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關山重重,交通不便,恩施在歷史上相當閉塞。直到近些年,修建了鐵路,通了高速,方便了進出,恩施的名字才逐漸為國人所知曉。 恩施 恩施大峽谷 恩施的知名度一向不高,但其境內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產生的美麗景色,在國內都是非常罕見的。恩施有一個能上天入地的“王者峽谷”! 據游歷歐美的科學家考證,位于恩施市屯堡鄉和板橋鎮境內恩施大峽谷2004年才被中法探險隊發現,它是清江大峽谷中的一段,這藏在深山野嶺里的風景隨之開發,一切都不復舊模樣,恩施大峽谷聲譽鵲起。 恩施大峽谷被專家們贊譽為“中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我卻認為她更勝過科羅拉多大峽谷。論壯觀,科羅拉多大峽谷與恩施大峽谷不過伯仲之間;但論美麗,恩施大峽谷實在無與倫比。 恩施大峽谷 科羅拉多大峽谷 依我所見過的美國著名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全長446公里,平均寬度16千米,最深處2133米,平均深度超過1500米,總面積為2724平方公里,它是一種地老天荒的美 ,是自人類開天辟地時就有的那種黃土峽谷、寸草難生的蒼涼美,美得讓人大吃一驚。 反觀恩施大峽谷,全長108公里,總面積300多平方公里。她的美是原始森林、百里絕壁、千丈瀑布、傲嘯獨峰、云遮霧罩、遠古村寨,這是一種難以言表的大自然的美,曠世奇觀的美,也是一種讓人如臨仙境,如癡如醉,令人嘆服的美。 長按識別二維碼,跟我來~ 前往恩施大峽谷途中,進入眼簾的是清江水、高山云霧、天然氧吧和富硒茶園。 出了恩施市區,沿清江行駛,一路上山巒倒映水面,景色絲毫不遜漓江,恍惚間我又以為來到了富春山居圖。 駛離清江,汽車開始登山爬坡了,盤山公路的兩邊是各種名稱的硒茶廠,這里的山民家家種茶,戶戶賣茶,含硒的茶葉對人的身體特別有益。 抵達恩施大峽谷,乘纜車去往山頂。 纜車漸漸升高,隨著纜車不斷深入大山,壁立萬仞的峽谷美景開始展現。向下俯瞰,大峽谷顯得如此幽深。 到達山頂,再沿著棧道拾級而上,有如閑庭信步。不能不對開發大峽谷的建設者生出由衷的贊嘆,仿巴蜀古棧道營造法,融現代先進工藝,勇氣與智慧缺一不可。 恩施大峽谷每一寸都是風景,漫步其間,總有一塊怪石,一片奇峰讓人眼睛一亮,峰回路轉,它們又變了一個模樣換了一種風采。在喀斯特地貌里,有絕壁者無峰叢,有峰叢者無絕壁,而在這里兼而有之,不得不說是個奇跡。 石芽迷宮 石芽,又稱為“石筍”,是一種喀斯特地質現象。 祥云火炬 看上去危如累卵,寧是萬年不倒,慨嘆大自然的力學之美。 石簡長卷 兩億年前大海的杰作,是地球歷史演化的真實記錄,如打開的書簡。 迎客松 槃生于峭壁之上的迎客松,坦誠地伸展著枝葉,飄落在山間的白云仿佛觸手可及。 黃山的迎客松天下聞名,他是張開雙臂笑迎四海游客,而恩施大峽谷的這棵迎客松卻代表熱情好客的土家族人向遠道而來的客人深深地鞠個躬,既表示歡迎,又代表恭送。 黃山迎客松 恩施大峽谷迎客松 一炷香 當前筆一支,未知插何處。欲借天作紙,縱橫任寫詩。這根又高又細的峰柱,已經被叫做“一炷香”了。它傲立群峰之中千萬年,風吹不動,雨打不倒,可是恩施大峽谷的鎮谷之寶。 它從出世到現在究竟過了多少年,無人能知。時至今日,任日出日落,風來雨往,它仍然是那樣的剛強挺拔,紋絲不動。孤立于天地之間,看盡繁華,舍我其誰? 三連峰 這三座相連的奇峰,分別叫做“玉筆鋒”、“玉女峰”和“玉屏峰”。 玉女峰和玉筆峰與玉屏峰本為一體,后被強降雨沖刷、切割逐漸與整體剝離。 大樓門峰叢 放眼望去,數十座石灰巖石峰石柱,嶙峋挺拔,密集廣布,形成浩瀚的石柱式峰林。 母子情深 像是一位慈祥的母親攬著孩子的肩頭,而孩子身體的重心完全依靠在母親的身上,一起眺望美好的生活,母子的身影模糊在云霧中…… 天樓筍 視角不同,“筍”的形態各異,似玉米棒,又斜塔峰。 