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28年冬天,晉文公在位9年后,去世了,兒子姬歡即位,就是晉襄公。這一年夏天的時候,鄭文公也去世了,晉國送回去的公子蘭即位,就是鄭穆公。
前兩年秦國跟鄭國簽署秘密盟約的時候,留下三員將領(lǐng)幫助鄭國守衛(wèi)國都的北門,他們聽說晉文公去世了,就悄悄的派人跟秦穆公說,鄭國人對我們很信任,讓我們掌管國都北門的鑰匙,您現(xiàn)在要派兵來偷襲,我們可以里應(yīng)外合,滅鄭國易如反掌。
秦穆公這時候有點鬼迷心竅,向東發(fā)展一直是他的心愿,以前礙于晉文公的晉國實力強勁沒機會,現(xiàn)在,在他看來晉襄公就一個小毛孩子,能有多少見識。另外,按照春秋時期的規(guī)矩,給去世國君治喪期間,是不可以動兵開戰(zhàn)的。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他聽了這個餿主意,組織部隊,任命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為主將,以蹇叔的兒子白乙丙和西乞術(shù)為副將,準備秘密開往鄭國。
部隊出發(fā)前,大夫蹇叔跟他說,咱們離鄭國這么遠,等到那部隊會很疲憊,勞師遠襲,我可沒聽說過這樣能成功的先例。勞師遠襲這句成語就是蹇叔最先說出來的。他接著說,鄭國跟咱們中間隔著晉國呢,就算打下來對咱們有什么實際意義呢,再說,咱們這么來回都通過晉國的國境進兵,他們能坐視不管嗎,我看,這次行動肯定要失敗。
秦穆公聽了很不高興,沒聽他的。
等大軍要出發(fā)的時候,蹇叔和百里奚哭著送別自己的兒子們,對領(lǐng)軍的孟明視、白乙丙和西乞術(shù)說,去吧,去吧,我都不知道你們會死在哪里了啊。私下里,兩位老人都囑咐他們,來回行軍的時候,到晉國的崤山那里,一定要格外當心。
秦穆公看這兩個老頭哭哭啼啼的非常生氣,對蹇叔說你這個老糊涂,怎么這么喪氣呢,你現(xiàn)在歲數(shù)這么大,要按普通人的壽命,現(xiàn)在墳頭栽的樹都有一人合抱那么粗了,你現(xiàn)在還能有什么見識了啊,說完氣哼哼的走了。
秦國部隊這么長的行軍路線,而且事先也沒和晉國說要借路,晉國人早就發(fā)現(xiàn)了,就奇怪這么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是要干什么呢?先軫發(fā)現(xiàn)一來部隊規(guī)模很大,有300乘戰(zhàn)車,而且是秦國著名將領(lǐng)孟明視領(lǐng)銜,尤其士兵們個個還都興高采烈的,所以判斷他們應(yīng)該是去偷襲鄭國。
晉襄公和手下大臣們都問先軫,那咱們應(yīng)該怎么辦呢。先軫堅決的說消滅他們。其他人都覺得不太好,說秦穆公對晉國有恩啊,咱也沒怎么報答人家,現(xiàn)在打他們好嗎?
