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不論在山上、在田里、還是在路邊,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小花小草,或外表相似,或獨具特色,而它們的名字似乎總是一個謎。今天我們就盤點一下這些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吧,或許,還能喚起你兒時的回憶。 鼠曲草 亦名清明菜,全株有白色綿毛,民間草藥名叫“追骨風(fēng)”,屬菊科草本植物。江浙地區(qū)民間常于清明前后采摘嫩苗煮熟,揉入米粉中做糕團,香糯可口。 棒頭草 農(nóng)田常見雜草,一年生草本,成株稈叢生,光滑無毛。 阿拉伯婆婆納 為玄參科一年至二年生草本植物,有柔毛。花單生于苞腋,花冠淡藍(lán)色,生于田間、路旁,是華東地區(qū)早春常見雜草;也為常見入侵植物。植物的全草可供藥用。生花期3~5月,種子繁殖。 車前草 又名車輪菜,多年生草本,連花莖高達(dá)50厘米,具須根。具有祛痰、鎮(zhèn)咳、平喘等作用。生長在山野、路旁、花圃、河邊等地。 酢漿草 又名三葉草。多年生草本。黃色的叫黃花酢漿草,紅色的叫紅花酢漿草。喜向陽、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夏季炎熱地區(qū)宜遮半蔭,抗旱能力較強,不耐寒,一般園土均可生長,夏季有短期的休眠。 細(xì)葉芹 傘形科,芹屬。一年生草本,是常見的農(nóng)田雜草之一。 黃鵪菜 菊科,黃鵪菜屬。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植物體折斷有白色乳汁流出,開黃色花。收載于汪穎《食物本草》形若苦荬,中國江南各地普遍野生,作野菜食用。 多裂翅果菊 菊科,翅果菊屬。折斷枝葉有白色乳汁,為兔子喜愛植物。 泥胡菜 菊科,泥胡菜屬。又名剪刀草。泥胡菜我國各地均有分布。中藥用全草。 薺菜 十字花科,薺菜屬。薺菜是一種人們喜愛的可食用野菜,遍布全世界。其營養(yǎng)價值很高,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艾草 菊科,蒿屬。又名艾蒿。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亞洲及歐洲地區(qū)。一般用于針灸術(shù)的“灸”。 苦苣菜 菊科,苦苣菜屬。莖呈黃白色;葉片為圓狀披針形,表面綠色,背面灰綠色;花鮮黃色。多用作飼料,為飼養(yǎng)幼鵝的好青飼料,也有栽培作蔬菜,葉有苦味,人多不喜食,有降血壓作用。 一年蓬 菊科,飛蓬屬。原產(chǎn)于北美洲,因為其強大的繁殖能力和適應(yīng)性,被列入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小蓬草 菊科,白酒草屬。亦名小飛蓬。原產(chǎn)于北美洲,現(xiàn)在各地廣泛分布。我國各地均有分布,是我國分布最廣的入侵物種之一。 野老鸛草 牻牛兒苗科,老鸛草屬。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常見于荒地、田園、路邊和溝邊。花果期4~8月。全草入藥,有祛風(fēng)收斂和止瀉之效。 龍葵 茄科,茄屬。溫州方言——烏龍茄。這是一種生命力非常強的植物,在全國大量分布,它既是水果又是藥材。 香附子 莎草科,莎草屬。其干燥的根莖為常用中藥。始載于南北朝時期陶弘景的《名醫(yī)別錄》,迄今已有1500多年。 狗尾草 禾本科,狗尾草屬。狗尾巴草適應(yīng)性強,在中國分布廣泛,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大薊 菊科,薊屬。有抗菌、降血壓、止血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