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 匈奴的且侯單于剛剛即位,害怕漢武帝趁著擊敗大宛而襲擊他,主動向漢朝示好,釋放了被扣留的漢使,又派使臣前來進貢。 漢武帝也派蘇武攜帶厚禮,與副使張勝等出使匈奴,答謝單于的好意。 不料,單于收了禮物,卻更加驕橫了。
此時,匈奴內部的虞常發動政變被活捉,而副使張勝被查出,曾與虞常密謀要殺掉投降匈奴的衛律。單于大怒,逼迫漢朝使者歸降匈奴。 蘇武不從,拔刀刺入自己的身體,被衛律救起。單于很欽佩蘇武的氣節,早晚都派人問候。 蘇武逐漸痊愈,單于還派人來勸降。 衛律斬下虞常的頭,迫使張勝投降,又要追究蘇武的連坐責任。 蘇武自辯,沒有參與政變,也與張勝不是親屬關系,不應受罰。面對衛律的威逼利誘,蘇武不為所動,罵他背叛君主、投降蠻夷,而且警告如果殺死漢使、挑動漢匈戰爭的話,匈奴就會大宛國和朝鮮那樣被滅國。 單于見蘇武如此忠心,越發想用盡手段,爭取他歸順。 之后,蘇武被囚禁于一個大地窖中,斷絕飲食。蘇武就靠吞食雪片和衣服上的氈毛,幾天后竟然未死。 匈奴人又讓蘇武在北海荒野牧羊,聲稱等到公羊產奶,就放他回國。 李陵 李廣的孫子李陵精通騎射,愛護士卒,謙恭地對待賢士,頗有其祖父李廣的風范。 封他為騎都尉,命他帶領丹陽和楚地人五千,在酒泉、張掖一帶教習射箭之術,以防備匈奴。 李廣利出擊匈奴時,漢武帝本打算讓李陵他為李廣利押運輜重。李陵則希望單獨率領一隊人馬,在前線干擾匈奴單于,支援主將的部隊。 不顧缺少馬匹,李陵率五千步兵出擊,遭遇匈奴三萬騎兵的包圍。 李陵依山結寨,布置戰陣,多次打退匈奴的猛攻,殺死匈奴數千人。 單于大驚,又調八萬余騎兵增援。李陵率部且戰且走,向南撤退。 此時的漢軍士卒大多身帶箭傷,仍頑強苦戰,又斬殺匈奴三千余人。 匈奴通過降軍了解到李陵這支孤軍的實情,單于親自率兵截斷漢軍后路,把李陵的部隊困在山谷中。 漢軍在一天中用盡了全部的五十萬支箭,又缺乏輜重,剩下的三千士兵只能拿車上的輻條做武器。匈奴在山上釋放滾石,漢軍死傷大半。李陵嘆息道,若再有數十支箭就能逃脫了。見大勢已去,李陵下令趁夜各自突圍。 在匈奴數千名騎兵追擊下,李陵投降,逃回邊塞的有四百余人。 漢武帝本希望李陵能死戰,后聽說他竟然投降匈奴,十分憤怒。滿朝大臣都說李陵有罪,太史令司馬遷為李陵辯解,卻被漢武帝下令施以宮刑。 很久以后,漢武帝才后悔沒有接應被圍的李陵,對逃脫回來的李陵余部進行慰勞賞賜。 漢武帝派公孫敖率兵深入匈奴去接李陵,公孫敖不但無功而回,還報告李陵在教單于制造兵器,導致李陵滿門抄斬。 不久發現這是投降匈奴的漢將李緒所為,他后來被李陵派人刺殺。 單于善待李陵,不僅幫他躲避大閼氏的追殺,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李陵,封為右校王,與衛律一樣有權力、受到尊重。 蘇武與李陵 蘇武被匈奴放逐到北海邊,沒有糧食,就挖野鼠洞中的草籽來吃。他一直手持漢朝的符節牧羊,時間一長,節杖上的毛都掉光了。 蘇武與李陵同為侍中,李陵投降匈奴后,被單于派來勸降。 李陵與蘇武一連飲酒數日,蘇武的寧死不屈讓李陵感慨和慚愧。告別時,李陵送給蘇武數十頭牛羊。 后來,李陵告訴蘇武漢武帝已去世。蘇武一連數月,每天早晚面對南方痛哭,甚至吐血。 壺衍單于即位后,常常害怕漢軍趁亂來襲,聽從衛律的建議,與漢朝和親,并釋放了蘇武,以示善意。 李陵擺設酒筵為蘇武的歸國祝賀,嘆息當初漢武帝不抄斬自己滿門的話,他還是會忍辱負重,在青史留名。最后,李陵淚流滿面,與蘇武告別。 蘇武回到長安后,漢昭帝給了許多封賞,以表彰他的忠心。 蘇武在匈奴被扣十九年,去時正當壯年,歸來時頭發、胡須全都白了。 霍光、上官桀和李陵關系很好,派人勸說李陵回國。李陵不想兩次受辱,最終老死在匈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