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彭祖姓籛名鏗,是顓頊皇帝的玄孫。
紂王自焚鹿臺那年,他壽該七百六十七歲,但是一點也不顯老。
他自幼好靜,對什么都沒興趣,不追名逐利,也不愛華服車馬,唯一愛好的就是靜心養(yǎng)神,大個保溫杯泡枸杞。
當時的國君,怕他閑出病來,特意給他安排了個差事,官拜大夫之職。
彭祖倒好,帶薪養(yǎng)病,天天摸魚。
二
彭祖會導引之術,天天抻胳膊抻腿的做體操。
他有盤青石小磨,把芡實、云母和鹿角碾成粉,拿大杯子沖了當茶喝,既養(yǎng)神又養(yǎng)顏。
彭祖為人低調,從不宣稱自己懂仙法、會道術,更不役使鬼神到處炫耀,只是正常起居,喝喝茶,睡睡覺。
年少時到處游歷,也不帶隨從,也不騎馬乘車,只身一人,說走就走。
關鍵是不帶錢也不帶干糧,一頭下去就蹤影皆無,少則十幾日,多則上百天,誰也不知他到底去了哪兒。
等回到家,該吃吃,該睡睡,大概是補充體力來了。
晚上睡覺,閉氣內息;早上起來,又有一套起身操:揉揉眼,干洗臉……再干洗澡,搓遍全身后,咽津液,長吐息。
這一套早操完成了,也該中午了,該喝茶喝茶,該睡覺……睡覺。
偶爾也會有些小恙,全用閉氣運息之發(fā)療解。
令胸中真氣,如云朵般散逸至九竅、指尖、周身百骸,通體舒泰,無一不爽。
三
商紂王挺敬重他,但也清楚,這位大神和常人不在一個頻道,所以,到他府上拜訪的時候,既不約,也不傳,碰見就碰見了,碰不上就把賞賜留下,喝杯茶,直接回宮。
賞賜之物,彭祖也不推辭,轉手散給周遭的窮人,自己分毫不取。
無獨有偶。
紂王宮中又有個采女,壽二百七十歲,紂王奉為至寶,在后宮另辟宅邸養(yǎng)著。
紂王覺得,也許她能跟彭祖聊到一塊去,就派采女去彭府拜謁,希望能從那兒套出點關于長生不老的情報回來。
四
采女拜訪彭祖,二人廝見,四目相對。
彭祖說:
“我知你所為何來,不過是為我王求長生之法嘛!
你也是活了幾百歲的人了,這里面的有些關節(jié),我不講,你也懂吧?
敬服金丹,白日升天,位列仙班,與天齊壽,這當然是頂配;但這是大道的勾當,對于我王陛下,當雞湯喝喝還可以,瞻仰瞻仰也就行了,別想太多,想了也白想。
養(yǎng)氣煉神,服食草藥,可得長壽,這是正道,世人皆懂,可以勸諫我王身體力行;但別弄那些驅神驅鬼、御空飛行的玩意兒,那不是正經事兒。舉個栗子,御氣飛行,飛到半截掉下來怎么辦?還想什么長生,這不是夭壽么?
當然,單純靠服藥,也不容易。
如果能參透陰陽交合、水火濟濟之法,那就能事半功倍了。只是這事兒只能身教,又豈可言傳?你好意思問,我都不好意思答,真是匪夷所思!
就說我自己吧。
我本是個遺腹子,三歲上又喪母,再碰上犬戎之亂,流落西域一百多年。
我幼而失怙,中間又死了四十九任妻室、五十四個孩子,屢遭大難,元氣大損。
你看我現(xiàn)在的皮膚……膚質多差,不論冷熱,都干得不行;你再看我瘦得,都脫了形了,哪有你保養(yǎng)得好啊……跟四十幾歲的小嫩婦似的,所以啊,我一個行將就木之人,你們跟我這兒取長生之經,這不是緣木求魚嗎?
我倒知道一個嗯……青精先生,那才是高人哪,據說活了一千多歲了,還像個小孩一樣,那皮膚,一掐一兜水兒;據說出去遛個彎就是五百里,一年沒東西吃也撐得住,一天吃九頓也撐不著,那才是活明白了哪。
你問長生的事兒啊,找他打聽去好吧?
