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與誰交往,無論身處何時、何地,你的生活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的讀人質量。 學習讀人技巧的價值不再局限于招聘面試、聘用保姆或者尋找未來伴侶,也要求準確地讀陌生人。對付恐懼的最佳武器就是知識。準確讀人不僅能讓你可靠地做出關于自己的決定,還能賦予你滿足他人最基本需要(感覺自己很重要)的能力。 作者不認為讀人之道是天賦,或者科學,而是一種本領。它讓你知道應該如何觀察和傾聽,憑借好奇心和耐心去收集必要的信息,而且了解如何從一個人的外表、肢體語言、語調和行動中辨識其模式。 一,七色法 高超的讀人技巧首先要有客觀觀察和識別線索的能力,然后從中發現規律,最后得到一個可靠的結論。 作者提出了搜集行為線索的七色法(Seven Colors): 1,個人外表 2,肢體語言 3,語調 4,溝通風格 5,溝通內容 6,行動 7,環境 作者強調,關鍵不在于僅僅知道個別特質、特征可能代表的含義,而是專注、耐心并且客觀地收集盡量多的線索,并識別出成型的模式。 二,如何溝通與讀人 在具體如何溝通與讀人上,作者從前期的準備、有效溝通、關注細節以及全面分析等各個方面作出了詳細的介紹,并多次強調,一定不能做某一行為作出機械地簡單判斷,必須考慮環境和文化等因素的綜合影響。 1,讀人的準備: (1),花更多時間與人相處。 (2),停下、觀察、聆聽。 (3),學會透露自己的信息。 (4),了解自己尋找的是什么。 (5),訓練自己客觀對待人和事的能力。 (6),拋棄任何成績與歧視。 (7),作出決定,付諸行動,別讓自己的遲疑不決或他人搶先行動控制你的命運。 作者強調,能見面就不要打電話,主動與人接觸,面對面的溝通效果最好。 面對攻擊或批評,不要躲起來或者爭辯,應該仔細觀察和聆聽,否則就失去了了客觀性和判斷力。 2,做到高效聆聽: (1),別插嘴。 (2),感同身受:莫指責、爭辯或貶低。 (3),保持舒適的聊天距離,注意別侵入對方的空間。 (4),適度參與。 (5),別讓自己的肢體語言妨礙溝通。 不要用任何令人分心的行為來打斷談話,學會專心聆聽。 (6),說說你自己,但別太多太快。 (7),要把對話放在情境中理解。 (8),用每一個感官來聆聽。 并非每一個口誤都是失言。 作者提示與談話有關的細節: (1),地點在自己的地方還是對方的,在私密場所談個人問題,搬走妨礙談話的障礙物,消除干擾,正對著聊天對象。 (2),時機的選擇:不要在對方忙碌中、情緒激動時、或者喝酒的情況下,與之談論敏感問題。 (3),涉及敏感話題時,放慢步調。 3,高效地提問 提前設計好問題,問題包括談論社會經濟背景、和人生滿意度、同情心。 同情心的預測能力比年齡、教育背景、職業、外表和性別全加起來都要強大。 社會經濟背景對人的外表和行為會有強烈影響。 關于人生滿意度的幾個簡單問題: 你對自己的工作有何看法? 如果能改變人生,你會做什么? 你讀高中時的理想是什么? 問題類型有:開放式(聊天的邀請,引出時間更長、信息更豐富的答案)、引導式(保持話題的方向)和辯論式。 一旦意識到有需要,盡快追問。如果沒有得到問題的答案,要么重復一次,要么修改問題再問,不過,要盡快。 向第三方獲取信息,越多越準。 4,關注細節 留意外表細節泄露的信息: (1),從頭掃描到腳 (2),切忌以貌取人 (3),記住,打扮很容易 (4),尋找含義一致的組合線索 (5),肢體語言更能揭示內心: (6),不符合當時場合的行為值得特別關注,留意任何特立獨行之處。 欺騙的跡象包括: (1),閃爍或游移的目光。 (2),各種坐立不安 (3),飛快的語速 (4),異常的語調 (5),重心在兩腳間來回交換,或者身體在椅子里挪來挪去。 (6),任何緊張的跡象 (7),過分夸張的表現 (8),冒汗 (9),顫抖 (10),任何遮擋眼睛、臉或嘴巴的動作。 (11),舔嘴唇 (12),用舌頭舔牙齒 (13),向前探身 (14),失當的親昵動作,比如拍背或者其他觸碰,湊得太近,侵犯個人空間。 5,聽出弦外之音 重點不在說什么,而在怎么說。這就需要聽出語調中包含的對方不愿意說出的內心想法。 除非語調、肢體語言和言辭全都一致,否則一定遺漏了什么。學會傾聽弦外之音:談話中時不時注意語調,考慮語音特征是主動還是被動的,找出異于正常的語調中的極端之處和偏離之處,把語調和肢體語言、言辭作比較。 溝通風格里也潛藏的深意,作者列舉了六種溝通風格: (1),貴族范:溝通有且只有一種目的:交換信息。 (2),深情范:溝通完全為了建立人際關系。 (3),哲學范:溝通的目的是聊天。 (4),法官范:比較武斷,喜好爭論,難以相處。 (5),討好范:處處討好別人,只求避免沖突。 (6),議員范:根據情況選擇合適的溝通風格。 每當有人試圖引領你討論或者回避某個話題時,一定要找出原因。 留意人們用來影響談話方向的常用技巧: (1),回避 (2),不解釋、不否認 (3),簡短的答案 (4),冗長的答案 (5),以問題回答問題 (6),愣神 (7),打岔 (8),胡侃 (9),跑題 琢磨對方的措辭,進行深入了解。其中使用的詞匯可能包括: 俚語、主題詞、稱謂、臟話、自夸、夸張、逢迎、自貶、重復、流言蜚語、幽默、諷刺。 6,行為更有說服力 性格最終通過行動,而非言辭來體現的。 那些最不喜歡自吹自擂的人往往時最忠誠的朋友、最辛勤的員工和最盡職的父母。他們的行動正面了他們的品質。 觀察他們對待他人,特別是同事、孩子和日常相遇的人。真實的性格應當始終如一。 記住人類行為的“黃金規律”:人們希望從身邊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從而驗證自己的價值觀。 7,在環境中讀人 環境可以透露工作、教育、嗜好、宗教、文化、婚姻和家庭情況、政治立場、朋友、優先級和財富方面的線索。 更重要的是,環境可以幫助你確認、懷疑或者加深已經從外表和肢體語言方面獲得的認知。 運用所有的感官來閱讀環境:聽覺、嗅覺、觸覺---別光是看。 要看到環境的全景,比如某人的工作環境或者居住環境,這應該包括內部裝修、大堂或者院子、建筑類型,甚至周邊地區的一切。 處處有線索:日歷、照片、閱讀材料、藝術品、植物、擺件等。 注意所有東西的維護狀況和擺放位置,一定要考慮主任的選擇主動權有多大。 留意某人的私人環境和公共環境之間的差異。 考慮他們的休閑活動場所。 人以群分,注意他們的同事、玩伴和生活伴侶,這些是用于衡量真正價值觀和性格的優良指標。 外表、言談、舉止都會受環境影響。 8,注意并分析例外的情況 有時眼見并不為實,存在各種意料之外的情況。這種例外一些是完全被動的,也有主動的,往往為了操縱他人。這些例外包括: (1),改變自己來迎合你的要求的變色龍 (2),說話前仔細演練的人 (3),騙子 (4),妄想者 (5),身心有殘障的人 (6),因生病、疲倦、壓力或者其他原因而表現失常的人 (7),受藥物或酒精影響的人 (8),受其文化強烈影響的人 (9),巧合---它們確實存在。 三,網絡時代的讀人之道 見面接觸使我們能夠運用所有“七種顏色”來讀人,從而補充在互聯網上的溝通。然而,當那樣的接觸不可能實現或者在某種情況下并不安全時,我們也可以通過網絡來獲得大量的個人信息。 網絡時代的分析切入點有: 1,電子空間里的面具:照片 2,電子肢體語言:表情詞或者表情圖 3,線上“語調”:標點符號及字體格式 4,電子郵件的理解:溝通風格 5,電子郵件的內容:拼寫錯誤,語法錯誤。 6,電子空間里的行動 7,電子環境:閱讀周邊環境,發送時間,優先級。 注意,發送時間可能并不是真實的,這受定時發送郵件,、件服務器的工作狀況等因素影響。 8,使用科技的種類和方式。 9,觀察某人對科技的依賴程度,思考其含義。 即便如此,也不要讓科技削弱你的讀人技巧,不要單純依靠輕松的互聯網調查來獲取信息,作者還是建議應該面對面地讀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