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的一天,戴笠指示手下通知日偽時期擔任過山西省建設廳長的夏文運到北平家中會面。抗戰勝利后軍統到處抓捕漢奸,正在天津的夏文運接到電話后自知兇多吉少,但他并沒有選擇。 因為在北平家中的妻子告訴夏文運,十多名軍統特務已經到家中搜查過,得知其在天津后才離去。夏文運交代妻子:“若無事,明日即可回家。若出事,可拜訪李主任。” 果不其然,夏文運赴約后并沒有見到戴笠,而是被軍統秘密逮捕。夏文運說的李主任便是時任北平行營主任的李宗仁,夏妻立即找到李宗仁求助,李當即聯絡各方并向老蔣發去電報。不久,戴笠因飛機失事墜亡,被關押83天的夏文運以“不予起訴”釋放。 充當過偽職的經歷猶如揮之不去的陰影始終伴隨著夏文運。1949年5月,上海解放。當時正在上海的夏文運再次被捕。在舊社會得到庇護逃過懲罰的漢奸,很難在新時代再次逃脫。然而,時任中共華東局統戰部副部長兼中央社會部上海聯絡局局長的吳克堅卻將其救出。 一個日偽時期的廳長,算是標準的漢奸,但為何夏文運被捕國共雙方均有人出來解救?他的最終結局又會如何? 夏文運 知識青年 夏文運于1906年出生于“關東州”,也就是今天的大連。這里清末先后被俄國和日本強行占據,淪為。像夏文運這樣在長大的中國人,經濟和文化上受到日本極深的影響,對自己的定位和國家的認識相對模糊。特殊的生長背景也造就了他們特殊的人生。 他于1919年考入旅順師范學堂,由于學習成績優異,畢業后得到滿鐵(日本侵華工具)公費支持,考入日本廣島高師,后來又攻讀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文學碩士。 清末民初,留學日本已成風尚,不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軍閥都派送大量人才到日本學習軍事、技術。日本人為了培養殖民的工具,也極力拉攏他們。這些客居日本、懷抱理想的年輕人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日本留學的經歷不僅讓夏文運學習到一口流利的日語,還積累了廣泛的人脈。 1931年,夏文運返回沈陽應聘為馮庸大學教授,該校的創建人馮庸為張作霖結拜兄弟馮麟閣之子,在東北有很大影響力。但不久后“九一八”事變爆發,不愿做亡國奴的馮庸將學校遷往北平。 夏文運也一度打算去北平,但他是提前修滿學分歸國任教的,并未正式畢業,加上一些其它的原因最終未能成行。后來在偽滿軍政部擔任秘書長的老師盧元善邀請他去工作,夏文運便成了偽滿軍政部的一名秘書兼翻譯。工作中,他經常與關東軍溝通聯系,結識了一些日本軍官。 當時中國國內的形勢極為復雜。中原大戰中,老蔣雖然在張學良的幫助下擊敗閻錫山、馮玉祥。但西北地區的軍隊分裂出更多諸如宋哲元、韓復榘這樣的小軍閥,他們表面上服從中央政府,背地里卻凡事皆以自身利益為考量。 而在西南還有以胡漢民、李宗仁、陳濟棠等人為首的廣州國民政府。南京國民政府被日本人視為美英的傀儡,他們企圖拉攏南北地方實力人物推翻南京政府,建立親日政府。日軍先后成立過“松機關”“梅機關”“竹機關”“蘭機關”,這些特務組織的主要目的是誘降國民黨高層。 1935年6月,關東軍參謀和知鷹二將被調往廣東擔任武官,他的主要任務是聯絡西南地方勢力。他需要一個翻譯以及能與西南地方勢力建立聯系的紐帶,便找來自己的朋友夏文運商討。夏文運想起留學日本時的好友白維義,此人是白崇禧的的侄兒。 于是夏文運被和知鷹二將帶到廣東,他不僅幫和知鷹二聯系到桂系高層,還充當翻譯介紹了很多日軍軍官與西南地方要人見面。其中不乏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這樣的侵華日軍頭子。 李宗仁 李宗仁在晚年出版的回憶錄中也大方承認此事,稱:“日本軍、政、商、學各界要員訪粵,并來我私邸訪問的,多至百余人。”但由于滿洲問題以及日本人的傲慢態度,雙方未能達成進一步的合作。在與各方的交談中,李宗仁倒打聽出日本的一些情況。 當時日本軍界也有著極深的矛盾,他們大致分為“南進”和“北進”兩派。“南進”派的主張是沿華北地區南下,占領東南亞等地,獲取日軍急需的戰爭資源。“北進”派認為對日本威脅最大的是蘇聯,應改善與中國的關系,以滿洲為基地先解決蘇聯。 