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 外 張玉梅 求醫奔波兩個多月后,他的病得到了救治,出院回到家中,日子總算暫時安定下來了。其間的憂愁、恐懼總算過去了,辛苦和勞累就更不用說了。人到中年,生我們的太老了,我們生的還稚嫩無知,當大病來臨,只有夫妻才能感受到對方生命的珍貴,這就是相依為命吧! 今年的盛夏分外燥熱,每天為他按摩完已是大汗淋漓,稍得喘息的片刻,坐在書案前信手打開一本書,不管看進去看不進去,便覺分外安祥。 比如此時,這里的人特別喜歡鳴放禮花,經常白天放,晚上也放,結婚放,送葬也放,我不知道他們的歡喜何來?熱鬧何來?這些都與我無關,我只喜歡享受我的清凈。 我不知道,前排哪個屋子里每天有人敲木魚,那木魚聲聲清越,雖然隨年齡漸長,越來越喜歡清凈,但要我每天去敲木魚,我可做不到。我每天要想柴米油鹽、中午吃什么、下午干什么、網上的風流俗事、電視里的財經政事,無不占用大腦內存。這就是修行的不同吧!不是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嗎?我的修行大概就是這樣淺薄。所以,敲木魚那人,你盡情的敲吧,我只把這清越的木魚聲當成一曲古箏曲來欣賞。 我不知道,前排六樓鐵制護窗上籠中的翠鳥為何叫得如此響亮?每天把清脆的鳥鳴送到我的屋子里,我為這免費的享受時常心生感激。但好幾次又心生憐憫,想偷偷地把這兩只鳥放歸藍天???/span>他告我,這種鳥就得籠養,放出去就死了。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所謂的金絲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也只不過就是如此! 我只知道,他的病情好轉我就特別開心,會不著調地哼一些不知名的老歌。做飯特別用心,拖地特別起勁。 我只知道,我的女兒特別可愛,特別懂事。大女兒憨態可掬,淳樸清純,雖然只比妹妹大五分鐘,但很有做姐姐的擔當包容,對妹妹極盡呵護疼愛。小女兒嬌柔調皮,不是我的小棉襖,而是狗皮膏,剝也剝不掉,無窮無盡的扮鬼臉是我小女兒的天賦,經常逗得我們忍不住哈哈大笑,最近,我尊稱她“七小齡童“。兩女兒最可貴的品質是不怕吃苦,象她們的爸爸,好干活。讓我倍感欣慰! 我只知道,我是一紅塵俗人,家族的遺傳給了我簡單質樸的稟性。我討厭工于心計、巧于算計。只想簡簡單單,坦坦然然的過日子。 我這樣一個頑劣之人,能平安健康的度完此生,己是大福大幸! 我這樣的愚鈍之人,在我平展書頁的時侯,有一只麻雀登上護窗的鐵欄,看我幾眼,噗地又飛向藍天,已很滿足。 我這樣的木訥之人,也沒什么特殊的愛好,不愛吃,不愛刻意打扮,不愛打麻將,不跳廣場舞,不愛花錢,生活要求極低。那只溫順的鴿子,時常與我隔窗對視,我知道,它懂我,我也懂它一些,那就是它眼睛里的善良,我骨子里的正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