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功能衰竭(CRF)是一種進行性不可逆的臨床綜合征,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學者對慢性腎衰竭的動物模型進行了研究。造模技術不斷完善的現在,仍較多偏于細微局部的觀察研究,統一、簡便、穩定的CRF動物模型是研究慢性腎衰實驗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目前常制備的CRF模型,相對較簡便穩定,通過觀察大鼠的生物學特征,對研究CRF的發病機制,預防終末期腎病的發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下面說一下常用的Yokozawa法即腺嘌呤誘發大鼠慢性腎衰竭的動物模型和Platt法,即腎5/6切除加對側腎摘除法制作的CRF模型。 一、Yokozawa法即腺嘌呤誘發大鼠CRF模型: 腺嘌呤l g溶于40 mL生理鹽水中制成混懸液,濃度為2.5%,按200 ms/(kg.d)劑量,每天定時給大鼠灌胃給藥。自由攝取普通飼料、飲水。實驗周期30 d,第29天晚禁食12 h,第30天晨采血5 mL,取2 mL血做紅細胞計數(RBC)、血紅蛋白定量(HGB)、紅細胞體積(HCT)的測定。剩余血離心,分離血清測定Ca“、P”、BUN、Scr含量。 二、Platt法5/6腎切除大鼠CRF模型: 先以苯巴比妥(10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然后以乙醚誘導麻醉,使大鼠仰臥,下肢交叉固定于手術臺上以暴露背部左腎區,從距左脊肋骨1.5 cm處做斜向外方切口,經后腹膜取腎,暴露。腎臟,分離腎周脂肪后,弧形切除2/3腎組織(主要切除皮質部分)用明膠海棉壓迫止血片刻,再滴加數滴纖維蛋白原和凝血酶溶液,稍等片刻,當切面上不再有活動性出血后復位剩余左腎,縫合。一周后切除整個右腎,兩次手術共切除腎臟約80%左右。實驗期間每隔15 d在大鼠尾靜脈抽血,至30 d時腹腔靜脈抽血,常規方法測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鈣(Ca)、血磷(P)、血甲狀旁腺激素(PTH)。 說明: 1、小鼠的5/6 腎切要比大鼠要麻煩點,先節扎一側腎動脈的下支(建議在顯微鏡下操作),可以觀察到下1/3 的腎缺血(有個體差異),然后用電刀切除上1/3,最后切除對側腎臟。 2、約1/10的小鼠腎動脈分支過于靠近腎門或在靜脈后側,難于分離,建議放棄;3、根據缺血部位大小切除腎臟,一定是5/6腎切,過多死亡率高(正常為20%-30%),過低沒有腎功能衰竭; 4、建議用129小鼠或C57。 說起來簡單,實際操作的時候還是需要一定技術的,尤其是5/6腎切除實驗。兩種方法各有優勢,可分別適用于不同領域的研究。Yokozawa法即腺嘌呤誘發大鼠CRF模型方法簡便,腎衰現象明顯,成功率相對偏高。不過實驗中也發現導致采食不一而使模型產生較大差異,動物死亡率較高。大鼠腎大部分切除誘發腎衰(Platt法)模型可能更傾向于臨床多發高發的腎衰疾病的結果。符合人類多種慢性腎臟疾病導致功能衰竭的中后期功能和病理形態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