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 年 1 月 18 日 靜寧縣溝口日軍據點的日偽軍出發突襲辛村。游擊隊將 日軍小隊長擊斃,并生俘偽軍五人,救出被抓群眾四人。 民國卅年二月五日 日偽軍包圍原平鎮附近姚咀子村,把村民驅趕 至窯洞內,然后向窯洞施放毒氣,村民一百三十多人全部中毒死亡。 春 國民黨反動派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后,靜寧縣各界 抗日人士舉行集會,憤怒聲討國民黨破壞抗戰的罪行,并上書國民黨中 央政府,要求撤銷其反動命令,嚴懲制造皖南事變的禍首。 5 月 日偽軍侵襲頻繁,掠奪兇殘。據靜樂以及靜寧縣不完全統計, 日偽軍搶走耕牛 354 頭,驢 224 頭,殺害老百姓 103 人,燒毀糧 18094 斤, 飼養 121 萬余斤。 月 底 靜 寧 縣 開 墾 荒 地 一 千 五 百 八 十 九 畝, 耕 地 一十三萬九千八百三十畝,春耕中群眾普遍消除了依賴政府救濟、不愿 勞動的思想,一致努力生產。同時植樹五千七百一十棵;組織代耕隊 一百零七個,互助組一百三十五個。其他副業生產也有很大發展,養豬 一百六十五頭;養雞七千四百六十七只。 6 月 5 日 八路軍攻克軒崗車站,解放被捕群眾和地方干部 100 余人, 沒收日偽合作社物資若干,伏擊火車一列。 7 月 山西省第二游擊區行署撥款在靜寧縣五家莊村設立醫院。 7 月 6 日 日軍在山西崞縣下神頭村,殺害村民 13 人,燒毀房屋 300 多間,搶走牲畜 20 多頭。 7 月 8 日 《解放日報》發表《八路軍抗戰 4 周年戰績總結》:4 年來, 我在華北作戰 15777 次,斃傷日軍 179702 個、偽軍 60486 個,俘日軍 140 個、 偽軍 40308 個,投誠日軍 31 人,反正偽軍 33659 人。 8 月 10 日 石城日偽搶走靜七區堂爾上村耕牛二十余頭,該敵次日 遭我軍襲擊,奪回所有耕牛,歸還群眾。 8 月 14 日—9 月 6 日 敵在晉察冀根據地尋找八路軍黨政軍領導機 關和部隊進行決戰。 9 月 2 日 敵強制推行“第 2 次產業開發 5 年計劃”,以掠奪戰爭資源。 9 月 2 日至 3 日晚上 寧化據點、南溝口據點、石神據點的日偽軍包 圍了靜寧縣政府駐地任家村,抗日民兵奮走抵抗以掩護政府機關人員及 群眾向后山撤退,打死日軍小隊長,日軍當場將本村黨支部書記殺害, 又將 5 名青年押往火神廟坡,逐個灌辣椒水,后以機槍掃射慘殺。之后, 日軍抓捕了任萬明,任金孩、任金海等 18 名青年打得皮開肉綻,不能行 走后,便用車拉到城墻外,用機槍掃殺,推入城壕。此次,日軍共殘殺 24 名青年,燒毀 140 余間房,搶走 18 頭騾子(包括馬)185 只羊、62 頭豬。 9 月 9 日 羊圈嶺日偽軍從靜寧縣寧五區、謝家坪一帶抓走壯丁 五十五名,搶掠耕牛兩條、馬騾各七匹,驢三十五頭。 1941 年中共寧武地委成立后,10 月決定在寧武建立三個交通站。 由太行根據地到晉綏根據地路線為:從忻縣楊胡——四坪溝——何家莊 ——后河堡——寧武縣干溝——下官莊——廟嶺——靜寧縣杜家村—— 寧武縣高崖底——新堡。這條交通線一直保持到 1946 年六分區機關搬到 二馬營村。寧五區干溝村王計蘭、下官莊村劉善士、廟嶺村王勇都是當 時的交通員。 10 月 日偽軍在靜七區堂爾上一帶搶劫牲畜七十二頭,豬十五頭, 當其退返據點時,遭我八路軍伏擊,所搶牲畜全部奪回。 10 月 21 日(陽歷九月初二) 日本侵略者在靜三區任家村用機槍打 死群眾 6 人,打傷 7 人;燒毀房屋百余間,搶走牛羊數百頭(只)。 11 月 我軍民三次將溝口據點通往靜樂縣城的電線割斷,每次收割 電線三百五十余斤;忻靜公路沿線將電線三十余里收割;康家會至豐潤 的電線也被收割十幾里。 12 月 7 日 靜七區區公所所在地漢溝村被石神偽軍 30 余人包圍。區 工作人員全部被俘。文件賬簿亦掠去;同時,損失沖鋒槍 1 支,七九馬 槍 1 支,六輪手槍 1 支。 本月 19 支隊(原決死四縱隊 19 團)改編為晉綏軍區第六軍分區忻 崞支隊,李力任支隊長,冀春光任政委,劉篤慶任副政委。 同年 日軍從寧化上來,搶走忻縣張家莊牛羊 600 多頭(只)糧食 20000 斤,燒毀房屋 30 間,用地雷炸死村民張潤生。同時,對全縣 490 個村莊推行“強化治安”政策,對“非治安區”(抗日根據地)實行絕 人性的“三光”政策。5 個月內,共屠殺 800 多人,燒毀房屋 2000 余間, 搶走銀元 20000 塊、糧食 600 石,獸皮 6000 余張,羊毛 70000 余斤。 本年 日軍在軒崗煤礦里溝開鑿第三號坑。 本年 八路軍游擊隊襲擊日軍軒崗煤礦石灘采炭所,擊斃日軍喬谷 等 5 人。 本年 日軍連續三次實行“強化治安運動”。同時靜寧縣也開展了 大規模的生產建設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