五
采女又問:
“那這位青精先生,他又是哪路神仙哪?”
彭祖說:
“神仙?他哪里算神仙,也不過就是個得道之人罷了。
什么是真仙?
聳身一跳,直接穿云而去、無翅而飛,這叫真仙;
騎龍跨鶴,豁然乘風而起、直升天宮,這叫真仙;
深諳變化,化身鳥雀翔于云宇,化身水族潛行山川,這叫真仙;
以草木精氣為酒漿,食靈芝,嚼仙草,這叫真仙;
真仙都在山野中嗎?也不一定,他們也出入人間,只不過素衣常服、隱身在人群里,一切隨心隨意罷了。
就像一顆珍珠,非要隱匿了光澤,藏身在一堆煮過的魚眼里,它不發(fā)光,又有誰能認得出呢?”
六
“還有一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山人。
披蘿戴荔,一身綠毛,胼手胝足,骨有異相,藏身在深山幽谷之中,追星趕月,呼嘯山林。
他們不與俗世相往來,如果把他們比作魚,那么山林就是他們的水,他們深處荒野,如魚得水。
而俗世對他們而言,就好像是熱油,避之不及;沒辦法,魚進油鍋,那就是死啊。
他們這條路,也可得長生;不過我總覺得不是那個意思,呵呵。
這就好比……烏龜長壽我就變成烏龜,松柏延年我就化作松柏,那山石還萬載不變呢,我變成大石頭不更省事兒?
可這是退化呀,或者說是……異化,實在不足取,反正我是接受不了?!?/p>
七
采女說:
“沒錯,大王肯定也不作興這個。
他要得長生,又要享富貴;怎么可能跑進山里當綠毛猴子?”
彭祖說:
“所以,修道是可以衣輕食肥的。
人生于天地間,萬物皆可取而用之,以為給養(yǎng)。
綾羅絲綢當然可以穿;美味珍饈當然可以吃;也可以婚配以盡陰陽之樂;還可以為官為僚主政一方。
為什么呢?
窮人修仙為求飽腹,只求萬世無饑餒;有得吃、吃得飽、吃得好,這已經是他們的終極理想了。
所以,為什么不吃呢?吃飽了就能不被餓死啊?掙扎在生死邊緣的餓殍,能多吃一口就能多活一日……五谷飲食,可療死病。
穿衣服也是一個意思,凜凜寒冬,有皮裘為什么還要穿麻衣?炎炎盛夏,有絲綢為什么還要穿布袍?
沒有就算了,有為什么不穿呢?
關鍵是你把它穿在什么地方?是穿在身上還是穿在心里?穿來御寒避暑還是穿來顯擺炫耀?
所以,有雕裘絲綢,還非要粗布麻衣,這不叫恬淡自然,這叫zhuangbility。”
八
采女問:
“那么,陰陽之道呢?”
彭祖說:
“陰什么陽???不就是男女之事嗎?
我剛說沒說嗎?這種事我不好意思說,沒想到你還真好意思問!
咱都是幾百歲的人了,經過見慣的,誰也別忽悠誰……
我知道是大王讓問的,你回去告訴陛下:天地合,萬物方生;夫婦之倫,是效法天地的,讓他該干啥干啥,別有顧慮……
但是,要注意“度”。飲食男女,都是好東西;然而過猶不及,肌肉越練越強,但是練苦了,容易肌肉拉傷。哪兒的肌肉都一樣!
其實,飲食男女,是最易得的“金丹”,用之得法,譬如太陽,長盈而不虧。
會吃會睡,起碼能落個好身體,筋強骨健,老而不衰,當然這還是低配。
高配的話,就能寒暑不避、神鬼不擾、刀槍不入、百毒不侵、毀譽不辨,牛筆吧?
但是,還是那句話,得有個度: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天天磨槍,就剩了快了,飛快……
古代的大賢們,也很糾結這個“度”的問題,到底也沒有解決之道,所以,本著“不會用就不用”的原則,主張把這活兒給戒了,所以,才會有所謂“上士別床,中士異被,服藥百裹,不如獨臥”?!?/p>
采女問:
“上士別床,中士異被……為何上士要比中士離得更遠?是因為上士更不容易清心寡欲嗎?”