站在云海之上,吞吐天地。 絕頂看遠處,山挺拔而出,霧氤氳相扶,類煙飛稍重,方雨散還輕。 松、石、云霧,構成一幅寫意山水。 一路下行,與鋪滿青苔的原生林擦肩而過。 從山上望去,谷中平地上分布著座座村莊,像是一幅田園油畫,這就是“山坳里的中國”。 綠油油的茶園漫山遍野,土家吊腳樓散落其間,近處的“大地山川”,群英匯聚等待出征似的,威武雄壯不可戰勝。 這時候,鳥鳴深澗,蝴蝶模樣的紫色小花,還有野百合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此時,下山扶梯像是如約而至,這個手扶電梯據說是亞洲最長,不確切,但確實很長很長。 乘坐長電梯到達廣場,回望剛剛走過的群山,那幾座奇特的險峰竟然就在眼前,大霧彌漫,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萬分的感激蒼天的眷顧,給了我霧氣昭昭、青山綠水的標配,讓我看到了美如仙境、美到極致的恩施大峽谷! 山上看奇峰 地縫觀水瀑 在恩施大峽谷的地面之下還深藏著另一道絕美奇觀—云龍地縫,形成于大約5千萬年前。地縫裂谷呈“U”形,全長約3.8公里,平均深75米,最窄處僅15米。 不同于因地殼板塊運動而形成的東非大裂谷,也不同于因流水沖刷切割而成科羅拉多大峽谷,云龍地縫是水溶蝕而成的。 東非大裂谷 科羅拉多大峽谷 云龍地縫 上古時期,地縫還是條暗河,在地下溶洞中潛流,地表又有多條溪流瀉入暗河,形成地下瀑布。千萬年來,流水不斷溶化地表石灰巖,終于暗河的頂蓋坍塌,變成了今天的模樣。 神鬼難測的洪荒之力硬是將大地撕開,留下了這條地縫,令人嘆為觀止。它猶如大地的傷疤,猙獰得有種決裂的壯美,震撼靈魂,仿佛拒人于千里之外。 沿著垂壁上的棧梯下到地縫中去,一股潮濕的寒氣襲來,光線變暗,漸漸聽到水聲,看見底下幽藍的澗水在亂石間蜿蜒,抬頭看看天,只是一條蔚藍的縫隙。 嘩嘩的水聲很大,不是來自山澗中流水,而是來自于一條條的瀑布,從近百米高的地面瀉下淵谷。這就是最令人驚嘆的地縫接瀑布的奇觀。 棧梯并不到澗底,淵谷深處的崖壁上修有一條棧道,棧道沿著崖壁拐彎,幽暗的風景在變化。踩著楔入絕壁的棧道,便在地縫的腹中漫步了,腳下一路有流水相伴,地底里冒出的寒氣尤為襲人。只見那一道道瀑布從頭頂上傾瀉而下,形成陣陣水霧彌漫在人的周身。 一條瀑布從地面瀉下,在半空被一塊凸出的巖石阻了一下,濺起一蓬珍珠,細小的水霧飄到臉上,絲絲寒意,無比快活。 REC 沿棧道走下地縫,一陣陣涼風歡快地掠過,帶來飛散的水霧。山崖邊的每一片葉子都彎腰低頭,盡力把攢下來的露水獻給過往的人們。 風挑起珠簾,漏出美人微蹙的雙眉,凝聚著幾許相思。 游走于重重水簾之后,卻又震懾于水的雷霆之力,咆哮的水幕帶起利刃般的勁風撲面,然后憤憤地斬在巖石上,濺起碎玉無數。 地縫兩岸的數條飛瀑流泉,令人震撼而神怡。瀑布把地縫河澗里碩大的石塊沖洗得光滑無比,這里怪石遍布,五彩斑斕。絕壁上遍是苔藻,古木蒼翠,碧流潺潺。匯聚的水流在亂石間游走,巖石雖然堅硬,但卻阻擋不了水勢的柔軟,最終被磨圓了棱角。 那飛瀑流泉的轟鳴聲伴著地下河流潺潺的流水聲,無異于是一場地縫里的交響樂演奏會,真的令我感到別開生面的震撼,喜不自禁的心曠神怡。 看!對面巖壁上鋪開的瀑布,像不像一面玲瓏剔透的珠簾呢?那些亮晶晶的飛花碎玉像不像點點星星呢?瀑布里面的巖石,太像一顆奇大的心臟了,經過幾千萬年的沖刷,試問此心,還是不是當年的情懷? 沒去過恩施的人,艷羨她擁有如此絕色般的仙境,卻如此低調。而去過恩施的人,則被她的景迷得神魂顛倒~~~ 一眼便足以萬年! 山含情 水含韻 人含笑 作別 …… 足跡 海 外 國 內 禪之旅 大道行 行 者 說 年·旅 古美塾庭 夢回千年大唐,醉在亙古榮光(一) | (二) | (三) 文/編輯 by 海平 圖片 by 海平 1 END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