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行》
哥白尼在一個秋雨綿綿的日子離開意大利。當時天空出現了彗星斷天的異象,廣大地區瘟疫流行。正在這時,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又誤喝了謀害別人的毒酒而喪命。意大利教會就趁機提出種種“警告”,招搖撞騙,愚弄人民。當哥白尼回到波蘭時,天空出現另一個罕見的星象,教會也在大肆活動,鬧得首都克拉科夫烏煙瘴氣。
原來,教會宣告天空將連續出現四次土星和木星“會合”的異象,說這是上天對世人的一個嚴重警告。世上將出現一個冒牌的先知,洪水和瘟疫將接連而來,并將引起社會騷亂和國家崩潰。這種種謠言鬧得人心不安,有錢的人拚命尋歡作樂,希望擺脫對于未來的恐懼;窮苦的老百姓為了向教會購買“贖罪符”,更是弄得傾家蕩產,難以活命。天空一向是教會敲詐勒索的搖錢樹,他們把“天堂中的位置”裝在自己的錢包里,大量兜售“贖罪符”,搜括民財。當時波蘭赫赫有名的宗教裁判官鐵哲爾就說過,向他孝敬錢財的人可以消災免禍,連死去的人也可以贖洗罪孽。他的口頭禪是:“銀錢投入圣柜,靈魂升入天堂!”
這時,哥白尼和他的朋友們也在克拉科夫研究兩星“會合”的問題。哥白尼發現教會的說法包含數據的錯誤,顯然是妖言惑眾。于是,他和朋友們決定各自在不同的地區進行觀測,以便一起來揭發教會的邪招。
當第四次“會合”發生的時候,哥白尼正在赫爾斯堡他舅父務卡施的主教官邸,主持與十字騎士團的斗爭,雖然政務繁忙,哥白尼仍然堅持觀測星象。
觀測的結果證實了哥白尼的預見?!皶稀钡娜掌?,和教會所說的不符,而和哥白尼的推算卻是相符的——它提前了一個多月。哥白尼的朋友們也觀測到同一個星象。
在赫爾斯堡,由于朋友們不斷催促,哥白尼把他的“太陽中心學說”寫出了一個提綱,取了一個樸素的名字,叫《試論天體運行的假設》,抄送給他的幾個心腹朋友。他宣布:“所有的天體都圍繞著太陽運轉,太陽附近就是宇宙中心的所在。地球也和別的行星一樣繞著圓周運轉。它一晝夜繞地軸自轉一周,一年繞太陽公轉一周……?!?/span>
哥白尼所宣布的是一個巨大的學說體系的輪廓,它在參加聚會的朋友中間引起了許多爭論。哥白尼對許多疑問都作了解答。在結束辯論的時候,他引用了古羅馬大詩人西塞羅的話:“沒有什么東西趕得上宇宙的完整,趕得上德行的純潔。”他用這句話表明了一具信念,那就是:宇宙是完整的、對稱的、和諧的,是具有可以理解的規律和秩序的。
《試論天體運行的假設》是哥白尼學說的第一塊基石,但要在這塊基石上建立起宏偉的理論大廈,還需要做許多準備工作。
1512年,務卡施病死,哥白尼離開了赫爾斯堡,遷居到教區大教堂所在寺的弗隆堡。弗隆堡瀕臨波羅的海,是個小小的漁港。哥白尼在弗隆堡定居以后,就買下城堡的一座箭樓。這座箭樓本來是作戰用的,三角形的樓頂向前傾側,幾乎伸到圍墻的外邊。樓頂的最上層有三個窗口,那里是哥白尼的工作室。下面兩層是臥房,各有一個射擊用的槍眼。從最上層的窗口可以向四面八方觀測天象。遇到樓頂妨礙觀測的時候,外邊的露臺就成了他的觀測臺。他在這里一直住到去世。
這時,哥白尼已將他未來的著作取名為《運行》。在他看來,運動才是生命的真諦——運動存在于萬物之中,上達天空,下至深海。沒有什么東西是靜止的,一切東西都在生長、變化、消失,千秋萬代繼續不停。《運行》這一著作,就是要揭示大自然這一最本質的秘密。哥白尼的這一觀點,肯定了客觀世界的存在和它的規律性,閃耀著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的光輝。
哥白尼對地球的形狀,曾多次作過間接的觀測。早在1500年11月6日,他就在羅馬近郊的一個高崗上觀測月食,研究地球投射在月球表面的弧狀陰影,從而證實了亞里士多德關于地球呈球狀的論斷。在定居弗隆堡時,他曾多次站在波羅的海岸邊觀察帆船。有一次,哥白尼請求一艘帆船在桅頂綁上一個閃光的物體,他站在岸邊看著這艘帆船慢慢駛運。他描寫這次觀察的情況說:“隨著帆船的遠去,那個閃光的物體逐漸降落,最后完全隱沒,好像太陽下山一樣?!边@次觀察使他得出一個結論:“就連海面也是圓形的?!?/span>
