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oot id="ukgsw"><input id="ukgsw"></input></tfoot>
    
    • 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茶軒詩話

       杏壇歸客 2021-12-10

      茶軒詩話(12則)

      李增山

      藝術美與自然美

      據說日本人曾千方百計地想盜走《楓橋夜泊》刻碑,為何不盜橋呢?因為詩比橋美。筆者亦是只與張繼塑像合影,而怠慢了楓橋。詩之美是藝術美,非自然美。它是注入了人的思想意識的超自然美,物象變成了意象,環境變成了意境。詩人把自然美變成藝術美,讓讀者享受到在自然界享受不到的精神美、靈魂美。試想,讀過和沒讀過《楓橋夜泊》的游客,享受到的美能是一樣的嗎?

      靈動與安穩

      寫詩應求靈動而不忘安穩,求安穩而不忘靈動,要找好二者之間的平衡點,不能失衡,否則就會或無風起浪或一潭死水。盧延讓說:“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指的就是要下功夫找準這個平衡點。王子江有句:“寒溪九曲無形處,半粒朝陽長出來。”這個“長出”就在平衡點上,朝陽從地平線上慢慢升起來,猶如禾苗從田里慢慢長出來,比喻妥貼,比“升起”靈動而又穩妥,因此成為一個佳句。

      實與虛

      畫講留白,有實有虛才美。詩講空靈,也是有實有虛才美。實是讀者能看到的,虛是留待讀者想象的。看到的美和想象的美,都是藝術之美。只有看到的美,或只有想象的美,都是不完全的。只有兩種美結合在一起,才是一幅完美的畫,或一首完美的詩。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除了眼中美景,那“不須歸”所蘊含的美更妙。

      三分詩與七分味

      書畫界有所謂“三分畫七分跋”之說,是強調題跋的重要性。畫猶未盡可用字補之,而詩不能用畫補。怎么辦?用味補是最好的辦法。詩味包括詩中味與詩外味。詩外味,即通常所說的余味。余味,即“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那個“意”。詩之余味與畫之跋,如同白族“三道茶”之“三回味”。品詩品的就是詩味,能讓人玩味不已者定是好詩,毫無回味者定是壞詩。故說“三分詩七分味”也是能夠成立的。

      詩風與詩派

      根據詩的風格劃分為豪放與婉約可以,而把詩人分成豪放與婉約兩派就不太科學了。一般詩人們都是既有俠骨也有柔腸,既有豪情也有柔情。蘇東坡也有“花褪殘紅青杏小”,李清照也有“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有人批評陸游不該寫“小樓一夜聽春雨”,就是受了分派的影響。筆者就是個兩面派,既有“夜聽偏愛梧桐雨,戰鼓咚咚擂響時”,也有“空庭孤影遙遙夜,半樹槐花落滿臺”。

      小品與大背景

      絕句雖體制短小,題材受限,猶如小品,但必須要有一個大背景。能從中看出其大背景者,就有可能成為佳作。“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寺廟盛行的背后隱藏的是一個王朝的衰亡。說絕句易寫難工,能寫出大背景就是其中一難。因為沒有過多鋪墊大背景的空間,全憑巧妙構思來完成。論背景,時代背景是最大的背景,若當代詩看不出當代的背景、氣息,混到唐詩宋詞中挑不出來,則毫無價值。

      七言律與五言律

      聞一多說寫詩像“帶著鐐銬跳舞”,劉征說寫詩像“用足尖跳芭蕾舞”。他們是在說明一個道理,愈高超的藝術愈難掌握。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七言好律(特別是七絕)確實多于五言好律,故說七言律更難可能是多數人的切身體會。

      大手筆與小手筆

      手筆大小不在題材大小,也不在篇幅大小,而在作者的襟懷大小。襟懷大則手筆大,襟懷小則手筆小。詩人的襟懷是通過詩來表現的,從詩中看出的是大襟懷則可稱之大手筆,看出的是小襟懷則可稱之小手筆。李商隱的《賈生》只不過寫了君臣的一次對話,體裁也是短小的七絕,然“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如此振聾發聵之語非大手筆莫能也。這大手筆正是來自作者關注天下蒼生的大襟懷。

      圖片

      拜師與偷藝

      據查齊白石未曾拜過師,但不等于他沒有老師,老師就是前人和同時代人的藝術成果。所謂無師自通,自學成才,只是沒有上過專業學校或沒有拜過師罷了。這種免費的學習方法稱之為偷藝。學畫者如此,學詩者亦然。有人喜歡稱自己“從師誰誰”,也喜歡別人說自己是“誰誰高徒”。殊不知,你的師傅不見得拜過師,也不見得受人喜歡。實際上,拜師者寡而偷藝者眾,歷數古今詩人真正稱得上師徒關系者有幾何?

