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2月8日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1227年8月25日) ,尊號“成吉思汗”蒙古族乞顏部人,生于漠北斡難河(今鄂嫩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大蒙古國可汗(1206年-1227年8月25日在位),世界史上杰出的軍事家。 鐵木真早年喪父,投奔克烈部首領脫里,積蓄實力,于1189年被推舉為蒙古乞顏部可汗,隨后經過一系列戰爭,統一蒙古高原諸部。1206年在斡難河源即皇帝位,建立大蒙古國。建國后,實行千戶制,建立護衛軍,頒布《大扎撒》。 建國后經過多次的對外戰爭,占領東亞地區金朝的大片領土,并滅亡西夏、西遼及中亞的花剌子模,其征服足跡遠抵東歐的黑海海濱。1227年,鐵木真在西夏投降前夕病逝,終年六十六歲。臨終前定下“聯宋滅金”的戰略,死后被秘密安葬于起輦谷。元朝建立后,累贈謚號為法天啟運圣武皇帝,廟號太祖。 鐵木真及其繼承人領導下的蒙古帝國發動的對外征服戰爭,促進了歐亞大陸間的相互影響,對之后的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外,他對蒙古諸部的統一戰爭,對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至今仍被蒙古人視為民族英雄,成為蒙古國的國家象征 。 一代天驕成吉思,在幾十年的歲月里,從未停止過征戰的步伐。先是統一了蒙古,之后攻打西夏、遼及金國,又帶著蒙古鐵騎殺到歐洲和亞洲其他國家。因為戰斗力之強悍,以及殘忍的屠城手段,被歐洲人稱為撒旦。征戰一生,幾乎沒有過敗績,他就是冷兵器時代的王者。 鐵木真麾下的將領,主要有: 四駿(一作四杰,博爾術、木華黎、赤老溫、博爾忽) 四狗(哲別、者勒蔑、速不臺、忽必來) 四弟(合撒兒、別勒古臺、合赤溫、帖木格) 四子(術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 四養子(闊闊出、失吉·忽圖忽、博爾忽、曲出) 宋寶慶元年(金正大二年,1225年)秋,經過七年西征的鐵木真回到漠北。次年(1226年),因西夏背盟,鐵木真不顧六十四歲高齡,堅持親征西夏。他自漠北南下,先取黑水城,消滅夏西部諸軍司的軍隊,然后沿額濟納河南下,到渾垂山避暑。隨后接連攻占沙州(今甘肅敦煌西)、肅州(今甘肅酒泉)、甘州(今甘肅張掖)、西涼府(今甘肅武威)、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等地,進圍中興府。夏獻宗李德旺憂懼而死,其侄末帝李晛繼位。中興府被圍日久后,末帝被迫遣使求和。 宋寶慶三年(金正大四年,1227年)春,鐵木真派一部分軍隊圍攻中興府,自己率軍南下進金境,攻陷臨洮府等地,駐夏于六盤山休養。病危后,他要求諸子團結一致,擁戴三子窩闊臺繼位,并留下遺囑: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聯宋滅金。 七月十二日(1227年8月25日),鐵木真在六盤山下的清水縣(今屬甘肅)病逝,時年六十六歲(《蒙兀兒史記》記為七十一 ,《新元史》記為七十三 )。 被葬于肯特山起輦谷(葬地存疑,見“人物爭議”目錄 )。隨后,蒙古諸將接受了夏末帝的投降,并遵照鐵木真的遺命將其殺死。窩闊臺和拖雷則遵守鐵木真的遺策,于宋端平元年(金天興三年,1234年)的蔡州之戰中滅亡金朝。 元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元世祖追尊鐵木真廟號為太祖。 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追贈謚號為圣武皇帝。元至大二年(1309年)十二月,元武宗加謚“法天啟運”四字。此后,鐵木真被定謚為法天啟運圣武皇帝。 法國皇帝拿破侖說:我不如成吉思汗。不要以為蒙古大軍入侵歐洲是亞洲散沙在盲目移動,這個游牧民族有嚴格的軍事組織和深思熟慮的指揮,他們要比自己的對手精明得多。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個虎子都爭為其父效力,我沒有這種好運。 孛兒只斤·鐵木真語錄: 要讓青草覆蓋的地方都成為我的牧馬之地。 我一旦得到賢士和能人,就讓他們緊隨我,不讓遠去。 戰勝了敵人,我們共同分配獲得的財物。 沒有鐵的紀律,戰車就開得不遠。 你的心胸有多寬廣,你的戰馬就能馳騁多遠。 在我的力量還不足的時候,我就得忍讓,違心地忍讓! 打仗時,我若是率眾脫逃,你們可以砍斷我的雙腿;戰勝時,我若是把戰利品揣進私囊,你們可以斬斷我的手指。 男子最大之樂事,在于壓服亂眾,戰勝敵人,奪取其所有的一切,騎其駿馬,納其美貌之妻妾。 不要想有人保護你,不要乞求有人替你主持公道。只有學會靠自己的力量活下來! 在明亮的白晝,要像雄狼一樣深沉細心!在黑暗的夜里,要像烏鴉一樣有堅強的忍耐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