和知鷹二是力主“北進”的代表之一,出于派系矛盾以及招撫西南地方派系的需要,他時常有意無意地透露一些情報給李宗仁。在來往過程中,李宗仁也認識了化名“何益之”的夏文運。夏給李留下了不錯的印象,李在回憶錄中描述其“為人正派、年輕熱情、有德有才”。 一天,李宗仁單獨邀請夏文運到私邸,開門見山地說:“我們的國家現在山河破碎,你的家鄉也被日本人占據,祖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你就甘心為敵人服務嗎?” 夏文運雖然為日本人服務,但內心卻非常痛恨日軍。據他回憶,日本僑民在他的家鄉橫行霸道,小時候正眼看一眼日本僑民都有可能被打。工作后,盡管自己能說流利的日語還有日方證件,仍時常遭到野蠻的日軍憲兵刁難。 想到這些夏文運頓時淚下,表示“九一八”事變后自己走投無路,為了生存才出任偽職。如果有機會報效祖國,萬死不辭!最終,他答應擔任李宗仁的情報員,收集日方情報。出于安全考慮,兩人單線聯系。 臺兒莊大捷功臣 夏文運最開始提供給李宗仁的情報是日本派大量人員到東南亞國家活動,李宗仁據此判斷日軍不久便要開始全面侵華。于是將省府搬遷到桂林,加緊了應對侵略的籌備。果不其然,不久后“七七”事變爆發,日軍快速侵占了上海和南京。 由于有和知鷹二提供的掩護,夏文運在淪陷區收集和發送情報都極為便利。后來擔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的李宗仁也常常收到夏文運發來的情報,許多敵情李宗仁總是比重慶方面先知道,第五戰區也常常受到嘉獎。 抗戰期間,李宗仁指揮的最經典的戰役要屬臺兒莊戰役。當時日軍已經占領濟南和南京,為了貫通南北戰場快速滅亡中國,日軍決定分兵兩路進攻徐州。臺兒莊正是南下徐州最后的屏障,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李宗仁面臨的情況并不樂觀。韓復榘不戰而退出濟南致使津浦路北段門戶洞開。李手下能指揮的大多是地方雜牌部隊,龐炳勛部向來以善于保存實力著稱。川軍鄧錫侯部因軍紀不佳,閻錫山、程潛均不愿收留才來到第五戰區。而中央軍精銳湯恩伯部根本不愿聽李的指揮。 臺兒莊戰役形勢圖 這種情況下,夏文運提供的情報為李宗仁提供了極大的幫助。1938年初,夏文運提供給李宗仁一份極為重要的情報——板垣師團正沿膠濟路南進蒙陰、沂水等地。李宗仁據此判斷日軍的進攻目標是臨沂,便派龐炳勛部在臨沂阻擊敵軍。 在李宗仁的激勵下,龐炳勛表示“這次決不再保存實力”。盡管龐炳勛部奮勇阻擊,但畢竟是雜牌軍,裝備落后,他們面對的則是日軍精銳師團。龐部傷亡很大,漸漸不支,于是急電李宗仁求援。但此時李手中已無預備部隊。 關鍵時刻,夏文運再次發來情報“日軍南動而北不動”。李宗仁便命令在滁州、明光一帶的桂系31軍佯裝潰敗西撤,讓出津浦路正面。日軍以為31軍被擊潰,便急調主力北上。此時,李宗仁從青島調來于學忠的第51軍,同時桂系第7軍也從江南戰場調來。三支部隊適時出擊,使日軍首尾不能相顧,急忙又將主力調回。 日軍被牽制于津浦路一線,李宗仁得以把原本調去支援于學忠的張自忠部調往臨沂支持龐炳勛。最終,張自忠與龐炳勛內外夾擊,大破日軍。日軍原計劃分兩路程鉗形夾擊臺兒莊,現一路被破,無異于斷了一支手臂。 最終,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中國軍隊斃傷俘日軍一萬多人,繳獲大量武器,取得了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捷。臨沂破敵無疑是臺兒莊大捷的前提,夏文運提供的情報為此次大捷起了極大的作用。 后來,夏文運還參與日軍誘降重慶的“桐計劃”,曾秘密在香港與重慶代表會見,此時與戴笠有了交集。當時日本陸相有一封誘降的親筆信要交給老蔣。戴笠作為老蔣的心腹,早已嗅出他有與日軍合作的意圖,便想接手與日方溝通聯系的工作,以抬高自己的身價。在香港的秘密接觸便是由他組織的。 但日方認為這封信太重要,而戴笠級別太低,不宜由其轉交,應該找孔祥熙送信為好。戴笠遭到蔑視懷恨在心,為夏文運日后被捕埋下了伏筆。 1939年7月,時任國民政府最高國防委員會秘書長的張群,在接受外國媒體采訪時,將日方對汪精衛的最后通牒以及對華工作要項等重要情報披露。在場記者聽完異常吃驚,日本的保密工作極為嚴格,怎么會讓國民政府得知這些消息呢? 