      創作與鑒賞

      藝術家的職責是創作,即創造美,然而,具備創造力的前提是具備對美的鑒賞力,不懂何為美、何為丑,何談創造美?當下媒體評詩潮漸起,雖然多是點贊,畢竟對鑒賞力的提高是有好處的。懂得了何為美,利用比較法就會懂得何為丑了。專門挑丑詩進行批評,是很難做到的。書畫圈里有以丑為美現象,詩詞圈里也有,蓋以“創新”狡辯之。此風氣對實現精品戰略是大大的不利,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藝術定位與人生定位

      作為一個藝人,必須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藝術定位,知道該寫什么、為誰寫。而藝術定位又是建立在人生定位之上的。以筆者為例,我是一個喜歡寫詩的部隊退休干部,我退休后的人生定位是“寫詩的老兵”,故我的藝術定位是“老兵寫的詩”。任何時候都不忘自己老兵的身份,兵魂就是自己的詩魂,兵味就是自己的詩味。只有這樣才可能實現自己的藝術價值,才可能在求藝的過程中不走彎路。

      讀詩與讀人

      沈佺期和宋之問的詩所以讓人低看一眼,正在其人品有問題。什么樣的人寫什么樣的詩,正所謂“詩如其人”也。詩是詩人精神的載體,說詩有靈魂,實際說的是詩人的靈魂。讀詩實際是在讀人,歸根到底感動讀者的是作者的品格。如果對作者能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必定對作品的理解大有幫助。作詩的詩外功夫是作人,讀詩的詩外功夫是讀人。

      (發表于《中華詩詞》2024年第7期)

      大凡有所成就者,莫不是于所從之事入迷也。張旭每醉后呼號奔走,索筆揮灑,人稱張顛,方得草圣之譽。李賀為詩“必欲嘔出心乃已”,而獲“鬼才”。賈島“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一生以作詩為命,自稱“詩奴”。白居易自嘲“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人稱“詩魔”。劉禹錫“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才贏“詩豪”聲名。筆者有句“文章難解偏還解,不是瘋狂便是癡”,瘋狂耶,癡迷耶,根在情篤而矢志不渝矣。

      唐人作詩,詩意喜拐個小彎才出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借物抒情。“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正意反說。“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借典表意。至于如《新嫁娘》《近試上張水部》者,則是拐了個大彎,用盡比興手段。詩為韻事,朱光潛說“韻為生動之趣”。拐個彎說話乃求趣之技巧,故成唐人手上必練之功夫。一句“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令人記住了詩人王建。一句“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令人記住了靠詩自薦的朱慶余。

      歷史上的詩詞流派很多,如以題材而論的邊塞詩派、山水詩派、田園詩派等,以作者群而論的江湖詩派、江西詩派等。

      或將特殊風格之詩體列為一派,如西昆體、紺弩體等。近年來又出現了以地域特色而論的所謂天山詩派、關東詩派等。筆者認為,無論以什么依據來劃分,能否稱為一個詩派,根本依據是看其影響如何。不僅看知名度,更要看對詩歌發展之影響。縱觀歷史,一個流派的形成,總須一定時間,且能得到時代與詩壇大眾的認可;不僅當時有影響,而且對后世亦會有影響。以“永嘉四靈”為例,有趙師秀名句“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之影響,時人與后人皆不得不承認這個小詩派的存在。

      若用二句詩以證生活是藝術之源泉,筆者則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假設岑參未到過輪臺,未遇過八月飛雪;其又非中原人,未見過梨花盛開之景象(梁蕭子顯《燕歌行》有“洛陽梨花落如雪”句),豈能出此奇句?也正因其初遇,方有“忽如”之感,惟妙惟肖地寫出南來客少見多怪、驚喜好奇的神情。岑參于邊塞時日雖不長,而邊塞卻成為這位沙漠歌手創作生活之沃土,創作出了大量優秀作品,進而與高適等人形成了一個詩歌流派,即邊塞詩派,確立了其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

      姜白石《詩說》謂:“一篇之妙,全在結句。”筆者謂:作詩如畫龍點睛,筆落龍飛。李白之“直掛云帆濟滄海”,杜甫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文天祥之“留取丹心照汗青”,魯迅之“我以我血薦軒轅”,毛澤東之“人間正道是滄桑”,即所謂卒章顯志也。其由簡矣!如同登山,頂峰總在最后一步。又同歌唱,高音盡顯絕響之時。然結句不僅要響亮,尚須有余音,久蕩于空,正如謝榛《四溟詩話》所謂:“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

