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主之。 少陰證的人,也會脈浮緩身重,少陰證有一點最重要的就是但欲寐,脈浮緩就是外有表證,為什么但重,就是病人素有濕在中焦。 濕在中焦,肌肉關節都會感到重重的,身重,就是四肢很重,就代表濕很盛。 如果濕只在脾胃里面,用白朮茯苓,白朮是干燥劑,茯苓利尿,把濕從小便小掉。 如果這濕除了在脾胃中間,還有在關節上面,也可以用「大青龍湯」,如果光開「桂枝湯」、「麻黃湯」,解表的力量太快了,表去了,這濕去不掉,用「大青龍湯」來發,就是得汗解。 全身的濕,用汗解,把這濕導到小便太遠了,直接皮膚出去比較快。 所以大青龍湯除了治療疫病,也治療全身水腫沉重。 如果單是中焦脾胃的濕,舌苔很白很稠很厚,用白朮茯苓,得小便解,平常白朮茯苓開等量,如果水比較多,就茯苓加重,如果濕比較多,就白朮加重。 本文由公眾號醫經整理,版權歸倪海廈老師。轉載是為了傳播中醫文化,不會用于營利! ——完—— |
|
來自: 風吟樓 > 《倪海廈《傷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