和腸液的特點是堿性,就用酸性藥去治,用芍藥對息肉有效,在肝用烏梅對息肉也有效。同理可推,胃是酸性的環境,就可用堿性藥去治,比如可用瓦楞子、浙貝母去治。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經方治癥(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