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髖關節撞擊綜合征(FAI):是指由于髖臼或股骨的形態異常,加上劇烈的髖關節運動,反復碰撞、損傷關節內的軟組織結構,導致髖關節疼痛的一種臨床病癥。 ![]()
目前認為,骨質形態異常是FAI產生的基礎。發育不良的髖關節使股骨與髖臼的接觸面積減少,導致剪切力進入髖臼緣,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力會使髖臼唇前上角和外側盂唇逐漸變性,使關節軟骨缺損,最終引起髖關節骨關節炎 。此外,股骨頭缺血壞死、股骨頸骨折不良愈合、股骨頭骨骺滑脫、手術等亦可引起FAI。 髖關節撞擊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和體征 FAI患者主要表現為無明顯誘因下出現間斷或持續性的髖區疼痛,在久坐、爬樓梯、上下車或進行髖關節旋轉動作后常會誘發疼痛甚至加重,且多伴髖關節活動受限。撞擊一般發生在屈髖時,且撞擊部位主要位于髖關節前方,常出現腹股溝區疼痛,尤以站立位下蹲時最明顯,部分患者可見關節彈響、打軟腿、關節交鎖表現。體格檢查時可見髖關節撞擊試驗陽性,即將髖關節置于最大屈曲內旋內收時會出現疼痛及活動受限,個別患者有后方撞擊試驗陽性表現(即伸髖外旋時誘發疼痛)。 ![]()
髖關節撞擊綜合征患者的影像學檢查可以發現髖臼及股骨頭形狀的異常,如髖臼過深、髖臼小骨、股骨頭頸部手槍柄畸形、或者前外側突出小,或者凹痕、骨化等。對于髖臼盂唇和股骨頭軟骨裂傷,MRI 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還經常可以見到局部水腫及關節積液。 ![]()
FAI 的康復治療主要包括髖關節周圍肌肌力訓練、神經 - 肌肉訓練、核心肌肌力訓練、髖關節鏡術前和術后康復訓練、物理因子治療和注射療法。 1、髖關節周圍肌肌力訓練 抗阻訓練是改善肌力和肌肉耐力最有效的方法。髖關節周圍肌肌力訓練可有效減輕FAI患者髖部疼痛,增加髖關節關節活動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FAI 患者髖關節周圍肌肌力訓練方法主要包括漸進性抗阻力訓練和髖關節功能再訓練。 ![]() 2、神經 - 肌肉訓練神經 - 肌肉訓練是利用關節對空間位置的感覺信息促進關節周圍肌群協調發力的訓練方法。除了常規肌力訓練,還包括平衡訓練、近端控制訓練、本體感覺訓練、靈敏度訓練、運動模式訓練。髖關節周圍肌神經 - 肌肉訓練可有效增加髖關節周圍肌肌肉橫截面積,改善深層肌肉協同作用,提高 FAI 患者床療效。FAI 患者神經 - 肌肉訓練主要有運動控制訓練和運動模式訓練。髖關節運動控制訓練是通過對 FAI患者神經肌肉控制能力進行評估后針對性地制定一類以提高神經肌肉控制為主、強化髖關節局部穩定肌肉及本體感覺、改善肌肉協同能力的一種訓練方法。腰 - 骨盆區域的運動控制訓練,主要有單腿雙腿下蹲、單腿跳躍和踢腿,可有效增加髂腰肌、縫匠肌、臀中肌、梨狀肌肌肉橫截面積,改善肌肉萎縮,提高骨盆穩定性 。 ![]() 3、核心肌肌力訓練目前被廣泛認可的核心肌包括腰 - 骨盆 - 髖關節共同圍成部分,主要由腹橫肌、多裂肌、腰方肌組成 。核心穩定性幾乎是所有粗大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核心穩定性訓練可有效改善脊柱異常曲度,提高軀干抗外界干擾能力,并為四肢運動提供穩定的基礎。FAI 患者可通過腹壁支撐、平板支撐、鳥犬式訓練方法激活核心肌肉。核心肌激活可穩定腰椎和骨盆,減少腰椎和骨盆代償性運動,從而增加髖部肌肉募集量。 ![]()
髖關節鏡術前,FAI 患者髖關節鏡術前訓練主要包括限制髖關節過度活動和功能性髖關節周圍肌肌力訓練,髖托佩戴可有效降低髖關節屈曲和外展角度,保護髖關節周圍軟組織。主要訓練項目有橋式運動、蛤殼運動、四點跪位髖關節外展、單腿平衡訓練、下蹲和弓步訓練、上下臺階、單腿跳躍,每個動作重復 10-12 次,每周訓練三四次。 ![]()
![]()
FAI 的物理因子治療主要有體外沖擊波療法、激光療法、磁熱療法、超短波療法,物理因子治療具有消除關節炎癥和腫脹、緩解關節疼痛、增加關節活動度作用。 ![]() 6、注射療法 注射療法是指在肌肉、神經、骨骼結構注射特定藥物以減輕疼痛、改善功能的方法,FAI 患者常用關節內注射藥物有透明質酸鈉和皮質類固醇,透明質酸鈉具有增加關節潤滑性和黏彈性,減少關節軟骨磨損的作用。 編輯:康復小張 ![]()
![]() 圖片:互聯網|侵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