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節始,至此雪盛 天地清寒,樹木蕭瑟 寒風凜冽,寒山覆雪 鴉雀孤鳴,傲梅獨艷 清灰瓦上蓋銀裝的房屋 窗戶上如鱗片般閃爍著溫暖的光芒 散發著迷人的生活氣息 煮雪烹茶,待遠方友人 今日大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時雪轉甚,故以大雪名節。” 大雪之名,其實并不意味著降雪量變大,而是因為天氣更冷,所以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氣溫愈發降低,降水增多,寒流也愈發活躍。 當然了,天寒地凍的北方地區,初雪早已照面,雪花漫漫,落地盈尺不止。小雪時節,雪單薄零落,讓人無法察覺,而此時的雪,則厚重而纏綿,往往能在地面留存,有一種肆意綻放的喜悅。 李白有感于飛雪彌天的宏偉氣象,在《北風行》中寫道:“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明朝陶宗儀《十一月朔大雪節早見雪》講:“狂風昨夜吼棱棱,寒壓重衾若覆冰。節氣今朝逢大雪,清晨瓦上雪微凝。”寒風呼嘯,次日醒來,大雪壓枝頭,且看紅磚綠瓦添新妝,白茫茫一片。 冬日的雪,永遠為人們留下了冬日狂歡的時空場景,也為那些在異鄉遠方的人打開記憶的閘門。 如今,細數人生最歡樂的時光,莫過于童年時與伙伴在雪地里瘋狂玩鬧的記憶,打一場雪仗、堆一個雪人,在雪地里愉快的撒個野,看玉露瓊枝玉葉裝點我們的夢境。白茫茫的天地,我們在一場絕美的夢境童話中,流連忘返。 此時,即便是祖國最南方,也有了清薄的寒意,晚間也要穿上厚厚的外套了,期待著一場雪,也期待著一場愉悅的放肆。 從秋的靜美走入冬,萬物似乎也從秋日的蕭瑟愁思、凋零枯萎,走入冬日的暢快和歡愉。 大雪之后,冬至之前,夜越來越長,一旦入了夜,世界便在綿長而靜謐的雪景里寧靜睡去。 一年到此時,陽氣收藏漸深,陰氣越來越盛,最后在下一個冬至節氣到達最盛,也就是說,這期間前后的一個月,是一年中陰氣最重的時光。 天氣冷,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多穿衣服,多吃溫熱的食物,到溫暖的地方去。在屋子里和朋友煮茶,或者焚一爐暖香,吃個暖暖的火鍋,都是驅寒的好方法。 萬物的歡愉之后,飲食養生便成了重中之重。俗語講“冬季進補,開春打虎”。大雪過后,陰氣極盛,正是“進補”的好時節。 此時進補的原則是,保護好人體的陽氣,要多吃富含高蛋白之品,給我們機體提供足夠的熱量,幫助我們抵御自然界的寒氣、寒邪,少生病。 羊肉:少穿棉衣全靠它 “冬天食了羊,少穿一件棉衣裳”,在大雪時節,不少人心中的進補上品,便是羊肉。 羊肉性溫熱,能益氣補虛、溫中暖下,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 羊肉的口感要比豬肉更細嫩,無論是涮鍋、爆炒,還是燜煮,都是冬日里難得的美味。 煮上一鍋暖暖的?? 當歸羊肉湯,身暖了,又補益了氣血,這便是冬日里最好的慰藉。 一杯姜棗茶,固護衛陽,防感冒 很多朋友有喝姜棗茶的習慣,那在這個時候,姜棗茶更應該提到你的養生日程上了。 天寒地凍的時節,喝上一杯姜棗茶,胃里邊暖乎乎的,有助于脾陽的升發;身上熱乎乎的,可以激發陽氣,充盈陽氣,使其更好地走到體表,衛陽充足了,機體防御能力增強了,可以很好地預防感冒的發生。 把脾陽溫煦了,脾胃暖了,那吃下去的飯也就能更好地消化,所以此時一杯簡單的姜棗茶,就可以幫我們達到養生的目的。 ■ 食材:生姜3片、大棗3枚(擘開)、玫瑰3朵、陳皮和紫蘇各3g,紅糖適量。 ■ 做法:全部倒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煎煮10分鐘左右,取汁飲用。 新鮮的姜,性溫,可以暖脾胃,散掉身體寒濕之氣,脾胃暖了,土培金,肺的寒氣也散了。紅糖和大棗,在升脾胃陽氣的同時,還可兼補氣血。 姜、棗搭配,溫脾散寒,補血調經,一辛一甘,合而調和營衛,祛除風寒。 陳皮,行氣理氣,化痰燥濕。加點玫瑰,芳香化濁,行氣開郁,打通陽氣傳輸障礙;紫蘇,疏風散寒,讓身體的寒氣更容易散掉,還把姜的陽氣送至全身。 早上煮一碗姜棗茶,把陽氣激發出來,護好陽氣小火苗,升起身體的“小太陽”,手腳暖、精神足,預防感冒不生病。 護好血管,謹防意外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發的季節,氣溫驟降,溫差、寒流會刺激血管收縮,對于本身就有高血壓等心腦血管健康問題的人,易發生意外,所以一定要留心。 正確選用活血藥膳,丹參被稱為“血中之氣藥”,可以活血化瘀、理氣止痛;冬季的應季果品山楂,活血祛脂功效也十分顯著。 所以,高血脂人群,不妨取丹參、生山楂各3克代茶飲,常飲用不僅有助于降血脂,還能起到保護心血管的作用。 此外,三七也是調血、活血、止血、養血的一把好手,對于“三高”人群,建議一天服用3克左右三七粉,可以通血管、祛瘀血,保護心血管健康。 注意:孕婦禁服三七粉。 雖說是天寒地凍,萬物枯萎,但是物極必反,陰盛則陽氣開始萌動。 再過幾天,等到大雪三候的時候,在冬至一陽生之前,“荔挺”,又名馬薤(mǎ xiè)、馬蘭花(為蘭草的一種),在“大雪”時節就會敏感地嗅到陽氣萌動的氣息,而抽出新芽,成為冬日里一抹亮麗的風景。 彼時,春天還會遠嗎? 本期早報部分素材選自杏林明師課堂 《二十四節氣中的中醫智慧》大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