      所謂煉字,即找出詩中詩眼。所謂詩眼,傳神之字也,猶如畫龍之睛。所煉之字,皆為實字,又多為動詞。正所謂“動詞一煉,活色畢現”者也。如“欸乃一聲山水綠”“才了蠶桑又插田”,“綠”“了”皆取動詞詞性也。一篇中并非只能有一個詩眼,如杜審言“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中間出、渡、催、轉等字,皆為詩眼。煉者,險里求穩、平中求奇、死而求活也。王安石之“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個“綠”字,竟曾換過十數次。看來大咖之詩,也是在煉丹爐中煉出來的。

      “知古倡今”,當今學詠者必備之兩手。以一小例證之: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中“晴光轉綠”,“”字作草名解,其用韻屬《平水韻》上平聲十一真(zhēn)。“蘋”字作木名(蘋果樹)解,屬《平水韻》下平聲八庚。普通話“”字被取消,保留“蘋”字,含草名義。《中華通韻》中,“蘋”字,屬陰平十四英(píng)。若只會普通話而不懂舊韻者,或只知舊韻而不懂普通話者,皆不可解也。故必須知古,否則無法賞析古詩之聲調韻律。亦必須倡今,否則無法誦讀古詩。如現在刊印杜審言這句詩,只能是“晴光轉綠蘋”,那個“蘋”字,總不能讀成pín吧?照此說來,今人用普通話誦讀古詩之規定是對的。因為有幾人真正會讀古音?即使有人自稱會讀,又有幾人能聽得懂呢?

      一般人皆比較重視詩之結句,而對起句有所忽視。其實,起、結都很重要。謝榛《四溟詩話》云:“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一語道破起、結各自美妙之天機。施補華《峴傭說詩》評杜甫《登樓》:“起得沉厚突兀,若倒裝一轉,萬方多難此登臨,花近高樓傷客心,便是平調。此秘訣也。”至于李白的“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更是響徹云霄,聲震天外。古人所謂驟響也罷,突兀也罷,皆為吸引耳目耳。

      攝影講究抓拍,作詩講究捕捉,眼前之景物,腦海中靈感,倏忽一現,稍縱即逝,須眼疾手快,方能捕獲之矣。蘇軾說“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難摩”,陳與義說“忽有好詩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難尋”,皆為此意。唐庚《春日郊游》“疑此江頭有佳句,為君尋取卻茫茫”,蕭立之《武陽渡》“老兵絕叫客爭渡,催得船來失卻詩”,實際已經完成了詩的創作,卻尚在自責愚鈍,此乃詩人積習也。

      賞詩切莫自煞風景,管他人說甚。《楓橋夜泊》多美的意境,讓歐陽修一句“三更不是打鐘時”,幾乎當偽詩看。李頻的“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將游子心理刻畫到了極致,有人卻說是宋之問的詩,變為潛逃犯怕見熟人,品來味之大變。王籍說“鳥鳴山更幽”,王安石偏說“一鳥不鳴山更幽”,這不是在品詩,而成抬杠矣。故賞詩得有自己主見,莫被他人觀點帶偏了。尚有一些“化丑為美”之詩,寧不知其丑,但賞其美也。若對兒童講,“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是宮怨詩,其還會喜歡乎?

      十一

      古今借句翻新而勝出者比比皆是,正所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也。戴叔倫將梁武帝“一年夜將盡,萬里人未歸”,改為“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而成千古名句。王維將李嘉佑“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句前加“漠漠”“陰陰”二語而大獲成功。人皆知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而少知江為“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張良臣的“一段好春藏不盡,粉墻斜露杏花梢”,太過用力而見拙,葉紹翁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信口拈來而無口不贊。故借句非抄襲。能借而翻新者,本事也。

      《茶軒詩話·卷十二》(三)

      李增山

      二十一

      “把詩寫輕松”,是個很好的命題,最適合寫絕句。“輕松”,指的是語言的表達,沉重的內容也能用輕松的話說出來,所謂“舉重若輕”也。“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些絕句的魅力,與其輕松的語言不無關系。

      二十二

      不能只把鴻篇巨制稱為大手筆,有些小巧玲瓏的佳作亦可稱為大手筆。如明清人推為唐人七絕壓卷的王昌齡“秦時明月”及“奉帚平明”、王瀚“葡萄美酒”、王維“渭城朝雨”、李白“朝辭白帝”、王之渙“黃河遠上”、李益“回樂峰前”、劉禹錫“山園故國”、杜牧“煙籠寒水”、鄭谷“揚子江頭”,難道這些只能算小手筆嗎?

