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塔相映 ——西北散記之二 陜西省省會西安,是往返西北的必經要地。這座古城長安古跡之多,歷史悠久,真是可以和北京媲美。從公元前11世紀起至公元十世紀初。其周、秦、漢、隋、唐等十幾個朝代先后在這里建都,歷史長達一千一百多年,是我國古代建都較早,為時最長的都城。古跡有:半坡村遺址、秦始皇陵、封土兩側發現的大型銅車、銅馬、銅人、兵馬俑、還有山腳下的清華池、捉蔣亭、烽火臺、碑林等等。真是令人眼花繚亂。這些我都不一一述說啦。只對著名唐代大雁、塔小雁略談隨感。 大雁塔是西安古代高層建筑的精華。國內外游客到西安無不豋塔觀光。該塔初建于公元652年。五層60m高,后來武則天又施錢重修繕為十層。年久失修,數百年戰火烽煙,摧殘破壞僅存七層。到明代保留加修至今模樣。一般塔為土心磚表不能登臨。大雁塔奇就奇在它是一座樓閣式的空心磚表塔。現有7層64m。從底到頂有螺旋式木樓梯,供游人登臨。登上每一層,都可以從四面拱形大門任意眺望。為7層最高處,觀光最為開心悅目。向北看,西安繁華市容盡收眼底。向南看,遠望山蒼蒼,霧茫茫,綠意深長。從整體看此塔,建筑精工壯觀,造型雄偉,古樸莊嚴,美觀大方。登臨之后無不令人贊賞。特別是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取經,回長安后為珍藏從印度帶回的梵文經典而修筑此塔于慈寺內,這不能不自然的使人聯想起《西游記》這部世界名著的底細。格外感到有趣。,由于古塔雄渾,使歷代無數文人游客無不有感而發。詩詞歌賦吟贊不絕:唐代詩圣杜甫對大雁塔感嘆道:“高標跨長穹,列見無時休。自外曠士懷,登茲翻百憂。”還有琴參詠贊道:“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登道盤虛空,突兀圧神州,崢嶸與鬼雄。”它雖不能與古埃及金字塔相比,但,西安大雁塔也確有它古老、精巧、莊重、粛穆、雄偉的獨到之處。絕對不是觀景不如聽景。請君有機會親臨西安大雁塔才會有真實的好感。 小雁塔位于西安城南門友誼西路南側。薦福寺內。它建于公元708年。(唐中宗景龍元年)是擔式磚質佛塔。由于它比大雁塔小,故名小雁塔。塔有15層,高有50m。正方形,由于地震倒塌兩層。現存13層。它沒有大雁塔那樣雄偉壯觀,而是玲瓏秀氣。各層逐漸收煞成秀麗舒暢的卷煞外廊,南北也圓形拱門。門楣精刻有蔓草花紋和天人共奉圖像,十分精美流暢。每層磚砌出檐,間以二層菱角牙子,別具風格,十分耐人尋味。它奇絕的是:“神合”之妙哉!1487年地震時,塔“曾自頂至足中裂尺許。”而在1521年再次地震中,一夜之間把尺許“裂縫”震合了。這不就是古人稱為“神合”的奇跡嗎?更為奇的是千余年,歷經七十多次地震。除塔頂震坍兩層、裂縫整合之外。塔身安然無彊。這可見小雁塔結構高超之絕妙呀! 薦福寺有一金代明昌年所鑄大鐘,聲振城鄉,稱“雁塔晨鐘”,為關中八景之一。 西安啊!古城。北有大雁塔,南有小雁塔。互相映輝,真如兩位高大巨人般的文武將軍。千秋萬代日夜守衛著古城西安的發展、昌盛。為中華民族爭來數不盡的榮光。 2021年12月14日修改于快樂小屋。 作者簡介:趙培南,男、 1935年生,河南舞陽縣人,共產黨員,55年漢口汽校畢業、66年吉林工大畢業,在一汽工作到95年退休至今。從56年第一輛“解放”車誕生、58年第一輛“紅旗”轎車誕生,以及一汽三次創業都有他的辛勤勞動和汗水,并以豐富的科技實踐和多彩的生活創作和出版多部技術專著及《七月流火》培南詩文精輯;并在全國各種報刊發表了大量的科技論文、詩歌、散文、小說等等數百首(篇)。獲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職稱和市作家協會會員,還是全國(省)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參加全國詩書畫印大賽,作品多次獲金銀銅獎。并收入全國及省市各種詩書畫集。(詩詞十首編入《中國詩詞大典》第十卷、四尺中堂篆刻印制《百壽圖》獲金獎收入中國《中國書畫六十年鑒》、六尺隸書橫幅《前出師表》獲中國體委奧運中心證書、京劇臉譜畫獲全國硬筆書畫大賽銀獎、自撰篆書《龍門對》獲全國南尋書畫大賽金獎)。 《流光文苑》投稿指南:有酬征稿|《流光文苑》平臺最新征稿信息及稿酬說明! 關于我們 名譽顧問:尤大牛(詩歌推薦:軍中男兒(外一首)—— 尤大牛)、康雅(五月(外一首)——康雅) 特邀顧問:程云海(詩人推薦|程云海)、錢財寶(詩人推薦|錢財寶)、牛合群、谷雷(作家專欄|谷雷)、謝國民(詩歌欣賞:秋天的思念(外一首)——謝國民) 主編:沈德炳(詩人專欄|沈德炳、五月(外二首)——沈德炳、詩人專欄|沈德炳) 編委會:沈德炳、劉文峰(作家專欄|劉文峰)、謝國民(詩歌欣賞:秋天的思念(外一首)——謝國民)、呂世申(編委自述:庚子年我的十條新聞——呂世申) |
|