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0
金 蟬 19:14
讀懂有關痰的名詞:(1)白痰,黑痰,青痰等,這是描述痰的顏色。(2)痰積,痰實,結痰等,這是描述痰結聚的程度。(3)稀痰,稠痰,膠痰等,這是描述痰的質地。(4)熱痰,風痰,寒痰等,這是描述痰的成因。(5)新痰,老痰,宿痰等,這是描述痰病程的長短。(6)肺痰,膈痰,絡痰等,這是描述痰的病位。
金 蟬 19:18
換句話說,就是中醫對痰的各種分類方法。
金 蟬 19:31
主要是明白對痰分類的意義,死記硬背分類沒有用。從痰的顏色可以判斷生痰之部位。從痰的病位而知痰傳病之所。從痰結聚的程度,可知用何種化痰藥,等等…
金 蟬 19:42
因痰而生病,要先倒重治痰。因病而生痰,要先側重治病。見痰就去化,是瞎胡弄,時敏時不效。
金 蟬 19:46
例如,半夏天麻白術湯(黃柏(酒洗)0.6克 干姜0.9克 天麻 蒼術 白茯苓 黃耆 澤瀉 人參各1.5克 白術 炒神曲各3克 半夏(湯洗七次)大麥蘗面 橘皮各1.5克)與定癇丸(定癇丸 天麻 川貝 膽星 半夏 陳皮 茯苓)一個是因痰生病,一個是因病生痰。定癇丸是因病生痰,肝陽亢生風,肝陽亢煎熬津液成痰,側重治病——肝陽亢
金 蟬 20:19
半夏天麻白術湯,是因痰致病,什么病?肝生風了!因此方熄肝風只用一味天麻即可。側重化痰
金 蟬 20:22
風痰是風邪與痰邪兩邪相合。風又分為內風與外風。剛才說的都是內風,即肝生風。外風襲肺,肺失宣降必生痰,參蘇飲證就是的。把外風散掉,再復肺宣降之常,最后升降脾胃,痰就沒了。
加味半夏白術天麻湯
【藥物組成】半夏15g,天麻15g,茯苓2g,澤瀉20g,白術20g,陳皮15g,桂枝15g,柴胡15g,葛根15g,黨參20g,石菖蒲15g,甘草10g.
【隨癥加減】眩暈重者加天南星、白附子;氣虛神疲欲睡者加黃芪;脾陽虛者加附子、干姜;嘔吐頻繁者加生姜、代赭石;胸悶不除者加瓜蔞、薤白;頭痛如刺或抽掣作痛者加全蝎、延胡索、蔓荊子.
【治療方法】每日1劑,水煎服.
【功效主治】溫運中陽,和胃降逆,振奮中陽.
【臨床運用】治療眩暈癥90例,痊愈41例,顯效35例,有效11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6.6%.
【經驗心得】加味半夏白術天麻湯由半夏白術天麻湯與苓桂術甘湯加減而成,其功效溫運中陽而化飲,和胃降逆而止嘔,振奮中陽而痰飲自除,切中眩暈之病機.正如《脾胃論》云:"是太陰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眩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除."二者合用為治風痰眩暈之要藥.茯苓、黨參、白術健脾利濕,可杜痰之源;桂枝通陽化氣,以行痰飲水濕杜飲之根;半夏降逆止嘔;澤瀉利水而不傷陰;葛根、柴胡、石菖蒲開竅而升清陽.
清陽升而濁陰自降,眩暈乃愈.治療中還發現,此方對于濕痰咳嗽、脾虛帶下癥也有很好的療效.
【方劑出處】賈雁云,等加味半夏白術天麻湯治療眩暈癥90例臨床觀察.吉林中醫藥,2004;24(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