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的重要概念,具有高瞻遠矚的戰略性意義。從文化和學術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們也需要具備“新時代”的意識,打造“新時代”的目光,擁有“新時代”的思維,實現“新時代”的目標。 入選此次活動的書畫家,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創作了大量有生命力,有穿透力的藝術作品,在“新時代”構筑了具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新經典,以一種強大的文化力量,參與推動了“新文化”,是中國新文化的推動者。 李建成,河北饒陽人,河北省書畫院特聘畫家,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中國畫研究會會員、衡水市美術家協會會員、饒陽縣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2003年10月,第二屆河北藝術聯展中獲優秀獎 2006年7月11日,衡水市老年書畫研究會作品展中獲一等獎 2006年5月16日,第三屆河北省藝術聯展中獲三等獎 2014年7月1日,安居杯河南省文化廳展中獲優秀獎 2014年12月3日,第十屆中國書畫報社(十年成果)交流展中獲銅獎 2015年1月6日,孔子文明藝術全國名家展中獲優秀獎 2015年9月3日,抗戰勝利70周年衡水市美術家協會展中獲二等獎 2021,11.25號,作品,在李可染畫院美術館展覽 李建成作品欣賞 入古出新師造化 煙火陋巷入佳境 李建成,河北省書畫院特聘畫家、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中國畫研究會會員。 李建成是一名職業畫家,1961年出生于河北饒陽縣,自幼受祖父和父親影響,喜歡中國傳統書畫。他從小以生活為原素材,走到哪畫到哪,一本《芥子園畫譜》反復描摹到可以背臨?!爸钦邩飞?、仁者樂水”,李建成對中國山水畫情有獨鐘,他曾系統學習過五代、宋元以及明清山水畫的筆墨皴法、章法構圖等,又受到近現代白雪石、李可染、董壽平等書畫家的影響,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繪畫風格。在刻苦鉆研、不斷追求的同時,他拜名師、訪明友,受到盧光照、吳未淳、劉松巖等知名書畫家的指點,山水畫技法更加爐火純青。李建成的山水畫以“積墨法”為主,采用密密層層、長長短短的線條,勾勒輪廓,皴點山石,輕煙淡巒,氣象濕潤。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李建成深知,山水畫不務實用、不追逼真,要想達到描摹自然、表達心性的目的,必須深入生活,深入自然,甚至是“搜盡奇峰打草稿”。在生活中,他觀察草木、房舍、石頭的姿態、紋理、質感及層次變化,多次到黃山、漓江等風景勝地寫真,體會黃山的云霧、奇松、怪石,感悟漓江的流水、云泉、船舶,從中提煉作品的筆墨技法、經營布局。山水無言、筆墨有聲。欣賞李建成的作品,整體以筆墨為主,很少設色,純用黑白的對比將景物分開,盡顯筆墨功底之深。從具體景致來看,近實遠虛,近處樹木蔥郁、枝干勁挺,遠處峰巒出沒、云霧顯晦,氣韻生動、皆得天真。 布衣隱市井,明珠不掩光。當我們沉浸于李建成作品的山水意境,為之吸引和觸動時,難以想象他的作者就居住在饒陽縣城的一個小胡同、小家屬樓上,這與“不仕則隱、山林之中、江湖之上”的文人理想空間大相徑庭。初識建成兄,讓人覺得很普通,既沒有當下一些書畫家奇裝異服、盛氣凌人的做作之態,也沒有不食人間煙火的故作清高。然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很多作品在全國和省市展覽中多次入展獲獎,并被方家收藏。雖然建成兄的繪畫已經成熟,但是他自知還不夠全面,與傳統文人的山水畫還有一定差距。他不斷鞭策自己,要不斷努力,守護好這片藝術的凈土。這就是李建成,不以名家自居、無俗名所累、無凡事擾心,甘愿隱于市井,蝸居陋室而安心作畫。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很榮幸認識建成兄,平和樸素的一介布衣畫家。 (本文作者:戶小釗,河北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