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身體結構中,腰椎的椎體與椎體之間,有一個柔軟而富有彈性的組織,就是人們常說的椎間盤。 它由中間半流質的髓核和外圍的纖維環組成,就像果凍一樣,可以在不同姿勢下發生形態的變化,甚至突出。 01 ?什么是腰椎間盤突出癥??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科常見的疾病之一,本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尤其是髓核,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在年齡增長、勞損或外力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的組織如脊神經根、脊髓、馬尾等遭受化學刺激或物理性壓迫,進而表現出腰骶部酸痛、下肢疼痛、麻木,甚至大小便失禁、雙下肢不全性癱瘓等一系列神經癥狀。 本病是腰腿痛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目前本癥已被國內外學者認為與95%的坐骨神經痛和50%的腰腿痛有著密切的關系,并可引起繼發性腰椎管狹窄。 02 ? 哪些人容易得腰椎間盤突出?? 1.重體力勞動者和上班族 從事重物運輸的工人,長期保持坐姿的上班族、司機,需彎腰工作的外科醫生和長期站立的老師都是腰椎間盤突出“偏愛”的人群。 2.過于肥胖或過于瘦弱的人 腹部過于肥胖的人,除了本身脂肪組織較多、肌肉組織較少外,腹部重量的增加可使腰部負荷增大,從而增加了患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機率。 3.孕婦 妊娠期間隨著胎兒的長大,勢必會造成腰椎過度前凸,增加腰部的負擔,誘發腰疼。 4.晚上睡覺不注意腰部保暖的人 腰部特別怕冷,晚上睡覺若不注意保暖,為了抵御寒氣,腰背部的肌肉痙攣,小血管收縮,使得局部血液循環減少,會影響椎間盤的營養供應,椎間盤內壓力升高,造成更多的傷害。 5.腰部受過傷的人 腰部的外傷經久不愈也會導致腰間盤突出癥。 關于腰椎間盤突出一直有一個爭議 那就是 “腰椎間盤突出是臥床休息好?還是多運動好?” 其實這要根據情況而定! 有被腰突折磨過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腰突分為三個時期 急性期、緩解期和康復期 急性期 對于還處于急性期或者癥狀較重的患者 我們更多建議的是多臥床休息 這是因為腰椎間盤突出癥處于急性期時 由于外在因素影響 腰椎間盤纖維化碎裂突出會導致 腰部神經根或者馬尾神經受壓、神經根水腫嚴重 局部肌肉韌帶緊張,充血 這時候臥床能避免過度刺激神經根,以免造成神經疼痛加重 急性期的時間一般在2~3周左右 如果過了這個時候腰還是疼痛難忍 在繼續選擇臥床休息的同時也要考慮是否再去醫院復查 同時,臥床休息時還有以下的一些注意事項 首先要保持平躺的姿勢 而且所謂的臥床也并不是一天24小時都在床上躺著 患者可以起來吃飯、上廁所,在房間里面溜達 甚至可以進行日常工作 只是不要久坐、彎腰、負重 緩解期和康復期 過了急性期之后進入緩解期 緩解期疼痛可能因勞累受寒等外界因素間斷發作 口服藥物或者外敷藥物就可以緩解 這時候就應該開始適度鍛煉 這里我們推薦下面幾個動作進行康復訓練 1、仰臥位腿交替舉放 腿交替舉放,往往出現的錯誤動作是當腿開始舉放時,腰部拱起,重復12-16次,完成2組。 2、跪位后伸腿 該動作要求在保持腰部穩定,不產生任何晃動情況下,后伸腿。該動作看似是腿的運動,但訓練的重點是脊柱對抗旋轉,保持穩定的能力,重復12-16次,完成2組; 3、跪位對側手腳伸直 該動作要求在保持腰部穩定,不產生任何晃動情況下,向前伸手,同時后伸腿,注意保持脊柱穩定,重復12-16次,完成2組; 4、臀橋 臀橋是腰痛的經典康復訓練,注意康復訓練時速度不可過快,重復12-16次,完成2組; 以上動作僅供參考,嚴重患者需尋求專業人士幫助,并根據自身情況做相應的調整,不可盲目訓練。 成年人的養生 并不止于保溫杯里泡枸杞 據統計,國內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病率為18% 高發年齡為20~50歲 朋友們,關愛腰椎間盤 趕緊照著這篇文章行動起來! 順便分享到朋友圈,幫助更多小伙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