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偷渡 文/秦建華 說到深圳,20年前我有一個偷渡的故事,因為一張紙——邊防證,就把深圳特區分成了關內關外兩個世界。 1999年,我隨東家去四川的建設摩托集團洽談業務,后面還要到北京參加一個有“吳改革”之譽的經濟學家吳敬璉主講的改革論壇。行程是經由深圳然后到珠江摩托車廠,再飛重慶,由重慶直飛北京。那時去深圳首先就要到當地公安局辦理邊防出入境證。辦證時,因為第一代身份證過期了,辦不了。辦臨時身份證也需好幾日,行程安排上等不了。怎么辦?東家埋怨也沒用,要不就不帶我去。不帶又不可能,咋辦?偷渡! 東家的凱迪拉克房車很寬大,可以橫躺下。司機先把我們送到深圳然后返回。到關口了,東家早早地叫我躺下。邊防武警從搖下的車窗里,就著燈光還是發現了我,我們自然被帶到了詢問室。經過仔細詢問,他們知道了我不是為著偷渡香港,同時我掏出了好幾本國內報刊的特約記者證加以佐證,那時沒有統一的記者證,由各報刊自制自治。當然,也加上自己一身正氣,相貌可人,還有從軍經歷,邊防武警小議后決定放行,還叮囑我從北京開會回來趕緊把身份證換了。 這算是成功地“偷渡”了一回。(作于2018年7月13日) 【作者介紹】 秦建華,著名媒體人,《客家搖籃》雜志執行主編,贛州市作家協會會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