先軫說:上次跟秦國聯(lián)合對鄭國的行動中,秦穆公單獨跟鄭國媾和,那就是對晉國的背叛,這次又趁著晉文公去世,跟咱們也不通氣,經(jīng)過咱們晉國境內(nèi)進兵鄭國,這就是對國君和咱們這些手下大臣的極度蔑視。另外,咱們跟秦國是鄰居,你們聽說過相鄰兩國能長期友好不發(fā)生戰(zhàn)爭嗎?這次不打等他們秦國勢力做大了,咱們的子孫后代都會跟著遭殃。
先軫這番話說服了大家,晉國決定收拾秦國的這支部隊,但具體怎么打,那還是要先軫詳細的謀劃謀劃。
再說秦國的遠征軍,一路過來還挺順利,這一天來到了周朝的首都洛邑。首都的人都挺好奇,秦國人這么大老遠的行軍,到底是要干什么啊。城頭上周襄王也在看,結(jié)果身邊的孫子10來歲的姬滿,歷史上叫他王孫滿,拉著他的手說,爺爺,我看秦軍一定要打敗仗。周襄王很奇怪,就問為什么啊。
王孫滿就說,您看啊,秦軍軍容一點都不整齊,很多士兵把頭盔都摘下來了,而且經(jīng)過咱們王城,一點尊重的樣子都沒有,這么輕佻無禮、不懂謀略的軍隊,能不打敗仗嗎。周襄王非常驚異自己這么小的孫子居然有這樣的見識。
第二年春天的時候,秦國軍隊行軍到滑地,這地方原來是滑國,現(xiàn)在是晉國的邊城。在這里他們遇到了鄭國的一個行商弦高。那個年代做買賣的統(tǒng)稱叫“商賈”,也叫行商坐賈,就是搞長途販運的叫“商”,坐地開店的叫“賈”。這個弦高是個愛國的牛販子,他發(fā)現(xiàn)秦國部隊的目標是鄭國,大吃一驚,然后靈機一動,決定自己要為國家出點力。
他先是派人跑回鄭國送信,然后帶著四張熟牛皮和12頭牛來到秦軍大營,通報說是鄭國使者慰勞部隊來了。見到了三位將軍一頓神侃,說鄭國國君知道你們長途行軍很辛苦,派我來給你們送點牛改善改善伙食。
他這么一頓忽悠真把這幾位給唬住了,想想是人家鄭國已經(jīng)知道我們來了啊,那肯定有準備了啊,那咱們?nèi)チ瞬坏贸蕴澃。驮伛v扎在了滑地,派人到鄭國去看看情況。
那邊鄭穆公接到了弦高的報告,趕忙派人去看看幫助守城門的秦軍在干什么呢,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他們在“束載、厲兵、秣馬”,就是都做好了戰(zhàn)斗的準備了,“厲兵秣馬”這個成語就出自這里。
鄭穆公派了個大夫去他們駐地,陰陽怪氣的對三員將領(lǐng)說,你們幫我們守城門時間很長了,把我們的牲畜、糧食都吃的差不多了,現(xiàn)在看你們把行李都收拾好了哈,這樣吧,我們鄭國動物園里還有些山雞麋鹿什么的,你們?nèi)カC殺了吃吧,吃完了就走吧。
這三個人一聽,這是跟秦穆公的合謀敗露了啊,怕鄭國人殺他們,也不敢跑回秦國,怕秦穆公治他們的罪,就分別逃到了齊國和宋國去了。這邊長途偷襲的秦國軍隊一看這也不能再去了,可大老遠的出來一趟,也不能沒啥收獲啊,一順手,攻打了滑地的城池,搶劫了一番。
這時候晉文公還沒有下葬呢,晉襄公知道秦國人這樣非常氣憤的說:秦國人也太欺負人了,這就是看我們晉國是大喪期間才這么干啊,非得狠狠教訓他們不可。
他把先軫找來,任命他為總指揮,本來國君喪事期間,部隊都穿著白色的喪服,為了行軍方便都染成了黑色。

崤山這地方山高路險,狹長的山谷地帶道路非常窄,僅容一輛兵車通過,兩側(cè)是非常陡峭的山壁,晉國軍隊就埋伏在山壁的上面,等秦國部隊走進山谷后,兩邊喊殺聲四起,滾木大石加弓箭一通往山谷里招呼,然后士兵們蜂擁著沖殺出來,一下打的秦軍全軍覆沒,活捉了孟明視、白乙丙和西乞術(shù)。
打了勝仗之后,晉國部隊就穿著黑色喪服安葬了晉文公,從此以后,晉國的喪服就全改成了黑色。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秦晉崤之戰(zhàn),秦穆公由于自己的草率和短視,使得秦國遭受了很大的損失,自此之后跟晉國徹底鬧翻了。他也終于明白了,秦國要想有所發(fā)展,必須要跟晉國爭奪空間,兩國的對抗是不可避免的。我們都知道有個成語叫“秦晉之好”,可秦晉兩國由于地理位置相鄰的關(guān)系,總體來說基本一直處于對抗狀態(tài),一直到戰(zhàn)國時期晉國被趙、魏、韓三國取代,與秦國爭奪發(fā)展空間的態(tài)勢也還沒有改變,成為左右戰(zhàn)國大勢的主導力量。
崤之戰(zhàn)中被俘的秦軍三位主帥:孟明視、白乙丙和西乞術(shù),他們的命運會怎么樣呢,咱們下期再講。
好了朋友們,這一期的內(nèi)容我們就講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