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知識回家一站式收藏您的閱讀與創作【特別關注】 深度解析:2022年全球N個前沿趨勢 作者:fengyefy ![]() 2020年,攜程發布了國內首個智慧景區“服務標準”和“友好指數”,力求做到購票無障礙、入園很便捷、游園可指引和售后有保障。 在大數據智能化發展的背景下,攜程選擇跳出“技術驅動服務”的思路,而是通過“服務反推智慧化應用”,這是攜程在動態發展的智能時代中,一種適應變化與應對調整的能力。 毫無疑問,以大數據、5G、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已經來到深水區。智慧城市、智慧醫療、工業互聯網以及自動駕駛等新領域也在進一步探索各自的應用場景。 在這樣一個“人機物”智能互聯的時代,我們將面臨一些新的命題:基礎理論如何支撐新興科技,新興技術如何賦能智能產業,智能產業如何助推美好生活,美好生活如何符合人性需求? 面對千變萬化的“智慧”,我們更應該關注背后的邏輯價值。 ![]() —01— 如果你是政府工作者,一定在長期思考:如何成為智能產業的引路者和智慧生活的建設者。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是實現科技為產業賦能的路徑,需要政府工作者建立一系列的認知體系。 一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成為各個行業都離不開的通用技術。二是,未來產業要以數據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與物資流。三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更新,需要不斷建立健全“人機互聯”的新機制。 通過落實科技創新發展的有益探索,未來才能將更多的智能化應用和服務滲透到各個產業、政府治理和市民生活中。 —02— 如果你是產業從業者,在智能時代想要抓住機會,必須具備敏銳的洞察力。 比如,通過數學建模和5G技術重構CT診斷模型,可以讓病患更方便地獲得CT診斷服務并減少輻射;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將信息流、訂單流、生產流、物流和服務流“五流合一”,能夠真正實現C2M個性化生產;語音交互是人工智能最有效的感知形態,可以使機器更聰明、仔細、準確地接受和執行各種指令。 科技為我們的生產帶來了無限想象力,并且迸發出更大的產業化勢能。企業應該更多地思考如何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科研成果應用到社會經濟各行業領域的發展建設中,讓科研成果與應用場景深度融合。 ![]() —03— 如果你是科研工作者,需要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的研究理念。 未來,“產學研”一體化創新發展一定會成為大數據智能化發展的核心方向。一方面,集中“生產”和傳播知識的高校,與作為“需求”和應用知識的企業,二者結合才能不斷創新應用場景,促進科技產業的升級;另一方面,不斷進步的科技力量,離不開新型人才的培養,校企協同育人是一條打造成熟人才培養體系的有效路徑。 研究者應該全身心投入前沿技術研發和謀求創新攻關,擁抱科研、教育、生產不同社會分工協同與集成,實現技術創新上、中、下游的對接與耦合。 —04— 如果你是擁抱新商業、新技術、新經濟的投資人,則需要透過事物表面看本質。比如,該如何看待數字孿生?如何找到腦機接口下一步的產業化應用?如何理解以區塊鏈為代表的價值互聯網?如何通過人工智能做到科技向善? 技術需要更懂得產業邏輯,產業需要更了解技術模式。身為創業創新領域的投資人,我們需要建立新的投資邏輯,找到“解決技術與產業之間認知不對稱”的答案。 科大訊飛訊飛總裁吳曉如回答,人工智能會給教育、醫療和汽車帶來巨大的改善;達索系統全球副總裁羅熙文表示,數字孿生會指導現實世界的生產和生活;樹根互聯CEO賀東東闡釋了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的關系。 新技術趨勢既有單兵突破,又關聯協同,進而形成了一張萬物互聯的大網,徹底打通了工業革命建立的實體經濟,與互聯網革命帶來的虛擬經濟。 —05— 亦或者你只是一個關心“科技改變生活”的普通人。在大數據智能化“賦能百業”效應之下,越來越多的智能化應用加速融入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比如智慧景區,就是“遠中近”三個場景的智能化應用。通過“遠場”的“社交+內容”的方式,吸引用戶的數字化營銷場景;而“中場“則是指出行、餐飲、酒店和景區等跨業態無邊界場景之間的智慧聯動;最后“近場”即指游客在景區中使用各種智能應用的智慧體驗。AI、5G、大數據從云端飛進現實。 ![]() —06— 今天向各位推薦《2021解碼智能時代:來自未來的數智圖譜》圖書。通過“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云聯數算用”全要素群以及“住業游樂購”全場景集15個版塊,將整個智能時代發展的背后邏輯進行了全方位地剖析。 這本書讓人興奮的地方,還在于對未來圖景進行了大膽想象,通過輕松愉快地訪談錄形勢,以及圖文視頻并茂的閱讀體驗,讓我們明白:智能時代的生活、消費、經濟和產業等機遇的背后,藏著法律、倫理、制度和權限等挑戰,我們不能只看到玫瑰,忽略了玫瑰上的刺。 向時代提問,讓時代回答。未來已來,讓我們直面機遇和挑戰,一起觸摸智能時代的脈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