在陰濕多霧的波羅的海的岸邊,逢到嚴寒的冬夜,天空沒有云影,星星在藍天閃爍著耀眼的寒光,哥白尼總是利用這種難得的機會,穿上皮襖,束緊風帽,把儀器搬到箭樓的露臺上,進行通宵達旦的觀測。他所用的儀器都是自己動手做的,一共有三種。測量行星距離的“三弧儀”,是用樅樹桿削成的,用墨水劃上刻度,照準器也是雕出來的。測量月球和行星位置的“捕星器”,它是用六根樹條繞成圓圈做成的。測定太陽中天時高度的“象限儀”,它是一塊很大的正方形木板,右上角裝著帶刻度的木環,擱架上有個“水準儀”,其實只是一個盛了水的玻璃管。觀測日食本來要在水里觀測倒影,為了減少提水上箭樓的麻煩,他打破常規,改用一塊帶孔眼的護窗板把日影映到墻上。哥白尼就是利用這些簡陋的設備,在弗隆堡前后進行了有紀錄可查的50多次觀測,其中包括日食、月食、火星、金星、木星和土星的方位等等。這些觀測在望遠鏡發明以前能做得那么精確,這是很不容易的,難怪后來許多杰出的天文學家都非常欽佩。
1516年秋天,盤踞在波蘭以北的十字騎士團,屢次進犯邊境。教會借重哥白尼的聲望和才學,派他擔任俄爾斯丁教產總管,去對付大軍壓境的強敵。
就在那烽火連天的歲月里,哥白尼開始撰寫他的不朽著作——《運行》。他在俄爾斯丁城堡的哨塔上布置了一個簡單的觀測臺,并隨身帶去一些必要的資料。當時整部著作的內容已有個輪廓了,全書計劃寫成八卷(出版時是六卷)。第一卷已經動筆了,進展很慢,這是因為大敵當前,哥白尼必須全力以赴地對付敵人的挑釁和騷擾。
1519年秋天,哥白尼辭去教產總管的職務,又回到弗隆堡,用他的全部精力來撰寫《運行》。但是,戰爭的風暴很快席卷到這里,弗隆堡陷入十字騎士團的重圍之中。敵人燒殺虜掠,斷絕糧草,企圖迫使守軍投降。這時,教堂的神父都逃跑了,有的甚至叛國投敵。但哥白尼仍舊留在城中,同居民一起支援守軍作戰。他們還修筑運河,興修水利,哥白尼設計修建的水閘和水磨,在當時對支持戰爭和繁榮經濟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第二年秋天,哥白尼再度擔任俄爾斯丁教產總管。這時十字騎士團已經侵占了附近的許多城堡,直逼俄爾斯丁。哥白尼把由他保管的錢財全部拿出來支援作戰,并親自部署防務,登城督戰。十字騎士團用燃燒彈攻城,哥白尼叫人用浸濕的皮子去捂滅敵人的燃燒彈。經過五天五夜的激烈戰斗,城市依然屹立著。十字騎士團大公霍亨侖惱羞成怒,特地派人到弗隆堡去,把他的藏書、手稿和儀器一把火燒光。哥白尼始終堅守城堡,霍亨侖無可奈何,只好撤軍,同意休戰。戰后,波蘭國王齊格蒙特論功行賞,委派哥白尼為俄爾斯丁的行政長官。
1525年秋天,哥白尼寫作《運行》的工作,才在弗隆堡全力展開。這時,哥白尼的箭樓上來了一個女管家,名叫安娜。安娜出身名門,性情嫻淑,衷心愛慕哥白尼,毅然拋棄世俗的成見,和被教會剝奪了結婚權利的哥白尼同居。哥白尼在安娜的幫助和照顧下,書桌上的手稿迅速地一疊疊地增加起來了。
出版艱難
![]()
哥白尼與天體論
哥白尼在1506~1515年間已經寫成“太陽中心學說”的提綱——《試論天體運行的假設》,可是《運行》一書卻直到1543年他臨終時才出版。他在《運行》一書的“序言”里提到這種情況時說:“在漫長的歲月里,我曾經遲疑不決?!?/span>哥白尼對于這本著作的出版,為什么要“遲疑不決”呢?原因就在于他害怕教會對這一新興科學理論的迫害。
早在哥白尼旅居意大利的時候,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就重新頌布圣諭,禁止印行未經教會審查的書籍,可疑的書籍一律焚毀。
1506年哥白尼從意大利歸國時,就親眼看到宗教裁判官對胡斯分子的血腥鎮壓,許多密謀聚會的人都被抓起來活活燒死。在哥白尼的一生里,波蘭國境內至少進行過300次以上的宗教裁判活動。哥白尼也經常受到威脅和迫害,在他擔任弗隆堡大教堂修士的瓦爾米亞教區,他舅父務卡施大主教死后,幾個繼任的大主教都三令五申地“查禁邪教”并對修士們嚴加監視。他們認為哥白尼是個“叛教者”,直到他臨終時,身邊還有上司所布置的密探和奸細。
主使迫害哥白尼的,是波茲南宗教裁判官堆霍茲烏施,他是一個焚書的狂徒,后來升任波蘭大主教。他連哥白尼的親戚朋友都看成眼中釘,恣意迫害,其中包括修士亞歷山大·斯古爾捷特和女管家安娜。
