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禽 —— 適于攀援的鳥類,因而腳趾發(fā)生各種變化,對趾、并趾以及前趾,便于抓住樹枝或者掛在懸崖石壁上。包括:咬鵑目,鴷(liè)形目,鵑形目,佛法僧目,夜鷹目,雨燕目,鸚形目
攀禽包括夜鷹、鸚鵡、杜鵑、雨燕、翡翠、翠鳥、啄木鳥、擬啄木鳥等等次級生態(tài)類群。 鵎鵼[tuǒ kōng]、鵑鴗[juān lì]、響蜜鴷[liè]、啄木鳥、杜鵑、咬鵑、翠鳥、戴勝、鸚鵡、栗喉蜂虎、犀鳥、巨嘴鳥(鵎鵼) 咬鵑類都是羽色華麗的鳥類,在自然界、在寂靜的綠色植物叢中有了這些五彩繽紛的動物在裝點(diǎn),就會顯得格外美麗和有生氣。咬鵑類屬熱帶型鳥,在中國不多,常見的有:紅頭咬鵑、鳳尾綠咬鵑。咬鵑的腳趾與其它鳥類均不相同,1,2趾向后,3,4趾向前,為異趾形。咬鵑是色彩鮮艷的鳥類,通常有閃爍著金屬光澤的鮮艷羽毛。 危地馬拉的國鳥 -- 鳳尾綠咬鵑
紅頭咬鵑
啄木鳥是鳥綱鴷形目啄木鳥科鳥類的通稱。它是常見的留鳥,全球有啄木鳥217種,中國有29種,在中國分布較廣的主要是綠啄木鳥、大斑啄木鳥、綠擬啄木鳥、大擬啄木鳥、白腹黑啄木鳥、赤胸?cái)M啄木鳥. 綠啄木鳥
大斑啄木鳥
綠擬啄木鳥
大擬啄木鳥
白腹黑啄木鳥
赤胸?cái)M啄木鳥
鴷形目除了啄木鳥科,還有響蜜鴷科、鵎鵼[tuǒ kōng]科、須鴷科及鹟鴷科。我們每樣摘幾個觀賞一下。 響蜜鴷是非洲很受入歡迎的一種灰色小鳥,比麻雀大點(diǎn),它是脊椎動物中唯一能以蜂蠟為食的,它的嗉囊中存在許多酵母和其他細(xì)菌,能幫助它將蜂蠟分解成為可以吸收的脂肪。 響蜜鴷
巨嘴鳥就是鵎鵼[tuǒ kōng] ,略似犀鳥,喙極大,但重量較輕,邊緣有鋸齒,多具鮮艷彩色花飾。羽色鮮艷,以黑色為主。巨嘴鳥科的禽類幾乎一生都離不開森林,攀禽的進(jìn)化方向使得它們在攀爬樹木上占盡優(yōu)勢,不過有意思的是,巨嘴鳥在樹干上移動的方式并非是用兩只爪子交替行走,而是不斷蹦跳著前進(jìn),相反,在地面行走時,才會笨拙的邁開兩條腿,像是一個大胖子一樣一搖一擺的前進(jìn)。 巨嘴鳥
須鴷科又稱擬啄木鳥科。本科鳥體型短而胖,顏色鮮艷,不擅長飛行,是森林猛禽很常獵取的獵物。以果子和昆蟲為主食,會自行啄樹洞為巢,但嘴巴不像啄木鳥般堅(jiān)硬,只能找枯樹或木質(zhì)較軟的樹種。 須鴷
鹟鴷科鹟鴷體型較小,喙細(xì)長而尖直,象鹟一樣在空中捕食飛蟲,羽毛有金屬光澤。 鹟鴷 杜鵑類有幾種鳥,是典型的流氓鳥,從來不自己做窩,專門搶葦鶯、黑卷尾這些鳥的巢穴寄生,孵化后雛鳥將寄主的雛鳥殺死,被寄主喂養(yǎng)至成熟,你看到一只小鳥在喂養(yǎng)一只巨大的鳥時,一定就是這個情況了! 震旦鴉雀喂養(yǎng)杜鵑 杜鵑被大家廣為熟知的,有兩種:四聲杜鵑與大杜鵑,四聲杜鵑連叫四聲一停,叫聲似“割麥割谷”,恰好它在遷飛來到時,正值割麥季節(jié)。另一種杜鵑是大杜鵑,連叫兩聲一停,叫聲似“布谷”,故又稱布谷鳥。 ![]() 四聲杜鵑 ![]() 大杜鵑 -- 布谷鳥 ![]() 大杜鵑 -- 雄
佛法僧目的鳥分布廣泛,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多樣,各科特化程度高。成員體型大小不一,生活方式多種多樣,多數(shù)種類以昆蟲和小動物為食,有些種類食魚,還有些種類食果實(shí)。佛法僧目有9科,中國有5科:翠鳥科、戴勝科、蜂虎科、佛法僧科、犀鳥科。
