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越來越快的今天,電腦更新也是日新月異,所謂的IDE和AHCI其實是電腦升級換代的產物的概念和用法。 電腦是硬件和軟件的組合,其中硬盤的發展經歷了IDE口和SATA接口的轉變,也就變成了今天BIOS系統里面的IDE接口和AHCI的概念。 1.現在的系統大部分都是win7或者更高win10等,在之前的xp系統一般都是IDE接口設置,所謂的接口概念就是你的接口類型要和硬盤匹配,分區類型要和系統匹配,啟動模式要和以上兩種模式匹配。 那么接下來就要講講分區類型mbr 和gpt。 MBR是傳統分區類型,最大的缺點是不支持2TB以上硬盤容量,所以各位如果電腦多余2TB那么就請直接繞過MBR吧,而GPT則可以支持2TB以上容量,推薦使用。 Legacy模式和UEFI模式,2種不同的引導方式 Uefi是新式的BIOS,legacy是傳統BIOS。 uefi只支持64為系統且磁盤分區必須為gpt模式,傳統模式效率非常低效,而UEFI載入更快。所以現在的win10 一般都是UEFI模式引導。 所以綜上所述,高性能高平臺高引導方式而已。 IDE和AHCI: IDE就是ATA模式,是并口傳輸模式,04年前普及的技術,理論最大133Mb每秒;AHCI就是SATA模式,串口傳輸模式,新技術,傳輸速度快,理論最大300Mb每秒。IDE模式是為了安裝沒有繼承SATA驅動的系統,裝完系統一樣要裝好SATA驅動然后把工作模式改回AHCIi,否則你的硬盤只能發揮出30%的性能。AHCI硬盤模式的性能不僅僅是速度上的提升,相對較早的IDE硬盤模式,AHCI提供更多的新的功能的支持,這些新的功能才是提高硬盤讀寫性能的關鍵。簡單來說AHCI是一種新的硬盤算法,這種硬盤算法能有效的提高機械硬盤的性能,同時支持一些特殊的功能,AHCI模式則與IDE模式相反,裝系統時需要安裝SATA驅動(而且貌似只有這個模式能打開NCQ功能)。如果初始安裝系統的時候沒有安裝AHCI驅動,則無法開啟,開啟后就會藍屏,這樣的情況下,必須先將BIOS選擇回到IDE模式,手動安裝AHCI驅動,修改注冊表后,選擇AHCI重啟就可以了。 MBR和GPT: MBR的意思是“主引導記錄”,是IBM公司早年間提出的。它是存在于磁盤驅動器開始部分的一個特殊的啟動扇區。這個扇區包含了已安裝的操作系統系統信息,并用一小段代碼來啟動系統。如果你安裝了Windows,其啟動信息就放在這一段代碼中——如果MBR的信息損壞或誤刪就不能正常啟動Windows,這時候你就需要找一個引導修復軟件工具來修復它就可以了。Linux系統中MBR通常會是GRUB加載器。MBR。當一臺電腦啟動時,它會先啟動主板自帶的bios系統,bios加載MBR,MBR再啟動Windows,這就是mbr的啟動過程。 GPT的意思是GUID Partition Table,即“全局唯一標識磁盤分區表”。他是另外一種更加先進新穎的磁盤組織方式,一種使用UEFI啟動的磁盤組織方式。最開始是為了更好的兼容性,后來因為其更大的支持內存(mbr分區最多支持2T的磁盤),更多的兼容而被廣泛使用,特別是蘋果的MAC系統全部使用gpt分區。gtp不在有分區的概念,所有CDEF盤都在一段信息中存儲。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更先進但是使用不夠廣泛的技術。因為兼容問題,gpt其實在引導的最開始部分也有一段mbr引導,也叫做“保護引導”,為了防止設備不支持uefi 區別 內存支持:mbr最多支持2T,而gpt理論上是無限制的。 分區:mbr最多支持四個主分區,gpt沒有限制。如果你想跑多系統,mbr最多4個而gpt沒有限制。 系統:win7只能用mbr分區(也可以但是很麻煩,不建議),從Win8開始微軟建議你使用gpt。 其它:gpt是由uefi啟動的,而uefi是后來才提出的概念,兼容性和穩定性不如bios+mbr。 UEFI和legacy: UEFI是新式的BIOS,legacy是傳統BIOS。在UEFI模式下安裝的系統,只能用UEFI模式引導;同理,如果你是在Legacy模式下安裝的系統,也只能在legacy模式下進系統。uefi只支持64為系統且磁盤分區必須為gpt模式,傳統BIOS使用Int 13中斷讀取磁盤,每次只能讀64KB,非常低效,而UEFI每次可以讀1MB,載入更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