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山藥還有健脾養胃,滋潤肝臟,增強骨骼的作用。生活中常見的山藥有兩種,從外觀上看,粗細不同是它們最大的區別。
那這兩種山藥具體有什么區別呢??
第一點是品種上的不同。在山藥的分類上,粗的山藥學名叫做菜山藥,這種山藥的顏色主要是土黃色或者黃褐色,特點是表皮比較光滑,有零星分布的毛孔疙瘩和毛須。外皮比較薄,質地稀疏,身軀比較粗,其表面沒有銹斑樣斑紋。
菜山藥含水量比較多,這是它非常容易折斷的關鍵原因。細的山藥學名叫作鐵棍山藥。鐵棍山藥外形短細硬,表面存在長短不一的毛刺,切面很細膩。表皮有緊密分布的紫斑和毛孔疙瘩、毛須。
鐵棍山藥的營養價值比菜山藥高一些,一般會用來做中藥藥材。
第二點是口感上的不同。菜山藥的口感和鐵棍山藥是不同的,因為它含有的水分比較多,質地疏松脆弱,纖維少,所以是比較清脆的口感,而鐵棍山藥含有比較少的水分,質地緊密結實所以吃起來是綿軟膩滑的。
第三點是用途上的不同。因為口感不同的原因,兩種山藥的做法是不相同的,細的鐵棍山藥因為它的含水量少,用來炒菜容易變糊變黑。所以細鐵棍山藥更適合蒸著吃或者用來煮粥,越煮越細膩,越煮越好吃。也可以作為主食吃,飽腹感也非常的強。
粗的菜山藥適合炒菜來吃,這樣炒出來的山藥不但不發黑,而且非常清脆爽口,當然也可以用來刷火鍋吃,裹上蘸料,口感十足。
怎么樣去選擇山藥??
第一點:觀察山藥的表皮
精品優質山藥的表皮是完整無缺的,在購買山藥時要仔細觀察山藥的表皮,如果存在缺損或者裂口,表明山藥已經不新鮮了,細菌會從山藥的缺損處進入內部,導致山藥的腐敗。
第二點:看山藥的山藥須
一般來說,山藥的須毛越多,口感相對會更好一些,營養也是更豐富的。剛從泥里挖出的山藥會有很多的泥土,所以在挑選山藥時選擇那些表面泥土較多的,這樣的山藥保存的時間也會更長一些,心里也會更踏實一些。
第三點:看切口
由于在運輸過程中山藥難免會被折斷,所以為了分辨山藥斷裂的時間長短,大家可以仔細看看山藥的斷裂處,新鮮自然的山藥,橫斷面都是雪白色的,并且會有黏稠的黏液滲出。
不新鮮的山藥,斷裂面的黏液會呈現出非常稀的滴水狀,切面發黃,甚至有些切口已經變黑了,會散發出不同程度的臭味。
吃山藥時需要注意什么?
山藥雖然健康美味,營養價值很高,但不能多吃。山藥中含有一些雌性激素。在女性的月經期間,吃了太多的山藥的話,在大量雌性激素的刺激下,機體分泌過多的荷爾蒙激素,從而導致女性的小腹部疼痛感加重,胸部脹痛。
另外,山藥吃多了會造成消化不良導致便秘。吃什么食物都要有一個量,吃多了消化不了,吃少了營養不足。
在清洗山藥時要戴上手套,或者在去皮之后用清水清凈雙手,否則會出現手癢過敏的癥狀。有一些人,在他們免疫力低下的時候,接觸了山藥上的過敏原,就會產生過敏反應。
所以,過敏體質的朋友們在處理山藥時就要小心謹慎一些。
在挑選山藥時要根據需求來選擇山藥的粗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