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大清香白酒,曾與“汾老大”齊名,如今卻紛紛沉寂,可惜如今提起國內的清香型白酒,很多人自然的就會想起汾酒。 幾十塊的黃蓋、紅蓋玻汾,一百多的老白汾,幾百的元青花,在清香型白酒界都是響當當的存在,反觀其他清香型的白酒,要么是在當地流行,要么是根本就不出名! 其實曾經有這樣兩款清香白酒,他們的銷量一度直逼當初的“汾老大”,更是和汾酒一起入選了中國名酒行列。 但是后來卻因為各種原因,走向衰落,甚至一度瀕臨破產,酒友們知道是哪兩款嗎? 第一款:國色清香—寶豐酒 曾經的河南一哥,相傳儀狄就是在如今的寶豐地界,寶豐酒在1989年的國家名酒評選中,更是一舉入選,成為了當年河南白酒的驕傲。 當年寶豐縣一個縣的財政收入,寶豐酒業貢獻了很大的份額,更是成為省里重點扶持關注的企業。 2001年因為各種原因,無奈與健力寶合作,但是僅過了兩年股份就被轉賣,酒廠開始迷失了方向,一直到今天。 2020年跟胖東來合作,推出了“胖東來懟酒”,一時間,寶豐酒重新走上了大眾視野,但是距離曾經輝煌,重新走向全國還有很長路要走。 第二款:黃鶴樓酒 武漢老一輩有個說法:無黃鶴樓酒不成席。 黃鶴樓起源于“漢汾酒”,后結合武漢本地釀制工藝,改名為黃鶴樓酒。 1984年和1989年,黃鶴樓更是連續兩屆蟬聯中國名酒的稱號。 其清香區別于汾酒,酒香清雅純正,醇厚協調,市場口碑和銷量都非常好。 92年以后,由于技術和管理原因,酒廠開始逐漸下滑,逐漸銷聲匿跡。 遺憾的是2003年酒廠被收購,其商標也發生了一定變化,由原來的“三層樓”變成了現在的“五層樓”,并推出新的產品,但是市場距離曾經的中國名酒,還有很大的差距。 回顧兩大清香白酒的歷史,無疑都是離不開自身的經營問題,實在可惜。 但是其清香純正的口感,卻名字在老一輩酒友的心中,希望這兩款好酒,能夠重振旗鼓,重新釀制出好的白酒,讓清香型白酒能有更多好的產品。 不過相對于清香型白酒,現在很多上年紀的酒友更喜歡醇厚的醬香白酒,相對層次上更加豐富。 其實這是因為他們的釀制工藝有很大的區別。 ①發酵的酒曲不同:清香白酒使用中低溫酒曲,醬香酒用高溫大曲。 ②原料不同:醬香酒多以小麥制曲,高粱做原料,清香酒原料比較雜,制曲很多加入豌豆等。 很多酒友會覺得醬酒價格很貴,特別是茅臺為首的醬酒,一瓶難求,其實刨除白酒的收藏和廣告成本,醬酒成本并不是說普通人難以企及,給酒友們推薦兩款醬酒,價格實惠,口感非常醇厚的醬酒。 君中元私藏酒 53°優級醬酒,大曲坤沙釀制。 釀制人曾傳政,師承醬香之父李興發。 堅持茅系“12987”的醬酒工藝,重陽下沙,分兩次投料,入窖保持7年以上。 繁瑣的工藝,釀造了醇厚的酒質,很多本地鐵桿酒友,都是聞香而來。 但是由于在前期的投入過多,導致宣傳上捉襟見肘,沒有及時跟上,只能屈身于本地市場。 酒體:酒液呈現微黃色,晶瑩剔透,酒花非常均勻濃密,可以保持長時間不破。 酒香:醬香撲鼻,聞香感非常飽滿,倒一杯酒,不一會就能感覺到滿屋的酒香和花果香氣。 口感:綿柔純正,醬香豐富,能感受到醬香裹挾著一股花果香和糧香,層次分明,輕輕下咽,酒液順滑綿長,不存在一絲的辣喉感和異樣感,感覺像一股清泉緩緩流入身體,非常舒服。 珍酒 珍品珍酒 珍酒了解白酒的朋友都知道,是作為茅臺酒的“復刻品”定位的,完美地繼承了茅臺的工藝和流程,很多酒友都稱他為“二茅臺”。 選用茅系一樣的原料,但是發酵的地理環境有所不同,使用的是麻窖8年以上的基酒勾兌。 入口綿柔,優雅醇厚,中段對于窖香和糧香的呈現也非常好,入喉綿柔平和,總體感覺小家碧玉,讓人眼前一亮,但仔細回味,對比茅系,略顯單調,卻大一絲厚重感和豐富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