李宗仁在臺兒莊車站 此事也引起了日軍重視,下令在內部開展嚴查,最終懷疑到和知鷹二和夏文運頭上。不久,和知鷹二被撤掉“蘭機關”機關長的職務,被調到臺灣擔任臺灣軍參謀長。 日軍還準備逮捕夏文運,由于和知鷹二提前通知,他才逃到香港避難。后來仍是和知鷹二出面表示情報泄露絕非夏文運所為,他才得以順利返回上海租界。 無奈的結局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發后,日軍占領全部租界。藏在租界內的秘密電臺難以再運轉,此時夏文運也失去了和知鷹二的庇護難以獲取情報,他便受偽滿時期的舊友邀請離開上海前往山西太原。 從此夏文運便于李宗仁失去了聯系。夏文運在太原先后擔任過偽《新民報》社長、山西省政府建設廳長,日軍投降前夕才返回北平。 抗戰勝利后,政府大力清算漢奸,夏文運前往山西任職并未告知李宗仁,因此惶惶不可終日。但不久,一個讓他興奮的消息傳來,李宗仁將調任北平行營主任。李到任后,夏文運急忙前往聯系。 李宗仁接到夏文運名片后非常高興地吩咐副官:“老夏也在北平嗎?我一定要和老夏見面。”闊別數年再見,夏文運心情極為沉重,他交待了自己出任偽職的原委。由于李宗仁庇護,北平地方政府并未為難夏文運。 但戴笠領導的軍統是獨立于政務系統之外的,并不受李宗仁領導。前文我已經簡略描述過兩人的淵源,戴笠得知夏文運在北平后立即將其當成漢奸抓捕。最終還是李宗仁出面作證,夏文運才得以釋放。以后,夏天文運便常在李宗仁身邊活動,充當顧問一類的角色。 1948年4月,李宗仁贏得副總統競選,準備到南京任職。此時他準備讓夏文運到鹽務總署擔任秘書,赴日本工作。但正在夏文運辦理出國手續之際,鹽務局長繆秋杰因貪污被免職,導致夏出國之事半途而廢。 國民黨政權已是大夏將傾,不久后便從南京遷往廣州。夏文運打算從香港轉道去日本,為了籌集資金,夏文運需要把上海的房子出售。當時的局勢想要賣房并非易事,夏文運同時找了4個中間人聯系。 不久上海便被解放,夏文運的房子雖然以2萬美元出售,但也正因此事被懷疑參與經濟投機而被捕。關在監獄里的夏文運最害怕自己擔任偽職的往事被牽扯出來,正在他陷入絕望之際,吳克堅持中央社會部的證明將其釋放,并準許其轉道香港赴日本。 吳克堅 吳克堅在東北工作時曾與夏文運有過交往,抗戰時期吳被日軍憲兵隊抓捕,在監獄中受盡酷刑被打斷肋骨。夏文運利用翻譯身份到獄中探視過吳并為其送飯。不僅如此,夏文運在擔任偽山西省建設廳長期間,曾利用自己特殊身份幫助過八路軍運輸物資。還曾掩護、解救過董必武等革命同志。 最終夏文運轉道香港去了日本。在日本友人的幫助下,他擔任過日本國鐵特別顧問,退休后以經營料理店衛生。 由于身處異國,夏文運從未提起過為李宗仁提供情報的事情。即便晚年出版回憶錄,講述與李宗仁關系是也僅用“忠實地與他保持聯絡”這樣模糊的描述。1978年,夏文運在日本病逝。在這之前,夏文運一直被國人視為漢奸。 直到1980年,《李宗仁回憶錄》在內陸出版,其中提到了與夏文運的交往,夏的事跡才漸漸被世人所知。李宗仁給予了夏文運極高的評價: 何君(夏文運)冒生命危險,為我方搜集情報,全系出乎愛國的熱忱。渠始終其事,未受政府任何名義,也未受政府分毫的接濟。如何君這樣的愛國志士,甘作無名英雄,其對抗戰之功,實不可沒。 2018年,臺兒莊大捷80周年之際,經有關部門審核破準,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將夏文運增列為“諜報英雄”。 臺兒莊大戰紀念館 小結 筆者在查閱本文史料時,看到一些文章對夏文運仍有很大的爭議。其實看待一個歷史人物,不能站在道德制高點去俯瞰,也不能用非黑即白的觀點去評價。而應該堅持唯物主義歷史觀,結合時代背景一分為二地剖析。 夏文運充當偽職為日本人服務,有其特殊的成長背景,作為一個普通個體,并無選擇的余地。但受李宗仁感化后,夏文運并沒有忘記自己是炎黃子孫,也為抗日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歷史是復雜的,情報工作本來就是敵中有我、我中有敵。許多事情都是秘密進行,并未留下文字檔案。單憑幾頁檔案或幾本書很難完整地還原歷史人物的一生,對待歷史人物應該抱以寬容的心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