翠鳥是大家見得多、拍得多的中型水鳥,但它屬于攀禽不屬于涉禽哦。翠鳥科中間,涵蓋了我們常拍的幾個屬:翠鳥屬、翡翠屬、魚狗屬、大魚狗屬等18種。 翠鳥屬又有15種,中國主要有3種:斑頭翠鳥、藍(lán)耳翠鳥和普通翠鳥。 三種翠鳥的主要區(qū)別是: 普通翠鳥(雄鳥喙全黑,雌鳥下喙橘黃色)
![]() 斑頭翠鳥(雄鳥)
![]() 藍(lán)耳翠鳥(雄鳥)
![]() 72萬次快門,4200小時拍攝過程,等到的這張完美入水照
翡翠屬中有常見的藍(lán)胸翡翠、白胸翡翠、灰頭翡翠、褐頭翡翠以及藍(lán)翡翠等18種。 ![]() 白胸翡翠 ![]() 褐頭翡翠 ![]() 灰頭翡翠 ![]() 藍(lán)翡翠 ![]() 藍(lán)胸翡翠 魚狗屬中有常見的斑魚狗、白腹魚狗、棕腹魚狗。魚狗的懸停很精采哦! ![]() 斑魚狗 ![]() 白腹魚狗 ![]() 棕腹魚狗 這里要插一句,很多人把冠魚狗和斑魚狗等同起來,其實(shí),冠魚狗屬于大魚狗屬,并不屬于斑魚狗所在的魚狗屬,兩者非常相似,斑魚狗和冠魚狗的最大區(qū)別就在于冠羽(冠魚狗的更大)和眉紋(冠魚狗沒有白眉紋)的部分了,從這一點(diǎn)就能很好的把它們區(qū)分開來。 ![]() 冠魚狗 大家常說去拍小翠,一般說的都是上述翠鳥屬、魚狗屬和翡翠屬的翠鳥,而真正的小翠,可是屬于翠鳥科的一個專有的小翠屬哦,小翠鳥是林鳥,屬于全球紅色瀕危鳥類,體長只有10cm左右,如紅頭小翠、粉頰小翠等,很少能夠見到。 ![]() 粉頰小翠 ![]() 紅頭小翠 戴勝鳥為以色列的國鳥,外形極其獨(dú)特,頭頂五彩羽毛,尖長細(xì)窄的小嘴,錯落有致的羽紋、機(jī)警耿直的稟性,忠貞不渝的習(xí)性,使得它自古以來就成為了宗教和傳說中的象征物之一。在中國,戴勝鳥象征著祥和、美滿、快樂。中國古代有許多贊美戴勝鳥的詩。 ![]() 戴勝鳥
蜂虎科的蜂虎嘴細(xì)長而尖,稍向下彎,羽色艷麗,號稱中國最美小鳥,主要有:白額蜂虎、赤須夜蜂虎、黑蜂虎、紅胸蜂虎、黑頭蜂虎、栗喉蜂虎、綠喉蜂虎、藍(lán)喉蜂虎、藍(lán)頭蜂虎 ![]() 白額蜂虎 ![]() 赤須夜蜂虎 ![]() 黑蜂虎 ![]() 黑頭蜂虎 ![]() 紅胸蜂虎 ![]() 藍(lán)喉蜂虎 ![]() 藍(lán)頭蜂虎 ![]() 栗喉蜂虎 ![]() 綠喉蜂虎 佛法僧目下,還有一個佛法僧科,里面說的,中國主要就是三寶鳥,所謂佛家三寶,指的就是:佛寶、法寶、僧寶 ![]() 三寶鳥 ![]() 三寶鳥 三寶鳥屬于佛法僧目、佛法僧科,通體藍(lán)綠色,頭和翅較暗,呈黑褐色,初級飛羽基部具淡藍(lán)色斑,飛翔時甚明顯。 ![]() 藍(lán)喉三寶鳥 藍(lán)喉三寶鳥喙黃色,頭部與背部呈亮紅銅色,喉部藍(lán)色非常顯眼,頸部與胸部與背部相同呈紅銅色,尾部呈藍(lán)色,腿黑色。 犀鳥科犀鳥是一種珍貴而漂亮的大型鳥類,嘴的長度占了身長的1/3到一半,在它的頭上長有一個銅盔狀的突起,叫做盔突 [2] ,就好像犀牛角一樣,因而得名犀鳥。中國的犀鳥大多生活在云南西南部如勐臘縣、金平縣,以及廣西南部,有白喉犀鳥,棕頸犀鳥,冠斑犀鳥,雙角犀鳥、花冠皺盔犀鳥五種,均為國家二級保護(hù)動物。 ![]() 白喉犀鳥 ![]() 冠斑犀鳥 ![]() 雙角犀鳥 ![]() 棕頸犀鳥 ![]() 花冠皺盔犀鳥