彭祖說:
“哪里,哪里……上士可以分床睡,是因為他家能趁兩張床;中士只能分被窩,沒辦法,就一張床,不然就得睡地下?!?/p>
采女:“啊?”
彭祖說:
“所以,你說這玩意兒……多無稽?”
九
采女:
“那您來個不無稽的唄?”
彭祖說:
“打個比方,這玩意兒就像……水火。
有水萬物生,有火萬物……熟。
水能煮粥,也能覆舟;
火能煮粥,也能……燒死誰吧?
就說煮粥這事兒,水加多了會沸出來,水加少了會糊底;火燒大了會會糊底,火燒小了……什么時候熟?。?/p>
你明白了吧?怎么叫正好?。恐挥袩鹬笾嗟娜酥馈!?/p>
十
采女問:
“那人生于世,壽限到底是多少歲呢?”
彭祖說:
“理論上是一百二十歲。
但這是普通人的天花板,大部分人的壽限,都是以此為標準,往下做減法的。
人生一世,要受各種傷:
嚴寒酷暑,美色歡情,華服美食,五音八色……這些東西,用好了是滋養(yǎng),用錯了全是中傷。
所以,有人沒出滿月就夭亡了,有人一百余歲還能上樹抓鳥,就看個人的傷亡情況了。
有的被刀削在頭發(fā)上,頂多就是謝頂;有的被刀削在脖子上,那就完蛋了。
但是,一百二十歲,也就是普通人的極限了。
如果能入了道法之門,那就能壽至二百四十歲;如果能有小成,那就是四百八十歲;但再往上,就永無止境了……
據我所知,世間有相當長壽的人,但始終不能成仙,所以,長壽和成仙是兩碼事兒?!?/p>
十一
采女問:
“下面還有點冗余時間,您再說點啥吧?”
彭祖說:
“什么叫冗余時間?時間是誰的?。课沂漳阕稍冑M了嗎?我想睡覺!”
采女說:
“睡覺?我也想呢……”
彭祖說:
“那我還是說點啥吧……畢竟大王是花了錢的。
下面是語錄時間:
十二
房中之術,知易行難。
天陽而地陰,晝分而夜合,一年三百六十五,夜不虛度,至于此,而萬物勃勃而生;人能如此,長壽而仙!
關鍵是,誰能辦得到??!
所以,量力而行才是關鍵。
咬牙硬上,虛火實燒,知其不可為而強為,取死之道也。
有多大本錢,做多大買賣。
眼高手低、眼饞肚飽。
吃飽了還強塞,胃弱了還硬填,這不是用功,這是莎蔽!
十三
世間傷人之事多矣!
遠思強記傷人,優(yōu)喜悲哀傷人,
喜樂過差傷人,忿怒不解傷人,
汲汲所愿傷人,陰陽不順傷人。
色字頭上當然一把刀,但有刀并不代表你非得拿它自殺!
你家廚房里不也有菜刀嗎?也沒見誰拿它抹脖子??!
傷身之事多了去了,干嘛非得歸咎給房中之事?
這就叫愛之深,責之切吧?
你得有多愛它呀!
十四
秉天地,法陰陽,同晨昏之大樂,是安身立命之本。
服氣養(yǎng)神,御邪于外,等而次之。
吐納導引,含影守形,是為末結。
至于習道書、傳道法,呵呵,這是最難又最沒有效率的了:字少的,他們嫌簡陋;字多的,他們嫌累……
最簡單最有效的都辦不成,還信誓旦旦的要整那些最難學最雞肋的,舍本逐末啊,呵呵。
十五
采女非讓彭祖給列書單。
彭祖說,行吧。
紂王按彭祖之術修行,壽高三百,后來寵信妖姬,才喪身亡國。
他在位的時候,曾對彭祖動過殺心。
據說是,怕大家都學了他的道,熱衷于夜間運動,耽誤了農桑,不利于經濟發(fā)展。
真乃世之明君,把彭祖嚇跑了……跑了。
(宋美齡女士畫作)
“評書廉頗”,故事多多,歡迎關注。@評書廉頗
原創(chuàng)作品,歡迎本平臺轉發(fā),拒絕跨平臺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