      二十三

      和平年代如何寫好軍旅詩?離開軍營如何寫好軍旅詩?離退休軍隊老干部如何寫好軍旅詩?換種說法就是,軍旅題材少了如何寫好軍旅詩?一個很好的辦法是無論什么題材,努力寫出兵味來,一看就能嗅出作者軍人的味道。我的《秋夜聽雨》有句:“夜聽偏愛梧桐雨,戰鼓咚咚擂響時。”一個不相識的詩友點評時說作者應該是退伍軍人吧!看來,把我的這首看似與軍旅不搭界的詩,劃歸到軍旅詩中也是可以的吧?

      二十四

      一次在劉征老師處談到項羽《垓下歌》的魅力,我說是氣場,他同意這一觀點。后來我寫了一篇論文《淺談詩歌的氣場》,《中華詩詞》雜志刊登后好幾家媒體轉載。近日看到有人用“氣場”評價斯大林的個人魅力。這說明氣場確實是美學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寫詩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

      二十五

      我說過一首詩有一句能流傳足矣!我還要說一個人有一首或一句詩能流傳足矣!“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有幾人能背出這句詩的全篇?甚至連題目也記不住。圈子外的人可能還不知道作者是誰。可是,這句詩卻在公園里的宣傳牌上經常看到。

      二十六

      朋友趙清甫微信發我一首新作《南歌子·過舊游地》:“夜降催涼雨,晨飏落葉風。舊時曾在此園中。漫步背人勾手,做從容。水泛春風綠,天生晚照紅。流連亭外牡丹東。那畔欄桿誰靠,已成空。”清甫君喪偶已數載,仍有如此作乃見其情之深,令人感動。我微信回復:“絕句、小令皆妙于結句。鋪墊愈美,趁結局愈凄,謂之凄美。非性情中人難得如此。一個’誰’字,令朋友們淚目!”日后恐失清甫君此佳作,故錄于《詩話》中。

      二十七

      我有詩《金婚日作》,結句曰:“那時還是姑娘手,羞在人前不敢牽。”趙清甫先生點評時說:余曾有《南歌子·過舊游地》之句與此絕意暗合,曰:“舊時曾在此園中。漫步背人勾手,做從容”,亦是“羞在人前不敢牽”。我說:我的“不敢牽手”是抄襲他的“背人勾手”。他說:一個意思不同說法不算抄襲,最多是借鑒。

      二十八

      古代所謂的“干祿詩”,即自薦信、求職報告,今天似看不到了。邀請函詩在圈子里還能偶然看到,我就曾仿白居易的《問劉十九》寫過一首《致高立元先生》:“投老未曾孤,茶壺并酒壺。問君能屈駕,來飲一杯無。”高先生復函:“待到雪花落,舉杯抱火爐。暢飲端大碗,問酒有還無。”短信、微信方便得很。唱和詩今人似比古人更盛,只是所和之作大多不如所唱之作,更有一唱數十上百地和,蔚為大觀卻不忍卒讀。我還有一首“辭職報告”的詩《請辭某刊編輯職》,曰:“我才甘為他人用,斫桂深知斤斧重。只恨琴心未老時,指尖無力清弦弄。”

      二十九

      畫畫講究構圖,畫小幅畫一定要把最能感動你的東西最大化地畫出來。寫詩講究構思,寫絕句一定要把最能感動你的東西最大化地寫出來。所有的鋪墊不能離開主題,所有的意象不能蓋過最能體現主題的那個意象。也就是說不能亂生枝蔓,喧賓奪主。

      三十

      筆者《雪花》:“二月春風花自開,緣何先遣此花來。此花豈是紅塵物,任爾春風亂剪裁。”并非有意不露“雪”字,而是無法露。通觀只有“此”字可換“雪”字,然而一“此”排除了所有的“彼”,若換了則索然無味矣。筆者還有《初雪吟》:“不打招呼便自來,吟哦還未及尋梅。詩花一片枝頭落,也作梨花共爾開。”只有“爾”字可換“雪”字,卻不能換,“爾”代指雪花,雪花可開而雪不能開矣。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中出无码中字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四虎永久精品在线视频| 毛片大全真人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东方四虎在线观看av| 波多野结衣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 日本亲近相奷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免费做真爱| 少妇肉麻粗话对白视频| 亚洲人妻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 国产边摸边吃奶边叫做激情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久久精品第九区免费观看| 蜜桃久久精品成人无码AV|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亚洲精品麻豆一二三区|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蜜臀AV| 中文字幕久久国产精品| 性饥渴少妇AV无码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四区不卡|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电影| 少妇熟女久久综合网色欲|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 午夜av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午夜成年男人免费网站|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55丰满熟妇厨房伦|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撕开奶罩揉吮奶头高潮AV| 日本一卡二卡3卡四卡网站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