斯古爾捷特雖是個修士,卻信奉無神論,自己不做圣功,別人做圣功他還嘲笑。他對哥白尼十分欽佩,兩人很快就成為知己。這就引起霍茲烏施和新任主教揚·丹提謝克的猜忌。丹提謝克是個很陰險的家伙,他看出如果《運行》出版,他所維護的神學殿堂就會土崩瓦解。于是,丹提謝克開始向哥白尼步步進逼。他首先要哥白尼和斯古爾捷特斷絕往來遭到哥白尼的嚴詞拒絕。斯古爾捷特后來遭到羅馬教廷拘捕。
不久,丹提謝克又根據弗隆堡教長的告密,強迫哥白尼和安娜脫離關系。哥白尼和安娜同居已近十年,感情很深。哥白尼向丹提謝克這個無理的要求提出抗議,丹提謝克胡說安娜已使哥白尼“失魂落魄”,為了他的“靈魂得救”,他勒令安娜立即遷出弗隆堡。哥白尼在悲憤之下,幾次要扯下身上的僧袍,揚言要還俗。為了使哥白尼的寫作工作能繼續下去,安娜忍痛離開了箭樓。不久,她又被驅逐出境。
這一期間,羅馬教廷對哥白尼的學說也很感驚慌。1533年,教皇克雷蒙七世曾叫人闡述“太陽中心學說”的基本原理。哥白尼學說的革命內容使教皇大為震驚,他決定想辦法把哥白尼的手稿控制起來。1536年,一個紅衣主教寫信向哥白尼索取手稿,哥白尼拒絕了。
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1564~1642年)曾經說過:“我一想起我們的教師哥白尼的命運,就感到心驚膽顫?!钡牵虝钠群Σ⒉荒茏柚埂哆\行》的出版,哥白尼的斗爭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1539年春天,一個青年學者帶著許多珍貴的書籍,千里迢迢地來到弗隆堡,拜哥白尼為師。他就是德國威滕堡大學的數學教授列提克,后來成為哥白尼唯一的門生。在列提克的鼓勵和支持下,哥白尼很快就振奮起來了。他們一起修訂《運行》的原槁,積極準備出版。這時,丹提謝克聽說哥白尼收留了一個“邪教徒”,就命令搜查修士們的住宅,看看“是否藏有充滿路德教派毒素的書籍”。
積極支持哥白尼出版《運行》的,還有他的朋友鐵德曼·吉哲,鐵德曼當初是弗隆堡的修士,早就了解哥白尼并一直支持他的科學研究工作。后來,鐵德曼升為柳瓦巴教區的主教。他看到哥白尼的困境,就邀請哥白尼和列提克到柳瓦巴教廷作客,以便他們集中精力完成定稿工作。丹提謝克立即對鐵德曼進行恫嚇,宗教裁判官霍茲烏施還說在鐵德曼的著作里發現了什么“荷蘭邪教”,企圖加罪于他。
這時,哥白尼的學說在社會上也引起了不少的非難。新教徒(路德派)比舊教徒更為敵視哥白尼的學說。馬丁·路德曾挖苦說:“這個傻瓜想要推翻整個天文學!”《宗教宣言》的執筆人菲利普·梅蘭赫東也指責哥白尼“不顧眼前的事實而想入非非?!?/span>
在埃爾布郎格城里還上演了一幕鬧劇。它諷刺一個裝腔作勢的天文學家把自己的著作鎖在柜子里,滿嘴胡言亂語,最后被魔鬼套上大車送進了地獄。這個劇本當然是影射哥白尼的。原來,哥白尼那篇闡明當時連續出現彗星完全是大自然的現象、和人們的生活毫不相干的論文的發表,得罪了教會,教會就采取這種卑鄙的伎倆對哥白尼進行公開的侮辱。
盡管環境很險惡,哥白尼并沒有妥協。1541年,他最后下決心將他的著作復印。
哥白尼將他幾十年來心血的結晶——《運行》的手稿,交給他的朋友柳瓦巴教區的主教鐵德曼,鐵德曼又轉交列提克。列提克因被來比錫大學請去教書,便將這本書的出版工作交給他的朋友、紐倫堡的一個出版商奧塞安德爾。奧塞安德爾曾學過天文學,他在領袖梅蘭赫東的授意下,竄改了原稿,刪減了哥白尼學說的一些內容,力求使科學遷就當時社會的舊有認識。
1543年5月24日,當這部巨著印好并送到弗隆堡時,久病的哥白尼已危在旦夕。御醫梭爾法把書放到被子上,并把哥白尼的手放到書上,哥白尼用他的無力的手痙攣地抓住書本。哥白尼已到彌留的時刻,一小時以后他就與世長辭了。
《運行》帶著遍體鱗傷,在人世間流傳了300多年。
直到19世紀中葉,《運行》的原稿才在布拉格一家私人圖書館里被發現。1873年,出版了增補哥白尼原序的《天球運行》,有關原子說的章節仍未補入。1953年,《天球運行》出第四版時,才全部補足原有的章節,這時哥白尼已經逝世了4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