鸚鵡是羽毛艷麗、聰明、愛叫的鳥,全球有近四百種,卻有不少因?yàn)槿祟愋袨闇缃^了。它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后,適合抓握,鳥喙強(qiáng)勁有力,可以食用硬殼果。羽色鮮艷,它們以其美麗的羽毛,善學(xué)人語技能的特點(diǎn),更為人們所欣賞和鐘愛。鸚鵡中體形最大的當(dāng)屬紫藍(lán)金剛鸚鵡,體長可達(dá)100厘米,最小的則是藍(lán)冠短尾鸚鵡 ,體長僅有12厘米。 ![]() 紫藍(lán)金剛鸚鵡 ![]() 藍(lán)冠短尾鸚鵡 ![]() 非洲灰鸚鵡 ![]() 紅脅綠鸚鵡(折衷鸚鵡)紅色為雌,綠色為雄 ![]() 虎皮鸚鵡 ![]() 葵花鳳頭鸚鵡 ![]() 花頭鸚鵡 ![]() 金剛鸚鵡 ![]() 亞馬遜鸚鵡(多為綠色)
雨燕目均為小型攀禽。嘴短闊而扁平,或纖細(xì)如針。肱骨短小,翼狹長而尖,次級飛羽短而少,適于快速飛行和在空中懸停。尾多為叉形,尾羽10枚。腿短而弱,跗跖大多被羽,四趾均向前,或后趾能向前轉(zhuǎn)動。有三個科:雨燕科、鳳頭雨燕科、蜂鳥科。
雨燕是飛翔速度最快的鳥類,常在空中捕食昆蟲,翼長而腿、腳弱小。雨燕科鳥類的外形接近燕科;翼尖長、足短,著陸后雙翼折迭,翼尖長越尾端。喙短但喙裂較寬,大部分時間在飛翔。號稱沒有腳的鳥,主要有樓燕(北京雨燕)、高山雨燕、黑雨燕、煙囪雨燕、金絲燕、非洲棕雨燕、燕尾雨燕、白喉針尾雨燕、白喉雨燕等。 ![]() 雨燕
鳳頭雨燕是一種小型的鳥類,體長為21—25厘米,其最顯著特點(diǎn)是頭上具有一個長長的羽冠,閃耀著綠色的光澤,非常美麗,與眾不同。 ![]() 鳳頭雨燕 蜂鳥科因飛行時兩翅振動發(fā)出嗡嗡聲酷似蜜蜂而得名。全部產(chǎn)于美洲,主要生活在熱帶地區(qū),在我國沒有分布。蜂鳥科鳥類以體型極小而聞名,最小的是古巴的吸蜜蜂鳥,全長小于5.08cm,是世界上最小的鳥。該科鳥類翅扇動極快,頻率特高,為50~70次/秒,翼高速震動產(chǎn)生特殊的嗡嗡聲,常在空中懸停,也能向后飛行,這在鳥類中是少見的。 ![]() 世界上最小的鳥---吸蜜蜂鳥 ![]() 蜂鳥 ![]() 蜂鳥 ![]() 蜂鳥 蜂鳥有355種,因?yàn)橹袊鴽]有分布,這里就不做具體介紹了! 攀禽全部介紹完畢!—— 其他分類介紹,敬請移步下方鏈接直達(dá)! 認(rèn)識鳥類,保護(hù)鳥類,讓我們的世界更美麗。 本系列文章的圖片部分來源于作者多年拍攝所得,部分來源于頭條免費(fèi)圖片庫的推薦或百度百科,作為學(xué)習(xí)、研究和欣賞使用,再無其它渠道獲取,更沒有取自任何一篇版權(quán)文章或圖集,所以,如果有任何版權(quán)方面的訴求請及時提出。 本系列文章從醞釀到完成,歷時一年有余,不敢說最齊最全面,但是比較網(wǎng)絡(luò)紛繁復(fù)雜的信息來說,至少做到了規(guī)劃與統(tǒng)一。一年的寫作過程,資料查閱過程,也是自己一次完整的學(xué)習(xí)過程,雖然對文中的每一個詞,每一種鳥都反復(fù)做了核對與檢證,但是,畢竟僅是一個攝鳥的愛好者,沒有這方面的基礎(chǔ),錯誤與遺漏在所難免,諸君如有發(fā)現(xiàn),一望海涵,二望不吝賜教,弟比躬身受教,朝聞夕糾。 寫此文,僅為自己方便收藏學(xué)習(xí),留待后續(xù)的拍攝過程,可以隨時拿出來比對、確認(rèn)。 創(chuàng)作不易,您能看到這句話,我已經(jīng)非常感謝,如蒙不棄,協(xié)助點(diǎn)贊、收藏、轉(zhuǎn)發(fā),以便更多同好都能看到,那必令我銘感不忘、銜環(huán)以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