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賢人說過:“任何帶有磨難性質的經歷,都是命運對于人們的考驗。” 人活一世,看似復雜,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不斷遭受劫難,不斷經受考驗,最后提高了自己的境界,讓人生得以圓滿。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覺到“人間不值得”,就是因為我們迷失在了苦難及不幸當中。要知道,當局者迷,這是每個人的局限性。 當我們轉變觀念,改變視角去看這個世界的時候,相信我們所了解到的,是一個更宏大,更現實的世界。 站在高層次的視角來說,人們為什么要遭受苦難?就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功課,修好自己的德行,通過上天對我們的考驗。 年輕的時候,我們需要讀書考試,通過學校的考驗;中年的時候,我們需要賺錢養家,通過社會的考驗;年老的時候,我們需要通透頓悟,通過生命的考驗。 但我們不知道的是,我們這一生都在“考驗”的棋局中打拼著。可以說,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是上天對我們最好的安排。 別有太多的抱怨,所謂“不如意事常八九,常與人言無二三”就是這個道理。 02 每個人的考驗都不一樣,那人生是否公平呢? 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既然說每個人都需要經受考驗,為什么有些人的考驗如此少,而有些人的考驗如此多呢? 有個道理我們要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命運,那是差別很大的。 有些人天生就是勞碌命,是為了來這個世上干活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富貴命,是為了來這個世上享福的;有些人天生就有大使命,是為了來改變歷史的進程的。 命運不一樣,我們所遭受的考驗就不同。 劉邦47歲那年出沛縣打天下,中老年了還需要承受“軍旅風霜”之苦,哪怕成為了皇帝也做不了幾年。這,就是上天對他的考驗。 司馬懿六十多歲的時候才完全把握魏國大權,隱忍了幾十年。這,就是上天對他的考驗。 朱元璋出身于底層,但他經受過無數的曲折,才得以執掌天下。這,就是上天對他的考驗。 名人有名人的考驗,普通人有普通人的考驗。這并不是命運的不公,而是每個人來到這世上,都是有使命的。使命不同,所經歷的命運就不一樣。 命運,看似虛無縹緲,可實際上若隱若現,就在我們的身邊。 03 一切的不幸,都是為了塑造更好的人生。 曾見過這么一件事。 大學畢業那年,小王和小陳都來到人才市場找工作。這兩人的學歷和能力都差不多,可命運的走向卻不一樣。 小王運氣不錯,被某位領導看上了,最后找到了一份鐵飯碗工作。過了十年后,他領著高額的工資,成為了某領導的左膀右臂。 小陳運氣差了點,不僅找不到工作,而且所投的簡歷都石沉大海,一點消息都沒有。因此,他只能到處打零工,干著最為底層的工作。 過了十年之后,小陳開了多家連鎖餐館,自己成為了老板,帶著一大幫員工去開拓市場,自己給自己賺錢。 這兩個人的人生,你能說誰好誰不好嗎?其實,他們的人生都是不錯的。更重要的是,他們都走上了屬于自己的康莊大道。 有些路,適合他走,卻不合適你走。有些路,適合你走,卻不適合他走。因此,你所遭受的磨難,就是為了找到人生的正軌。 在這個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在這個宇宙,沒有完全相似的星辰。同樣的道理,在人這一生當中,沒有相同的人生走向。 04 你所遭受的不幸,都是你這一生的福氣。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當中,總有這么一個看法,劫難就是不好的,只有幸福才是最為誘人的。 其實,這樣的看法是不正確的。要知道,所謂的“劫難”,就是你人生路上的踏腳石,就是為了讓你“涅槃重生”的。 《周易》中有這么一段描述。 一條龍要想飛天,那它就得經歷潛龍勿用,見龍在田,終日乾乾,或躍在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這六個過程。 比如你是一條龍,如果你沒有隱忍過,那你又怎會明白“厚積薄發”的道理呢?如果你沒有卑微過,那你又怎能看透這個世界,進而“知恥而后勇”呢? 很喜歡這么一句話:“溫室只會培養嬌艷脆弱的鮮花,風雨才能培養堅韌茂盛的參天大樹。”
你是想成為“溫室花朵”呢,還是想成為“參天大樹”呢?相信每個人都會選擇后者。 所謂“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沒有經過時間的打磨,那你又怎能成為光艷奪目的美玉呢?石頭易見,美玉難得。一切的磨礪,都特別值得。 回首前半生,才幡然醒悟,一切的經歷,都是上天的考驗。一切的考驗,都是為了迎接更好的人生。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